起名专家
首页 > 道家

道家思想极度重视对于规律(也就是道)的把握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道家思想极度重视对于规律(也就是道)的把握

法家思想在哲学方面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因此《史记》中把老子、庄子和申不害、韩非子放在一个传中叙述(《老庄申韩列传》)。

法家从哲学思想上源于老子,故《韩非子》有《解老》、《喻老》篇。

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流派中智慧最高的一派,老子思想的主要价值在于方法论的探讨,也就是对于认识世界、解决难题的方法、途径。

因此,道家思想极度重视对于规律(也就是道)的把握,强调要掌握规律、顺应规律,强调顺势而为。

这种思想首先经过黄老思想阶段转化为政府管理思想,然后再进一步发展为法家思想。

蒙文通:“百家盛于战国,但后来却是黄老独盛,压倒百家。”黄老之学是战国中后期真正的显学,并在战国田齐时期和汉初文景时代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黄老之学是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一个新发展,它是借用黄帝的名义,名正言顺地改造传统道家理论。黄老之学从道家思想汲取了宇宙论和顺势而为的方法论,以此为其政治主张的哲学基础。“黄老”之名,要点不在“老”而在“黄”,其与老庄的主要不同是它的积极用世老庄道家哲学思想有,探讨治国之道。

有学者认为,黄老之学可能是这样一个发展历程:首先由老子的弟子文子初步发展,然后传给越国的范蠡,然后再发展为《黄帝四经》。

文子可能就是辅佐越王勾践灭吴的文种,他和范蠡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黄老之学的代表性著作是1973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的《黄帝四经》(亦称《黄老帛书》)。《黄帝四经》用假托的黄帝之言将老子之学改造而为探讨富国强兵的适应天下竞争之势的为政之道。

慎到(约公元前395~约前315),赵国人,早年曾“学黄老道德之术”老庄道家哲学思想有道家思想极度重视对于规律(也就是道)的把握,是从道家分化出来的法家。齐宣王时慎到曾长期在稷下讲学,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慎到强调对法律的尊崇,天子、国君以及各级官吏都必须“任法”、“守法”、“唯法所在”。他说:“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道家思想极度重视对于规律(也就是道)的把握,唯法所在。”之所以要尊崇法律,是因为法是管理人类社会的最重要的制度,法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就类似于道在宇宙自然中的地位一样。掌握了宇宙自然的根本大道,就可以做到天人合一。制订了管理人类社会的法律法规,就可以对人类社会进行有效治理。而道和法是一样的,都是无亲无疏、对万事万物一视同仁的。慎到的“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其实就是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法家版表述。

正是基于这一观点,慎到对“势”极为重视。他认为,君主只有掌握了权势,才能保证法律的执行。

申不害(约公元前385~前337) ,郑人。在韩为相19年,使韩国走向国治兵强。申不害和慎到一样,都受到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申不害从道家的“无为”(顺势而为)思想中,发展出“术”的思想,也就是君主必须根据一般人趋利避害的习性和其他特性,创造出对下属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作为法家集大成者的韩非子,首先在哲学思想上继承了道家核心理念。

韩非认为“道”是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源,“道”先天地而存在。有了“道”才有了万物老庄道家哲学思想有,“天得之以高,地得之以藏,维斗得之以成其威,日月得之以恒其光。”“宇内之物,恃之以成。”(《解老》)

韩非同时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理”这个哲学概念,并论述了它与“道”的关系。他认为,“道者万物之所成也,理者成物之文也。”(《解老》)“理”在韩非看来,就是事物的特殊规律,人们办事应该尊重客观规律。

《韩非子·解老》:“知治人者其思虑静,知事天者其孔窍虚。思虑静,故德不去。孔窍虚,则和气日入。”我们将韩非子的这段话和《老子》第七章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对照就可以看出,精神实质完全一样,所不同者,韩非子将本来是玄奥晦涩的道家哲学玄思变成了直截了当的现实操作。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