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道家

关于《老子》和道家思想的冷知识,你了解多少?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关于《老子》和道家思想的冷知识,你了解多少?

《道德经》也称《老子》,大约是春秋时期李耳的言论,虽只有区区五千多个方块汉字,但所包含的道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在世界思想史上都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这里介绍几个关于《老子》和道家思想的冷知识。

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中的道家学派及其早期代表著作《老子》,在全世界思想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人或多或少都会了解一些。但对其全貌和其中一些生僻的常识,大家未必都能知晓。以下介绍四个有关《老子》和道家的“冷知识”,很多普通人对它们可能存在模糊认知,非常有必要了解清楚。

一是最早的道家是一批掌管历史记录和文献的“史官”,道家思想其实是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所形成的一些观点;

二是最早的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不是老子(李耳),应该是杨子(杨朱),他的观点才是道家最早期核心思想的体现;

道家学派主要人物_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_道家的代表人物思想主张

道家学派主要人物_道家的代表人物思想主张_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三是大家可能知道道家宣扬回避尘世、喜欢退隐山林,但其实早期道家更多研究治世之学,《老子》中就有一大半篇幅谈治国理政;

四是大家可能知道《老子》思想在世界上、在西方国家影响很大,但其实最具影响力的观点,是它与西方“古典自由主义”有一些相同的思想。

以下对这四个问题的介绍并不是凭空杜撰,主要引用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在其所著《中国哲学史》中的一些分析、应该是权威的观点,而不是个人道听途说、哗众取宠。

1、道家学派的早期人物是一批“史官”。

我们知道,先秦诸子百家的形成和发展在公元前7至2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在此前的西周时期,社会管理层面是“古老封建制度”,与“欧洲中世纪”很相似。当时最基层的社会组织单元是“采邑”(这个名词就来自欧洲中世纪)关于《老子》和道家思想的冷知识,你了解多少?,大致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大型村落。采邑人口和生产规模很小,领地内居民的实际控制人是“封建主”,是基层管理者、地方官员,还都是诸侯国国君的亲属、贵族,因此称为“君子”(国君之子)。

这些封建主的“家”就是采邑的政治、经济、文化、学术中心,家里还有少量助手、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而其他庶民阶层是没有机会学习文化知识的。于是在诸侯国、采邑就慢慢形成了具备不同专业知识的基层官吏群体,他们都是世袭职位,只在父子、亲属间传授知识。这些知识分子中,有极少一些人专门负责记录和整理历史、管理图书,他们善讲成败、存亡、福祸等古今道理,他们就是“史官”、最初的法家人物。

道家学派主要人物_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_道家的代表人物思想主张

到春秋战国时期,古老封建制度遭到破坏,社会文化秩序大乱,即孔子说的“礼崩乐坏”。在大量衰落、瓦解的诸侯国和采邑之中,很多贵族知识分子丧失爵位、降为庶民、流落民间,需要靠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艺养活自己,即孔子说的“礼失而求诸野”,他们不断宣扬和发展自己的学术主张,便形成了诸子百家。而这些“史官”在民间俨然就是哲学家,最初他们更关注国家治理,后来又出现退出社交、躲进自然的隐士。

2、道家学派最早的代表人物是杨朱。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介绍:先秦时期的道家思想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划分方法是针对道家思想中“全生避害”这个核心目标,分析它在不同阶段提出的“解决方案”有所不同,是逐步演化进步的,以此为标准就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杨朱的观点。杨朱生活的年代是公元前400年左右、与墨子同一个时代、略早于孟子。很遗憾,他没有留下个人专著、生平不详。他的见解散见于《列子》、《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著作中。

杨朱认为:要实现全生避害,主要方法就是“避”,即逃离尘世、遁迹山林。这个方法后来被很多道家人士实践、发扬光大。历史记载杨朱的主要言论:一是“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轻物重生”;二是“为我”、“贵己”。翻译成现代语言大约是:生命至上、个人利益至上。这些观点与同时代墨子“兼爱”观点完全对立,他们是当时最重要的两个对立学派。

