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道家

拜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拜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以下是拜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一些作者观点整理和个人作为高中生的不成熟见解[(*/ω\*) 本人也是第一次在平台上发表这种中长篇文章)。文字旁的上标数字于文末均有注释,注意查收。]:

“人不一定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冯友兰

按照冯友兰先生的说法,先秦道家 ¹的发展历经了:一、杨朱 二、老子 三、庄子

这三个阶段。

先秦道家的出发点是全生避害,因此三个人围绕着这个命题打转,提出见解。我们也按照这个思路来理清一下脉络。一、杨朱 ²[墨子~孟子生活年代之间]

先秦时,有离群索居之人嘲笑孔子“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种“隐者”很可能就是先秦最早的道家学派的代表,这是一种个人主义的思想,强调“欲洁其身”。杨朱是其中的代表。关于其人,知之甚少。在《列子·杨朱》此篇中有提及,但很多后来的学者都觉得这本书是“伪书”,这本书或许也早与先秦真正的杨朱其人的思想有所不同,但仅从各种文献中抽丝剥茧,主要抽离出以下两个观点:①为我。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②轻物重生。失天下也许能再得,但人一死便不能再活,强调生命至上。

我们谈到,先秦道家的出发点是全生避害,而杨朱提出的方法是“避”,是逃离红尘,遁迹山林,可是人世间事情复杂多变,其实是难以避的。杨朱还认为一个人独善其身就要不能太好,也不能太坏,他一定要活在善恶之间,不做恶事,自然也不做善事,这才是善于全生的人。

道家老子和庄子的主要思想_庄子主要思想_庄子主要思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二、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

老子是道家哲学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说法是字伯阳),大概是春秋后期楚国人,相传孔子还曾向他求教问题。而《老子》(又称《道德经》)按照传统说法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哲学著作,然而根据新研究,《道德经》成书应晚于孔子很久。

老子的哲学观点:

①始制有名。按照老子的说法,有了天、地和万物就会接着出现天、地和万物之名。每类事物都有此类事物之名。然而“道”是例外,它是无名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不可言说的,因此我现在打出来的“道”字和我说出来的“道”字,都是一个代号性的东西,不是真正的道。哲学中称之为“无名之名”,故“非常名”。道是什么呢?老子也不知道,甚至很多以后的哲学家们都无法给出一个定义,因为道本身就无法言说,难以阐释。老子觉得,道可能就是“大”之意吧,无边无际,无所定义,故称“非常道” 。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出有名。无名的道能生万物,能生土块,能成山峰,能成峰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即是无名(无)又称“太一”,而一是有名(有),可以说明:无名出有名。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是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逐渐生成万物。整个过程是一个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过程。所以道的思想是先秦道家哲学的中心词,是最基本的观念。

②“常”的思想。老子认为,世间上的万物永远都是变化的,但是变化所遵循的规律本身不变。而其中,最根本的规律就是:物极必反。老子又称之为:反者道之动。意思是,事物性质向极端发展必然会转化成为原先事物的对立面。比如福祸相倚的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那这个极端在哪里呢?老子他也划不出一个绝对的界限,因为这个极端是相对于个人的主观感觉和客观环境而存在的。 先从个人主观感觉来说,你觉得它近它就近,你觉得它远它就远。比如牛顿是物理学界的大师,知道很多万物的知识,但是他还是觉得自己只是在海滩边捡贝壳的人,他离物理的真谛还很远,这个真谛很远,所以极端很远。反过来说,如果有一个学生他刚学完几年物理学之后非常的自大,他觉得自己知道了宇宙间所有的物理规律,那么这个极端就非常的近。从客观环境来说,如果一个人他吃了太多食物,那么这个食物的量从有益能够维持自己生存反倒变成了有害使自己胃胀气难消化。那么这个适当的摄入度就是极限,而这个极限是按照每个人的年龄,食物的质量和个人身体素质等来决定的,是相对于客观条件而言的。老子觉得事物的性质向极端发展是不好的。因此,从主观感觉来说,他觉得那个学生不应该如此的骄傲,他应该谦虚使自己能够主观的感觉到这个极端很远,用于探索才能够进步。 (如果自认为已经到达了极限,那怎么能够再往前呢?觉得已经极限了,自然不会进步了。)从客观环境来说,吃东西也应该有适量为止。所以“常”强调要让事物待在一个最好的发展状态道家老子和庄子的主要思想,尽量让自己有益。

