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道家

南怀瑾老师:人生论研究人究竟是什么?(上)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南怀瑾老师:人生论研究人究竟是什么?(上)

在古代,中国并没有“哲学”这个词,“哲学”一词,最初由日本东京大学的学者【西周】所翻译而来。

何为哲学?

现在一般认为,哲学其意为“爱智慧”。

在古希腊,哲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

宇宙论

研究“存在”之本体及“真实”之要素,一般称之为本体论。

研究世界的发生、历史、归宿的,称之为宇宙论。

例:佛教哲学的宇宙论,讲的就是一切因缘而起,世间一切皆为因果,如梦亦如幻,一切将归于虚空,所以根据佛教哲学,我们的世界是四大皆空的。

人生论

研究人究竟是什么,一般从生理学、心理学方面进行。

研究人究竟应该怎么样,一般称之为伦理学、政治社会哲学。

对人生论进行研究,在于求一对人生的道理。

传统中国的人生论,相当来说,比较侧重于伦理、政治社会方面,即修齐治平的理想追求

知识论

研究知识的性质,就是所谓的知识论。

研究知识的归范,可称之为论理学,或逻辑学。

知识论的研究目的,在于求一对知识的道理。

一般认为,古中国的知识论不是很发达,但传统中国也并非没有逻辑学。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征

西方哲学关心自然世界,而中国哲学关心人,印度的佛教哲学则认为一切因缘而起、四大皆空。所以,西方一般认为“知识即美德”,中国是“内圣外王”之学

现在一般认为,中国哲学关于探究终极存在的学问,包括:在、思、言、学四个部分。在:指的是终极存在。 思:哲思,即对整个存在(包括人本身)的思索。言:对哲思进行系统、理论化的表述。学:学术,一般指对哲学的教学与研究。

综上四个方面,哲学探讨的主要问题就是: 本体论: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什么? 认识论:我们又如何认识到这些存在? 价值论:存在的意义价值? 实践论:如何去实现存在的意义?

一方面,中国哲学以“生命”为中心,特别重视人的“主体性”与“内在道德性”的确立。中国哲学关心人的“生命”,是从道德方面出发的。所以,我们关心“生命”,不是知识论的问题,而是“实践论”的问题。中国文化首先把握了生命,由如何安顿和调护生命,开出了“内圣外王”之学,也被称之为“仁”学。

另一方面,中国古代也存在以知识论、逻辑论为中心的“智”学。与“仁”学不同的是,智学主要把握“宇宙”、“自然”的理体,形成知识、科学。比如,汉代哲学与天文学很接近,而名辩哲学相对来说,比较重逻辑。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题

关心人、关心社会、注重天人关系的升华、强调天人合一与对百姓的教化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探讨方向。

在天道方面,传统中国哲学认为:人与动物、人与天地,都具有一定共性。

例如“羔羊跪乳”之孝,是人与动物之间,天生就具备的共性,是一种合理存在。也就是说,人何以成为人,是因为有了人性。而多人组成的社会文明建构,则是人事。

在人道方面,包括人性与人事。其中,人性是使人之成其为人的本质,人事即为社会文明建构。

中国传统哲学的两大支柱

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力量。

儒家,由人及天,以文化引领现实世界,以符合天地之道。如儒家提出的“圣人秉五行,服五常,中正而主静”——由人说到天,说明文化的神圣性。

道家,则由天及人,试图从宇宙大化中推阐出某种理体。道家认为,这种理念的存在,可以作为一切文化的最根本原则。道家的基本立场是反对文明、制度的异化,反对对人性的扭曲,强调以自然之理作为文化体系的基础,使文化体系的基础人文建设不违背天道自然。

而自古印度传来的佛教哲学,认为一切皆为缘起中国哲学智慧道家论文,一切事物都是无自性的,所以四大皆空。在佛教徒眼里中国哲学智慧道家论文,世间诸事如梦幻泡影,这否定了事物的实在性。

而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一样,都是在肯定事物的实在性出发南怀瑾老师:人生论研究人究竟是什么?(上),从而走向了不同的路向。传统中国哲学则走向了关心人、肯定人的主体性以及内在道德性的道路,也基本不存在为了求知为求知。西方哲学则探讨外界,关心自然界。

中国传统哲学的精神

安顿人的身心,重视开发人的德性与智慧,建构理想的人类社会,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路向。

人以什么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本?中国哲学的答案是追求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于实践中展示人的真实与价值。

对比中西方文化,无论是儒道,亦或是古印度传来的佛教思想,还是西方哲学中的思考,中国哲学都尤其关注安身立命的问题。西方对美德、正义等概念,进行了概念、逻辑的理论分析,使美德、概念成为一种客观求真的对象——知识即美德。

中国儒家,孔子、孟子等代表,则强调道德实践,强调在现实社会中践行美德与正义,为仁成圣、教化百姓、内圣外王。

因此,中国哲学也是一种重视人性之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中国哲学,要求人要充分展示自己的道德心,做个堂堂正正的人。而人也正因为道德之心立,才能异于禽兽。如果道德上站不住脚,科学技术越发达,世界就会越可怕!

故所谓哲学,不能仅仅是一种思想与理智的游戏。它应该关注生命,不让生命颠倒、错乱,不让人类迷失在物欲之中,从而得到人生的最高志趣。

物质文明、科学技术,也需要适当的价值引领,否则人就会陷入盲目冲动,在世界上横冲直撞,让我们的家园满目疮痍。

因此,人类想要诗意的栖居,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同样也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与文化,人类需要哲学、需要生命与价值的关怀!

中国传统哲学的创新

中国哲学与文化的核心精神,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稳定,如儒家的仁者爱人南怀瑾老师:人生论研究人究竟是什么?(上),道家的尊道贵德。但是,体现哲学与文化核心精神的各种具体形式,则会随着时代、社会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中国哲学应该,中国哲学也正在与时俱进。

每一种哲学文化,都有各自特点,同时也都具有其所欲解决的现实问题。但哲学文化在关注这些问题时,往往对另一些问题有所忽略,这导致了每个哲学文化都有其盲点。我们也需要与其他哲学进行文化交流,拓展视野,丰富、发展、创新自己。

中国传统哲学对世界的贡献

上面有说到,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非常关注人的问题,重视生命存在的价值。而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德性的追求,就是其强大生命意识的体现。

站在德性意识的文化生命立场,人类可以从历史、自然的发展规律中得到升华。在文化生命的照耀下中国哲学智慧道家论文,社会历史与人的自然生命,就可以永远有理想、有希望、有追求,就可以代代相传持续下去,就可以通过人的努力使理想与梦不断呈现出来。

这与西方历史学家、哲学家斯宾格勒的“文化断灭论”不同,德性文化本身即可成就一个超越,来润泽、提升人类的历史、社会与自然生命。

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具有重视人与社会、关注生命存在及其价值的优点。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提供价值导向。人类因文化而建立,而文化因价值而有生命活力。如果我们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没有文化价值的指导与引领,就会走向冷冰冰的物化,物化则会逼仄、压迫人的心灵,导致人的异化。

价值导向非常关键,它引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担任人类社会文化、文明进步的重要责任。

中国现代文明发展到今天,并非横空出世,而是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我们如果不能继承古往今来的优秀文化意识,就可能会使我们的文化成为无根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从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中总结出符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的内容,仍然是我们当前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正因为如此,我们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哲学与文化在当代继续发挥着积极作用,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