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道家

苏轼的内心深处仍有政治上不得志的主导思想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苏轼的内心深处仍有政治上不得志的主导思想

袁琛越/文

摘要: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是他政治上的低谷期,但是却是其书法艺术创作道路上的黄金发展时期。苏轼以一种“无意”的状态对待书法艺术,而这种“无意”的状态正符合道家的“无为”思想。在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之后,本文深入探索苏轼黄州时期书风风格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苏轼;道家思想;黄州时期;书法风格

摘要: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是他政治上的低谷期,但是却是其书法艺术创作道路上的黄金发展时期。苏轼以一种“无意”的状态对待书法艺术,而这种“无意”的状态正符合道家的“无为”思想。在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之后,本文深入探索苏轼黄州时期书风风格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苏轼;道家思想;黄州时期;书法风格

苏轼深受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影响,早在幼年时期苏轼就深受道家思想的熏陶。被贬黄州可以说是苏轼政治生涯中最为沉重的一次打击。苏轼受道家顺乎自然的影响,转移注意力,他从大自然中寻找生活的美苏轼的内心深处仍有政治上不得志的主导思想,排遣心中的苦闷、寂寞。初到黄州之时,受到“乌台诗案”的影响,苏轼内心深处由被贬的恐惧和政治上的不得志情绪占主导,在思想方面也以儒家思想为主导。随着时间的流逝,苏轼内心深处的恐惧似乎没有初到黄州时那么强烈了,但苏轼的内心深处仍有政治上不得志的苦闷,他想要找到释放苦闷的通道,道家思想便成为苏轼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

宋廷位在《苏轼书法特点分析》中以苏轼的书论思想作为切入点,具体分析了苏轼在楷书、行书等方面的不同艺术风格特点。文章主要通过对作品中字形结构进行具体分析来呈现苏轼字形横扁、以欹侧为主的书法艺术风格特征。原文中将较多的笔墨放在了字形结构的分析以及苏轼书论的相关内容上。

许外芳所著的《论苏轼的艺术哲学》,该著作主要通过概述苏轼的儒佛道思想来进一步从书法、绘画、文学等方面谈论苏轼的艺术哲学。苏轼被贬黄州在作者看来,虽是他在政治生涯上的一次沉重打击,但是受到老庄顺乎自然的思想观念的影响,苏轼没有走向颓废的道路,反而寄情山水,从大自然中发现了更多的乐趣,借此排解心中的烦闷。

赤壁赋道家_苏轼赤壁赋体现的道家思想_苏轼赋道家赤壁体现思想的诗句

二、从书法分期角度切入

当前,学术界对苏轼书法风格特点的研究切入点各不相同。

在《苏轼早、中、晚期书法作品之比较》一文中,夏威夷从分析宋代大背景的宏观角度入手,逐渐聚焦到苏轼这一个体之上,结合苏轼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比较分析苏轼书法艺术创作早、中、晚三期的书法风格特征。苏轼早、中、晚期书法艺术创作呈现了不同的风格面貌。在书法审美风格方面,苏轼与晋人大致保持一致苏轼赤壁赋体现的道家思想,而魏晋时期道家思想盛行,因此在苏轼的书风转变过程中,道家思想是否起了作用,起到了多大的作用苏轼的内心深处仍有政治上不得志的主导思想,仍需要通过查找和对比文献资料进行验证,方能得出结论。

谢可人在《苏轼徐州时期书法活动研究》中指出,目前学界对苏轼徐州时期的书法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其尝试从苏轼在徐州期间的书法、文房四宝鉴赏活动、功绩以及交友题字等方面系统分析苏轼在徐州时期的书法相关活动。徐州时期是苏轼书法艺术的上升期,通过对苏轼在这一时期与书法相关活动的系统研究,可以清晰地发现苏轼书法艺术风格的变化。

三、从情感表达角度切入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根据苏轼的人生经历,其书法艺术创作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黄庭坚曾将其总结为“早年姿媚,中年圆劲,晚年沈著”。受宋代社会环境以及社会思潮的影响,苏轼的思想也同样受到儒、佛、道三家的影响,是三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因文字狱被贬黄州期间创作的作品。在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苏轼当时的惆怅、孤独之情。“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寒食节再加上空中的绵绵细雨,苏轼将报国无门、不得重用的思想感情全部倾注在了《黄州寒食诗帖》中。被贬黄州期间似乎成了苏轼人生的转折点,苏轼用一种更加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去面对官场的起伏跌宕,用道家思想中的“坐忘”“心斋”之法去修身养性。《黄州寒食诗帖》中提到“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死灰”二字将苏轼在官场上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困潦倒、身心俱疲的心境呈现得淋漓尽致。“死灰”二字其实是出自庄子《齐物论》中“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同样是苏轼黄州时期的书法代表作品,《前赤壁赋卷》却呈现完全不同于《黄州寒食诗帖》的风格面貌。《前赤壁赋卷》更多了几分的豁达,也正说明在这一时期,道家思想占据了主导,那么道家思想究竟是影响了苏轼书法艺术创作的哪些方面苏轼赤壁赋体现的道家思想,同样需要分析。