③如果一个人“不知常,妄作,凶。”所以从这一点出发,老子的全身避害的方法就是袭明。袭明就是顺应常道,要知晓事物变化的规律,并用它们来指导个人的行动,使事物转向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具体来说,想要得到某物,那么就要先从其反面开始,比如想要变强,你就得先从感到弱开始,同样想保持某物,你必须在其中容纳一些相反的东西,比如如果想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那么就必须要加一点社会主义的东西。袭明,在一个人的品质上,表现为柔弱,谦虚和知足。柔弱是保存力量,是成为刚强的必要条件;谦虚,是使自己的极限远远不能够达到,因此才能够进步;知足,不会过分,不走极端的路。这一点表现在政治观点和治国理念之上,那就是“无为”。要注意的是:无为,不是完全的无所作为,而是要为得少,不任意的为。因为为得过多,结果便会更坏,画蛇添足就是最好的例子。要为得少拜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不任意地为,就要遵循道,道是“朴”(等同于“璞”),道是最“朴”的,其次为德,德就是一物自然的是什么,德也是从道而来的。顺“德”而行的人也应当过“朴”的生活,也就是做人应当要“寡欲”(“寡”就是少的意思,清心寡欲即为此)。欲望多便会丧失“德”。圣人应当是要有的,且圣人理论上应该要是元首(但圣人实际上会受各种现实因素影响,实际上难以成为元首)。统治者要建立统治,但统治应当“无为”。就是不过度干预民众生活,让每个人做他们能做的事,发挥各自的才能,过和乐融融的田园生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天下何以大乱?就是因为统治者做事太多而乱。(为得更多,结果更坏)

④弃智。在老子看来,知识本身也是欲望的对象,同时又引起人的更多欲望,所以知识是欲望的主人,也是欲望的仆人。一个人的知识越多,那么他就会更不安于知足、知止的地步了。因此老子告诫人们要“愚”,这是圣人的“愚”,圣人的“愚”为“大智”,是精神创造的结果,普通人的愚或者是孩子的愚是自然的产物。《道德经》载:“圣人皆孩之。”从这里看来。似乎有点混淆了这两个“愚”。在庄子哲学中,这点又更为明显。

⑤从老子的观点浅看儒道的直接冲突。“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由此看来,老子鄙弃仁义。他觉得人和义是道和德的堕落,“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仁和义都是道、德堕落的结果,因此老子鄙弃仁义。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道儒的一个直接冲突。

三、庄子【战国时期】

终于到庄子啦。道家的基础就是老庄的自然天道观。《庄子》又称《南华经》。而庄子其人与孟子是同时代人(战国时期),是惠施之友。想必大家都学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篇课文吧,两者关于“安知鱼之乐”的辩驳流传千古。庄子与惠子分别是道家和名家的代表人物。名家是教人辩驳常理,而道家则是想要辩倒名家的。

庄子继承老子思想,思想和行为上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伦理上要求“绝仁弃义”“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政治上也要求无为而治,“不尚贤,使民不争” 。

