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道家

陶渊明《归园田居》组诗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进行美学解读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陶渊明《归园田居》组诗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进行美学解读

生态视角下的《归园田居》组诗研究(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要】陶渊明以其田园诗的成就陶渊明道家思想,使他在东晋诗坛上独树一帜,成为田园诗派著名的代表人物。陶渊明最具代表性的《归园田居》组诗,将“自然”融合为一种美的至境。从生态视角研究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组诗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及其哲学内涵,需要追溯陶诗中生态美学思想形成的文化渊源,还需从生态自然观、生态共生观及诗意地栖居在理想式的生态家园三个方面对其《归园田居》组诗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进行美学解读。总结陶渊明组诗创作时的审美方式和审美态度,可为人与自然重返和谐统一指明了方向。【关键词】生态视角;《归园田居》组诗;研究先秦时期,田园诗崭露头角,六朝时陶渊明以心贴近自然,开辟了田园诗创作的新天地。《归园田居》组诗中的田园已不再是简单的审美对象,而是与诗人平等共生的另一主体,是与诗人生活相关的生态造化。陶渊明以回归自然的生态取向,在隐居中与自然进行心灵对话,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诗人的审美和精神的双重追求。一、陶渊明《归园田居》组诗生态美学智慧的成因(一)陶渊明《归园田居》组诗中生态美学思想的思想渊源陶渊明生于东晋,东晋时期儒、释、道三教合流,陶渊明思想里也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成分。

陶渊明 道家儒家_陶渊明道家思想_道家学派的核心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是儒家思想的伦理基础。孔子所谓的“君子有三畏”,首先畏惧的是“天”。孔子曾对“天”的理解是“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天”是始于一个四时运行、万物生长的自然界。孔子的“天人合一理念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所以“天它的生生不息造就了宇宙万物的生机勃勃,在孔子看来这也是“天”对于万物生灵的“仁爱”。“仁”是“天”(自然)和“人”之间追求一种融洽状态的规约,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序发展。玄学“越名教而任自然”思想在魏晋时期有极大地影响力,陶渊明深受其影响,认为人与天地间万物一样都为自然化生,他将玄学融入自然山水之中,又将日常生活置入山水之中,使玄学与山水真正地融合为一。而玄学来源于道学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中,道家的哲学思想对山水诗的影响较为深远,也有“环保”哲学之称,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老庄思想为代表。老子的核心思想是“道法自然”,他的“道”是人和天地万物的本源,也是自然和人存在的共同基础。所以他主张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努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老子对“道”的理解和感悟,虽然与当今研究揭示出的自然规律有一定的差异,但不可否认地对自然规律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程度的揭示,这是一种基于“自然、和谐”的生态思想,对当代社会生态审美的价值取向有一定的体现。

“道法自然”的另一生态审美概念就是“无为”。所谓的“无为”就是没有强迫,人最顺性的行为就是顺乎自然而不刻意妄为,自然而然地达到目,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即以“无为”的方式尊重事物本身,让事物任处自然的状态。老庄思想始终把“自然和谐”当作最高的审美追求,把生动协调的生态系统当作大自然赐予人类最高价值的美。陶渊明在诗中也融入“自然和谐”的生态美学思想,使得诗意富有生命力,成为一切美感的依托和凭借。因此,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诗人用人、万物、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念陶渊明《归园田居》组诗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进行美学解读,形象地阐述了其内涵和意境。除了儒道,陶渊明的思想里还渗透着佛家的成分。佛家思想同样充满生态智慧和生态精神。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皆具有佛性,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任何微小的事物都可映射出宇宙的奥秘;在佛教修行中,讲究直接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人与自然完全合一,我即是物,物即是我,这种“圆融统一”和“众生平等”的生态思想,与当代生态学承认生物的多样性,和和谐性思想是完全一致的。而生活于魏晋时期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受佛学得感染,以一种“空无”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心”为本来体领悟山水自然。