在《论苏轼黄州时期的书法创作》中,杨疾超提到,远离了政治中心的苏轼没有了往日的风光,取而代之的是孤寂、穷困、苦涩的人生。这样的人生境遇并没有将苏轼的才情消磨殆尽,反倒促进了苏轼艺术高峰的形成。苏轼在黄州时期的书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求变阶段,这一时期的苏轼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开始思考生命的本真。资料记载,《梅花诗帖》或许是苏轼在黄州创作的第一件作品。《梅花诗帖》是苏轼的草书代表作品,作品的开篇之处虽有些拘谨、欲放而不能,但是却能充分体现苏轼难以压抑的悲凉心境。在苏轼初到黄州的两三年间,处境可谓极其悲凉,这一时期他创作了许多作品,如《与可画竹赞帖》《吏部陈公诗跋》《往歧亭诗帖》等。第二个阶段是元丰四年至元丰六年初,此时是苏轼书法创作的高峰阶段,《黄州寒食诗帖》《前赤壁赋卷》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处于沉郁状态之下的杰作。《前赤壁赋卷》明显不同于《黄州寒食诗帖》,在这一时期苏轼已经从以儒家思想为主导转向以老庄思想为主导;第三个阶段是元丰六年至元丰七年,这一时期是苏轼书法创作的成熟阶段。不同于以往的作品,《杜甫墓归诗帖》《郁孤台法帖》等作品中的凝重、苦涩大大减少,多了几分轻松和超然。苏轼的书法艺术风格更加接近魏晋时期的审美趣味。道家文化在魏晋时期迎来了空前的繁荣,苏轼在这一时期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可见道家思想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之大。

苏轼赤壁赋体现的道家思想_苏轼赋道家赤壁体现思想的诗句_赤壁赋道家

苏轼 《黄州寒食诗帖》(局部) 1082 年 34.2 cm×199.5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赤壁赋道家_苏轼赤壁赋体现的道家思想_苏轼赋道家赤壁体现思想的诗句

四、道家思想对苏轼的影响

苏轼赤壁赋体现的道家思想_赤壁赋道家_苏轼赋道家赤壁体现思想的诗句

苏轼 《前赤壁赋》(局部) 1082 年 23.9 cm×258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邹建雄的《道家思想与苏轼书法创作》是从道家思想角度出发,指出道家思想对苏轼书法艺术创作的影响涉及多个方面。首先在对书法艺术性质的认识上,苏轼认为书法艺术是“自娱”的一种手段。《六观堂老人草书》中说:“草书非学聊自娱。”苏轼的这一观点更多体现在他对草书的看法上。《庄子》的开篇《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文章中提到的“至人”“神人”“圣人”因以一种“逍遥游”的心态对待世间万物而被庄子认为是道家理想人格的象征。苏轼也同样持有这样的人生态度,并且这种人生态度对苏轼的书法艺术创作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而这种人生态度与艺术创作相结合时就成了苏轼以书法“自娱”的“至乐”心态。既然苏轼以一种“自娱”的心态对待书法,那么在书写创作时就会有一种“无意”的状态,他在《评草书》中曾提到“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第二,道家思想影响了苏轼的执笔方式,大多书家采用的是“双钩”的执笔方式,但是苏轼采用的是“单钩”的执笔方式,并且苏轼在《记欧公论把笔》中提到“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苏轼认为执笔方式根据实际的用笔情况来变化即可,而具体界定何种执笔方式更加适合自己的最好标准便是“虚而宽”。“虚而宽”的执笔观念与道家思想中的自然之理有着一些联系。第三,道家思想对苏轼书法艺术创作最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无法”的创作方法上。苏轼是宋代“尚意”书风的引领者和典型代表人物,而其“尚意”书风体现在书法创作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无法”。苏轼就在《石苍舒醉墨堂》里说:“我书意造本无法苏轼赤壁赋体现的道家思想,点画信手烦推求。”他又在《评草书》中指出:“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道家思想主张人们能够摒弃世俗(即法),而追求最高的“道”的自由(即无法)。苏轼“无法”的主张实际上是道家思想在书法艺术创作中的具体反映。