庄子发扬了春秋时老子的思想,又有创新。 ①关于两种幸福。庄子的第一篇是《逍遥游》,在《逍遥游》当中,庄子提出幸福是有不同等级的,包括相对幸福和绝对幸福。 我们先来看相对幸福。相对幸福是指人人都可以自由发展其自然本性。想做到这一点,要“德”(自由能力的发挥)。庄子提出顺乎天,也就是顺乎自然本性,这是幸福和善的根源,是“任自然”的;而顺乎人,即人为,这是痛苦和恶的根源,这是把自发的东西变成人为的东西——以人灭天,结果必将会是不幸的。 万物的本性不同,因此发挥自然的能力也不同,但是只要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那就是幸福的。这些幸福都是同等的,不是绝对的“同”。《逍遥游》中有两只鸟:一只鸟能够飞九万里,而另一只鸟,它的飞行距离只是两棵树之间,虽然两者自然能力相距甚远,但它们都做了自己所爱做的事情,充分发挥了自由本能,所以他们的幸福是同等的。庄子通过这一对比,也提出了他的政治思想,那就是反对正规政府机器治天下,圣人治天下,但这个“治”是让人听其自然,让人充分发挥其能力的本性。与老子相比,庄子的不治之治理由又有些不同:老子认为越是统治越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他强调更多更坏,过犹不及;而庄子强调的则是以人灭天结果不幸。

但是人发挥自己的本性会受到生老病死等等因素的阻碍,这是有限制的,所以这是相对幸福,是有限制的幸福,我们如何去除这些阻碍呢?庄子提出我们要“以理化情”。比如在他的妻子葬礼上,庄子击盆而歌,他的朋友惠子问他:“难道你的妻子去世了,你不伤心吗?”而庄子回答道:“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 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道家老子和庄子的主要思想,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摘自《庄子·至乐》,译文如下:庄子说:“不是这么回事。我妻子刚死的时候,我怎么能不悲叹呢! 然而仔细想想,她本来就没有生命;不但没有生命,本来连形体也没有;不但没有形体,本来连形成形体的气也没有。道在恍惚之间变化产生了气,气变化产生了形体,有了形体才有了生命。现在生命又变化成死亡、回归了。这一过程就像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一样自然。人死了,安静地处在天地之间这个屋子里,而我却噭噭地在那儿哭她;想想自己那样确实是不懂得天命自然的道理,因此就不哭了。)这是对死亡更加理性的认识,通过这个对死亡相对更加理性的认识来削减对死亡的恐惧即“以理化情”,做到了“齐生死,一物我”。

同时小孩子下雨天因为不能出门,所以会感到很生气,可是成年人对下雨天表示理解,因为这是特殊状况,所以成年人会削减自己的生气状态,这个也是“以理化情”。而圣人——就是对自然本性完全理解的人——是无情的,他的心不受万物变化的影响。但是这个无情并不是说圣人没有情感,而是不为情所扰,能够达到“灵魂的和平”,他的幸福是不受外界所限的,是绝对的,因此这就是庄子提出的第二种幸福即绝对幸福。绝对幸福的获得之法,就是对事物的本性有着更高一层的理解,能够做到“以理化情”,做到人与宇宙的同一,超越自己与世界,我与非我的区别,达到“无己”的境界,与道合一。 道是无名的,所以圣人也是无名的,是代号性的。同时道是永远存在的,因此圣人也永远存在。

而超越区别就是庄子的第二篇《齐物论》中要探讨的两种层次的知识。

②庄子提出了两种不同层次的知识。首先是较低层次的知识,也就是从有限的观点去看问题。是非是建立在自己的有限观点之上各按照片面的观点去辩论,这样子是分不出对错来的。【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我果真就错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第三者来,也无法断定是非。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这就是庄子的“齐是非”和“是非莫辨”的思想。是与非从较低层次的知识来看无法解决。但如果我们从更高的观点去看问题,那么是非的问题便可解决了。更高的观点,庄子称之为“照之于天”。也就是要从道的观点看问题,“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万物齐一,包括齐是非、齐彼是、齐物我、齐生死。万物都由道而生,统一为一个整体。具有较高层次知识的人理解一切,却不参与,这是超越有限。这是超脱现实的“避”。这个说法就很像是在做一个圆周运动,你站在这个圆心上,看着周围的事物在绕着你做圆周运动,但是你自己不参与,却理解着这里的一切,理解着这些物质的运动规律。从这个前提看,是非的问题便可以解决了。有一个例子:有一堆木材要做一个桌子,如果从较低的观点来看,桌子是“成”(最终成品)木材是毁(运用完了原料),而如果我们从道的观点来看,整个过程是无成无毁的。万物齐一,无所谓生或灭。