第二阶段是老子和《道德经》中的观点。一般认为老子即李耳,生活的年代是公元前600年左右,还曾在学术上指导过孔子。老子早于杨朱大约200年,也被后世认定为道家祖师。他的思想是杨朱之后的第二阶段!其实也不奇怪!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_道家的代表人物思想主张_道家学派主要人物

冯友兰的解释是:现在流传的老子思想应是杨朱观点的进步。《老子》中提实现全生避害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是比“避”积极的办法,要通过揭示宇宙事物变化的规律来全生避害。所以这才是第二阶段。很可能的情况:《老子》成书远远晚于老子生活的时代,一般认为《老子》成书大约在公元前250年(也晚于杨朱)、老子死后300多年,当时的人们汇总并丰富了老子的观点。

第三阶段是庄周和《庄子》中的观点。庄周生活的年代是公元前300年左右,比杨朱晚大约100年。《庄子》的观点是在《老子》观点基础上再发展。且《庄子》也应在庄周死后才成书、晚于《老子》出现,所以这才是第三阶段、最后的阶段。

老子、庄子思想间的联系:《老子》讲的是人如果能够揭示宇宙事物变化的规律、遵循这些规律以调整自己的行动,就能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但这其实并没有绝对把握,因为总会有无法预料的因素。所以《庄子》讲“齐生死、齐物我”,就是说要实现全生避害:应该从更高的观点看生死、看事物,不再是从社会到山林,而是要从这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

道家学派主要人物_道家的代表人物思想主张_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_道家学派主要人物_道家的代表人物思想主张

3、《道德经》中有至少有一半篇幅在谈治国理政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的观点:,在先秦道家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中,《老子》虽然代表第二阶段,但也有很多代表第一阶段、第三阶段的思想内容,实际可以将其看做是当时道家著作、言论的汇编。《庄子》也是如此,是晚于《老子》另一本思想、言论的汇编。

我们大致可以设想这样的场景:李耳(老子)作为知识分子兼有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历史研究学者的身份,被邀请坐在采邑封建主的“家”里,向国王、封建主们讲授治国理政的方法和技巧,这些政治观点被周围人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流传了几百年后,又有人加以汇总整理便形成了《老子》一书。

所以《老子》中体现的思想,自然不全是“遵循自然”的哲学观点,它也是一部政治理论书。典型印证就是《老子》五千言中多次出现“圣人”称谓(约30多处)、几处“君子”称谓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还有一些省略主语的段落。这里君子是指封建主,而一般认为圣人应指“有道的君王”,这几十处内容就是道家告诉君王、封建主们如何才能像历史上的有道明君一样治理国家。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_道家的代表人物思想主张_道家学派主要人物

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故圣人之言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圣人不积”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向君王们宣扬“无为而治”、顺应万物自然规律的执政方法和理念,是《老子》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4、《道德经》中的古典自由主义观点在西方最受推崇

《老子》一书在人类思想史上影响力很大。在18世纪时西方国家就已有多种语言版本的《老子》图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至今各种西文版《老子》已有250多种关于《老子》和道家思想的冷知识,你了解多少?,是除《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等都对它做过深入研究并有专著。可以说,中国道家思想早已突破了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我们看西方国家人们迷恋道家思想,当然是各取所需、各有所爱,但最主要一点还是它所宣扬的:遵循自然的民主和法制、崇尚自由的市场经济、追求和谐的科技观念等等。这些观点刚好与现代西方社会的追求不谋而合。如上面提到的“生命至上、个人利益至上”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还有“无为”思想,都与西方古典自由主义强调个人权利、保护私有财产、主张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等主张相通。

道家学派主要人物_道家的代表人物思想主张_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因此,许多西方古典自由主义学者对《老子》和道家“天道”、“无为”思想倍加推崇,认为道家思想是“人类自由大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来说,孔子和《论语》多是用来说教、用来教化人,被西方人视为“世俗的政治学说”,而且存在与当代社会节奏脱节的情况,因此远不如《老子》影响深远!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