魏晋时期儒、释、道合流,互为补充,协调统一。儒家思想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推崇积极入世、融入社会;佛家和到道家宣传以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适意人生哲学,以及自然恬淡、无拘无束的生活情趣和清静虚明、无思无虑的心灵境界,这对崇尚“玄学”之风的士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渗透力。继而产生了李乃龙.庄子分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26.“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的说法。儒家经典《易经》常以自然景象来象征人生哲理,这是一种从自然万物旁通人生的哲理,由此也可以看出人与自然万物的亲切关系。,而且冯先生把这种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称为“机体主义”,他认为儒家跟道家在自然观上是相通的,道家和谐统一的机体主义,在儒家也同样一再肯定。儒家、佛家和道家是贴近和崇尚自然、平等圆融,三家主张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核心思想是相通的,体现了依生和共生的关系,从而孕育出中国古代的生态美学智慧。(二)陶渊明《归园田居》组诗生态思想的审美意识基础人的理想、品格、观念、情趣、兴趣、审美等都属于审美意识,是主体能动的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美学属性的体现。认识山水是从畏惧、利用再到欣赏和推崇的一个提升的过程。山水、天气、景物等自然物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中国古代文人将这些自然物经过审美加工,便将它们变为富于内涵和蕴义的自然意象,作为创作题材和源泉。

因此,中国文坛上的自然意象,展现了古代纯朴的审美精神。在古代诗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自然界多处于动态的,富于生命力,具有灵魂,在人们的生活中展现得妙趣横生。“自然意象体现的是有别于西方义理说教的一种感性经验直观,它使天人关系处于一种审美状态。这种经验直观的观照世界的方式,使得中国古人始终以一种鲜活的心灵来看待周围的世界。”远古时期,由于认识低浅,先民们对于大自然的变幻莫测充满了畏惧和恐慌,对于出现的自然现象也无从解释。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自然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逐渐有了圆通式的顿悟。《诗经》中起兴的景物,都具有唯美的画面感,自然物成为男女爱情的陪衬,具有了精神层次的内涵。在汉赋中,自然景物有了自己的地位。如《七发》、《上林赋》陶渊明《归园田居》组诗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进行美学解读,都用极其铺张的手笔歌颂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魏晋时期,田园诗成为主流的创作题材,脱离了哲学概念,田园景观成为一种美的意象进入审美领域,而人也自觉地融入自然万象的变化中。如此,自然景物第一次以审美对象的身份出现在文学中。政治黑暗,仕人开始从喧嚣的社会关系中企图逃脱,退隐山林,融入自然,慰藉精神,自然界的美的内涵隐隐暗示了人的心灵。特殊的条件和风气使魏晋诗人把眼光转移到自然景观的美上,选择避开复杂的官场争冯沪祥.人、自然与文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135.蔡黎.山水田园诗中的自然空间——中国“天人合一”自然观与山水川园诗[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斗,投身于田园生活的情趣中,“形成社会现实和个体生命的制衡”。

陶渊明率先走入田园,为诗歌创作开启了文人田园生活气息的新篇章,成为我国田园诗创作的鼻祖。他的《归园田居》组诗是其田园诗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他质朴纯真的审美情趣。诗人与田园中的一切形成了一种亲和关 系,万物于他犹如挚友一般,心灵与自然生命不经意融汇在一起,真正达到了万 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诗人内心散发着最本真的感触,万物已是生态整体主义关照 下的自然。正如朱光潜所言:“他把自己的胸襟气韵贯注于外物,使外物的生命 更活跃,情趣更丰富;同时也吸收外物的生命与情趣来扩大自己的胸襟气韵。 二、《归园田居》组诗生态美学智慧的主要内涵在玄学之风的影响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组诗所表现出的生态美学思想 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内涵和传统的自然观。陶渊明将无形的闲淡风 格融入到组诗当中,不刻意描摹自然风光的形象,融入的感情也非生搬硬拽。他 的情感与景物描写是无意间的相合,瞬间的情感流露不经意与物境相契合,实现 了精神和物质的和谐统一,使组诗的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度和境界。 诗人的生态审美和宗教体验过程都包含在对自然的审美体验之中。人对自然 景物的认识和审视的过程体现了人类生态审美的本质和内涵。

“人与自然的共性、 人类亲近自然的特质、人与自然的交融感、人类感受生命律动的情怀等都属于人 类生态审美的范畴。” 自然生态之美陶冶着陶渊明的心灵,抚慰着他倦怠的身心,也为他的田园诗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陶渊明完美融合了人与自然,将自 己热爱生命之美的追求展现出来,人类追求和崇尚自然之美的状态被很好的全 释,审美观得到了提升。陶渊明以诗意的心态在寻找自然本真和享受田园生活美 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物我交融”,“物我两忘”的艺术意境。 (一)“复得返自然”的生态自然观 “自然”一词不仅指天地万物,还指“自然而然”之性。这双重内涵构成 了中国文化的一种自然精神。中国山水诗最为完美地体现了自然之义,最广泛地 体现出中国文化的自然精神。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散发着素淡之风,打通了田园隐逸“对景即 兴”的表现方法,剥落繁华,发源于真来体味人生,归乎自然地欣赏自然的生活 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68. 朱光潜.谈美[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2. 曾繁仁.发现人的生态审美本性与新的生态审美观建设[M].社会科学辑刊,2008:160. 情调,平淡寻常中中又见意味深长。