更高的观点引出更高层次的知识,庄子概括为“不知之知”。这是庄子提出的全生避害的方法,既忘记区别,用取消问题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比如取消是非的问题以此来解决是非判断的问题,做到“齐是非”。这也是“大一”。“大一”既忘记区别,只剩下混沌的整体。“大一”也是不可言说的,是一个代号性的东西。万物由道生而统一为一个整体。要做到“大一”,庄子要求人们“弃知”,“弃知”的结果就是“不知”,这是内圣外王之道。达到“不知不知”是经过有知后的精神创造,忘记了区别——

想到冯友兰先生的一句话:“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经历过有知后不知)

无知与不知不等。无知是原始的、自然的产物。也就是婴儿和无知的人的“无知”,庄子把把圣人比作婴儿道家老子和庄子的主要思想,似乎在这一点上混淆了。

所以庄子其实是在用真正哲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也就是用取消问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哲学从实用的观点来看是无用的,但是它能够给我们一种观点。这种观点是有用的,所以我们把哲学称作是“无用之用”。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知识(法学、医学等)才能让你成为某种人,能够让你成为某个职业,做好社会的分工。

③《庄子》的最后一篇是《天下》。不知道这一篇的作者是谁,但是他谈到了庄子的折中趋势。《天下》中,真理分为全部真理和部分真理。先来看全部真理。全部真理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³,“内圣”是就修养而言,“外王”是就社会公用而言。对全部真理的研究就叫做“道术”——本末和精粗兼具。而部分真理是全部真理的某一方面,对部分真理的研究就叫做“方术”。儒家只知道“粗”(末),只知具体的数度,而不知其原理(本);而道家只知其原理(本),而不知其“末”(具体数度),这其实是对儒家和道家的含蓄批评,但并不直接点出。《天下》的作者洞见了两者的弊端拜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实有远见,并采取折中之法,只有将两者结合即本末和精粗结合才能够构成全部真理。

《庄子》与《老子》其书的对比与联系

在讨论《老子》和《庄子》时,两者思想会有杂糅。《老子》和《庄子》都尊重万物的本性,但是其他方面又有不同。老子着重强调君主的治国之法以及社会秩序的重建;而庄子更加尊重和关心个体生命的生存状态和价值。例如《老子》中提到无为而治,《庄子·逍遥游》里关怀一只能够在两棵树之间飞翔的鸟以及关于“鱼之乐”的争辩。《老子》常用格言,用语言言简意赅;而《庄子》经常运用想象和寓言,用语丰富瑰丽, 《老子》文章风格整散结合,错落有致;而《庄子》的行文汪洋恣肆。

关于道家哲学的本体论问题

道家哲学究竟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呢?其实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唯物的。第二种观点是唯心的,第三种观点是唯道的。唯道论是体用一源学说,这是北宋的理学家 (新儒学派别)程颐提出来的命题。体用一源学说指出:事物是不分本体与现象,主体与客体的。唯道论认为,道既是体题也是现象,即是共性也是个性,它不是简单的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同时唯道论尊老子为创始人。三种观点各执其词,但是关于道家哲学本体论的分类问题在学术界犹未可知。这是因为先秦到家以“道”为本,而“道”的概念本身就难以捉摸(因为道无名),连提出者都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故难以定论。但是如果做题的话,那就写客观唯心主义吧。

