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道家

道教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更是道家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道教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更是道家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道教是源于我国本土的传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追求长生不死、济世度人作为修行宗旨。道教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更是道家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道教尊奉黄帝为始祖,尊老子为道祖,它承袭了黄老道家文化,并且是在原始鬼神崇拜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多神信仰的宗教。在历史的长河中,道教历经兴衰,自隋唐至北宋,乃是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道家思想的主要人物,上至帝王,下到百姓,都以信仰道教为荣,唐朝更是奉道教为国教。那么都有哪些著名的人物在影响道教的历史发展进程呢?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一位哲学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被道教奉为《道德真经》,它以道法自然为核心,阐述了如何让人达到少私寡欲和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也是道教的立教之本,也是对“道”的完美阐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世间万物皆由道化生而来,是宇宙的本原,而道教的创立就是以“道”作为核心信仰,尊奉老子为道祖,并将老子认为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次化身。

张道陵

张道陵,本名张陵,东汉沛国丰邑人。张道陵为道教第一代天师,同时也是道教的真正创立者。据道经记载,张天师为汉留侯子房八世孙,于建武十年正月十五夜,生于吴之天目山。张天师在鹤鸣山得到太上老君亲授,赠予诸品经箓、斩邪剑及玉印,从而创立了道教,张天师“建二十四治,敷衍正一章符,领户化民,广行阴德。”尊老子为教祖,尊《道德经》为经典,将“道”作为最高信仰。张天师创立天师道后,将经箓、宝剑及天师印交付其子张衡,与弟子王长、赵升白日飞升。

魏伯阳

魏伯阳,东汉著名炼丹家,号云牙子,会稽上虞人。魏伯阳云游到长白山时,遇到了一位仙风道骨的神仙真人,传授给他炼制神丹之法,并赠予《龙虎经》丹书一部。魏伯阳根据真人所赠的经书及秘诀,苦心钻研,他编著的《周易参同契》被认为是炼丹史上最早的一部理论著作,历代炼丹家对此书均很重视,被称为“万古丹经王”。参同契全书以“黄老道家思想”参同周易来指导炼外丹,以乾坤为鼎器,以阴阳为堤防,以水火为化机,以五行为辅助,系统地论述了炼丹的方法原理。

陶弘景

陶弘景是南朝齐、梁时期的著名高道、炼丹家、医药家、文学家、学者道家思想的主要人物,字“通明”,自称“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人。陶弘景在二十岁被引为诸王侍读,后又拜左卫殿中将军。陶弘景虽然博学多才,却是性情淡泊,他看透了官场的险恶,于是在齐武帝永明十年,陶弘景辞官归隐于句容茅山。梁武帝萧衍,几次派人到茅山请他,陶弘景专心修道,均拒绝了请求。陶弘景整理了杨羲、许谧等人传教的经典,编成了《真诰》一书,系统阐述了上清经派的历史。同时完善了早期混乱的道教神仙体系,编著了《真灵位业图》,他被誉为“山中宰相”。

司马承祯

司马承祯,字子微,自号白云子,洛州温(今河南温县)人。唐代著名道士、道教学者、内丹养生家、书法家。司马承祯在内丹修炼方面道教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更是道家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他主张将入道、修道、得道,依次分为“五渐门”和“七阶次”,循序而渐进 。司马承祯将内丹修行认为是修炼成仙的一种途径和方法,这对后世丹道修行中外丹转变为内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司马承祯著作很多,最主要者有《修真秘旨》、《修真秘旨事目历》、《坐忘论》、《修身养气诀》、《服气精义论》等等,其中的《坐忘论》和《天隐子》对于丹道修行具有深远影响。

陆修静

陆修静,字元德,吴兴东迁(今浙江吴兴东)人,为南朝著名道士,是早期道教的重要建设者。陆修静年少时就对玄学之术颇感兴趣,云游四方,求仙访道。后来因为战乱来到庐山瀑布脚下修道,受到多位皇帝的敬仰。道教在南朝时期经过发展,祭酒制逐渐衰落和道官制度逐渐兴起,这对道教的发展来说非常不利。陆修静天师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受箓制度,实行按品阶晋升的方式来进行道教的受箓。一方面针对道教混乱的局面制定出完善的道教戒律和斋醮仪规,另外还对道教经典进行整理和分类。这对道教往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杜光庭

杜光庭道教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更是道家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字宾圣,号东瀛子、青城先生、广成先生等,为唐末五代著名道士。杜光庭广泛研究并整理道教教义、哲学思想、科仪、符箓、修道方术等等,著述和编纂的道书数量颇多,成为晚唐道教经典的集结者。唐朝皇帝以老子为尊,杜光庭认为老子是道的化身,是创世之神。后人称杜光庭:“词林万叶,学海千寻,扶宗立教,天下第一”,是道教文化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王重阳

王重阳是金代道士道家思想的主要人物,祖籍陕西咸阳大魏村,原名中孚,字允卿,号重阳子,是道教全真派的开山祖师,被称为全真北五祖之一。王重阳在山东宁海、福山、登州、莱州等地随方设教,广招门徒。同时,先后收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郝大通、王处一为弟子,建立全真教派 。王重阳在宁海传道时题庵为“全真堂”,入道之士称“全真道士”,故教派得名“全真”。尽管全真派比张道陵创立的天师道要晚1000余年,却发展迅速,成为道教史上比肩正一派的两大教派之一。王重阳以新的宗旨、修持方法对旧道教进行了大量的改革,进一步把老庄清静无为的思想贯彻到教义中,主张功行双全,以期成仙证真。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