苏轼可谓一代文学全才,无论是对诗歌、书法,还是音乐、绘画,苏东坡都具有独到的见解。通过查找知网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笔者发现有关苏轼书法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是比较丰硕的,许外芳、阮延俊、曹士东等均有关于苏轼的专著出版。他们对苏轼书法风格方面的研究都各有建树,对苏轼的人生境界及其文化底蕴、苏轼的艺术哲学以及苏轼书法艺术的研究都作了比较丰富的研究。但在目前可见的研究苏轼文学思想的论著中,着重描写“老庄思想对苏轼黄州时期书法风格的影响”的很少。对老庄思想和苏轼关系的研究主要侧重苏轼的诗歌、人生境界、文学创作手法等方面,对苏轼黄州时期书法艺术风格的变化分析大多是通过分期列举、对比的形式展开,具体讨论是何原因导致苏轼在黄州时期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内容展开相对较少。

参考文献

[1]夏威夷.苏轼早、中、晚期书法作品之比较[J].翠苑,2011(3):85-88,96.

[2]宋廷位.苏轼书法特点分析[J].青少年书法,2011(12):1-8,17-22.

[3]张瑞君.庄子审美思想与苏轼文艺观[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29-32.

[4]邹建雄.道家思想与苏轼书法创作[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8):12-15.

[5]崔承运.论苏轼的艺术哲学—以文学散文为中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6):78-86,128.

[6]张莉.意造无法 信手推求—谈苏轼谪居黄州、惠州、儋州时期的书风变化[J].美术观察,2020(11):62-63.

[7]许外芳.论苏轼的艺术哲学[D].上海:复旦大学,2003.

[8]胡玉敏.论苏轼在黄州期间书法创作的情感精神—以《前赤壁赋》和《黄州寒食帖》为例进行分析[J].书法赏评,2016(4):19-21.

[9]杨疾超.论苏轼黄州时期的书法创作[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0(5):46-51.

[10]谢可人.苏轼徐州时期书法活动研究[C]//徐州:第24 届中国苏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苏轼与徐州卷),中国苏轼文化研究会,2021.

[11]章太炎.齐物论释[M].武汉:崇文书局,2016.

[12]苏轼.自题金山画像[J].新教育,2021(15):35.

[13]丁万里.苏东坡·石苍舒醉墨堂[J].东方艺术,2017(16):125.

[14]郭庆藩,王孝鱼.庄子集释[M].上海:中华书局,2012.

[15]许伟东.东坡题跋[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1]夏威夷.苏轼早、中、晚期书法作品之比较[J].翠苑,2011(3):85-88,96.

[2]宋廷位.苏轼书法特点分析[J].青少年书法,2011(12):1-8,17-22.

[3]张瑞君.庄子审美思想与苏轼文艺观[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29-32.

[4]邹建雄.道家思想与苏轼书法创作[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8):12-15.

[5]崔承运.论苏轼的艺术哲学—以文学散文为中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6):78-86,128.

苏轼赋道家赤壁体现思想的诗句_赤壁赋道家_苏轼赤壁赋体现的道家思想

[6]张莉.意造无法 信手推求—谈苏轼谪居黄州、惠州、儋州时期的书风变化[J].美术观察,2020(11):62-63.

[7]许外芳.论苏轼的艺术哲学[D].上海:复旦大学,2003.

[8]胡玉敏.论苏轼在黄州期间书法创作的情感精神—以《前赤壁赋》和《黄州寒食帖》为例进行分析[J].书法赏评,2016(4):19-21.

[9]杨疾超.论苏轼黄州时期的书法创作[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0(5):46-51.

[10]谢可人.苏轼徐州时期书法活动研究[C]//徐州:第24 届中国苏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苏轼与徐州卷),中国苏轼文化研究会,2021.

[11]章太炎.齐物论释[M].武汉:崇文书局,2016.

[12]苏轼.自题金山画像[J].新教育,2021(15):35.

[13]丁万里.苏东坡·石苍舒醉墨堂[J].东方艺术,2017(16):125.

[14]郭庆藩,王孝鱼.庄子集释[M].上海:中华书局,2012.

[15]许伟东.东坡题跋[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