归纳梳理 ✔ ✔✔

道家老子和庄子的主要思想_庄子主要思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_庄子主要思想

一、先秦道家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杨朱。杨朱强调“为我”和“轻物重生”。他提出的全身避害的方法是遁迹山林,躲避人世间的险恶,活在善恶之间。但是人间事复杂,有些东西难以避免。

二、而到了老子,他提出:始制有名而道无名,无名出有名(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常”的思想(最根本规律:反者道之动),寡欲弃智,与儒家的直接冲突(绝仁弃义)。政治思想是“无为而治”。全生避害的方法是“袭明”,揭示事物的变化规律,要知道规律并遵循以调整事物,使事物向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但是袭明也不能够绝对保证自身完全避害,因为变化当中总有无可预料的因素会对人造成一定的损害。

三、到了先秦道家哲学发展的第三阶段,老庄的自然天道观,这也是先秦道家哲学的基础(与老子思想有异同)。庄子继承老子思想,思想和行为上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伦理上要求“绝仁弃义”“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政治上也要求无为而治。同时又有辩证发展,庄子提出两种幸福和获得之法:相对幸福要“顺乎天”,绝对幸福要“以理化情”,超越区别。庄子还提出:较低层次的知识(是非莫辨)并从更高的观点(道的观点,“照之于天”)看问题。还有从更高的观点引申出更高层次的知识(“不知之知”,“大一”即忘记区别),这也是庄子全生避害的方法。政治上反对正规政府机器治理天下,圣人应让人民发挥自己的本性,要求无为而治,“不尚贤,使民不争”。庄子强调从更高的观点看问题,超越现实的世界达到全生避害,他不是从社会到山林(道家早期人物杨朱的做法),而是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杨朱是是强调“为我”的,而庄子强调“无己”,取消了自我。所以从这里来看,道家哲学似乎走向了它的反面。而杨朱到庄子的这一阶段是出世的,魏晋时期,向郭两人会对先秦道家哲学批判地进行发展,向郭完成了道家哲学出世而又入世的任务。我们以后会讲到。

以下是本书道家哲学发展简单的脉络图▼▼▼

▲▲▲|||以上是作者大大手写的脉络图注释:

¹ :一定要注意道家不等于道教!!!道家是哲学思想,道教是宗教!!!道家以“道”这个概念为中心,故称为道家,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西汉司马谈《论六家要指》称这个学派为“道德家”。《汉书·艺文志》首称“道家”,并将道家列为九流之一。 三教九流——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儒教只是后期寄托了人们对于孔子的一种信仰,但实际上儒家学说并没有发展成为真正的宗教。杂家“兼儒墨,合名法”,是各种思想的融合,代表作有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和西汉初的《淮南子》,《淮南子》虽然是杂家的代表作,但是其中的内容主要以道家为主,杂之以其他的思想,是研究道家思想的重要文献。

² :杨朱其人虽然晚于老子,但是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且不够完善的道家思想。《老子》一书是道家后学所写,而且其中杂糅了老子与杨朱等人的思想,可见先有老子(但不成文),然后杨朱被老子影响以后发表了道家观念,然后道家后学写了《老子》一书。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按成书年代划分,故杨朱的那些观念代表第一阶段。《老子》书中的的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二阶段。《庄子》的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三阶段。这里说“大部分”是因为有相互杂糅的成分,然后从各种文献中所提抽离出来可能代表其人的思想,再划分为不同阶段,便于理解。本文分析也遵循这一脉络。

³ :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哲学的任务是达到入世和出世的相统一。 求解这个问题也是中国哲学的精神。在理论和行动上达到入世和出世的统一就能够成为圣人,这是人能够达到的最高成就。圣人是既入世又出世的,这个就是圣人的内圣外王人格。“内圣”是就修养成就来说;“外王”是就社会公用来说。圣人不一定是实际的政治领袖,只是有最高精神的成就的人,按理最应该为王,但是会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先秦道家是出世的思想,后来向郭两人(向秀和郭象)遵循出世传统,又对其进行修正,完成入世和出世相统一。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