第一首可看作为组诗的“序曲”,它为组诗 定下了基调——情志与意境的基调。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全诗呈现出平淡自然而又醇厚隽永的美学特征。宋人释惠洪引苏轼话云: 本诗既不绮靡矫饰,也不浩荡豪放,而是平淡不能缺少生命的绿意。诗人不能离开蓝天白云,需要深邃的森林和广袤的原野赐予其灵魂的安宁温暖和抚慰,否 则人类就会像失去母亲的孤儿一样,身与心都会受到无可挽回的损伤。 诗人罢官归隐,远离了城市繁华的喧嚣,仿若隔绝了尘俗,回归到农家悠 闲宁静的生活,一提一放中皆是对日常闲居生活的感受。如《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这首诗用极其省净的笔墨,勾勒出一幅恬然的“农事往来图”。前往田地的农人,形色匆忙披草于田畴间,桑麻作物熠熠在广阔的土地上成长,实在简短的 对话,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又包裹着其谐和的人情味。

“散点透视”式的全 方位描绘,视野由大到小,由外到内,造就了人与自然的高度亲密性、协调性、 正以性,都充塞于字里行间,以平和之心吟唱出宁静美丽的田园之歌,读之流畅 自然,以其温馨之情取胜,这一切都被诗人淡化在农忙白日的景色中,显示出一 派安宁、祥和的气氛,形成网络形状的超循环格局和机理,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一 个动人遐想的新天地。 陶渊明田园诗的着重表现的还是人与自然欣合的情趣,要呈现给读者的是一 种物质的“自然”,一种性情的“自然”。“自然”从来就是艺术家传达精神的载 体,陶渊明在创作过程中善于以诗意的目光审视万物,解读自然,复现出恬淡隽 冷斋夜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8:42.永的人生境界,表现的是亲近自然,追求率真自然人格的情趣。《归园田居》创 造了诗人的硕大心灵空间,诗人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将自己的精神寄托于自然景 观和恬淡的农家生活之中,化解内心的抑郁之感,享受怡然自得的心境和恬淡安 逸的生活。大自然中的景物是客观的,景物本身并不具有感情色彩,但是陶渊明 随着身份、经历、心态的改变,他自身的情感也会自觉或不自觉的融入到诗歌创 作中。因此《归园田居》组诗呈现出自然、清新的气息,毫无做作之态,是最本 真自我的展现,在田园间行发自己的情怀,在农事中释放自己的怅惘。

“无意求 工”而自“工”,反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本真自然的风格。 (二)“带月荷锄归”的生态共生观 生态智慧会在个体与整体关联的认同和接受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我国道家和 佛家的思想都认为陶渊明道家思想,宇宙是一个整生体,人与自然万物相互共存、互相制约、和 谐共生,其生存和发展无论高低、贵贱、尊卑。作为客体的自然和作为主体的人, 在生态视野中都具有自身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强调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系统关 系,更强调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而这些包含着鲜明 的符合古代生态学的生态智慧深刻地影响了陶渊明,并以此为源泉在苍茫浩滿的 大自然中发现了田园景观之美,用组诗的形式表现这种沁人心脾的自然之美,有 机融合了审美观念、精神内涵、主体特点等内容,显示对“中国艺术的最后的理 想和最高的成就” 相互包容、和谐统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田园诗最高的境界,人与自然在知觉行为中得到了统一。如《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无所谓衣服被染湿的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的“但使愿无违”。“愿”强调出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之意。朴素如随 口而出,“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不见丝毫修饰,顺应自然规律劳作,归来 虽然独自一身陶渊明道家思想,却有一轮明月陪伴。

月下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 融入全醇美的月夜之境,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平淡和诗意的醇 美和谐地统一起来,透出平淡醇美的意境。 山水含灵性,农田葆生命,深笃于田园生活乐趣的陶渊明,有机融合了山水 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59. 物象和禅理,用一种审美态度和自然的心态融入自然、感受自然,纯粹的愉悦感、 纯净感和脱俗感在这个过程中油然而生。如《归园田居》(其四):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诗人用纯净超然的态度看待世间景物,自然的客体属性早已被冲淡,而变成 可与其心中的情感意绪交汇辉映的另一主体。此时,山水自然、田园农景与诗人 无阻无碍,“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达到了一种最深层次的契合,不仅相互 联系,而且相互理解、相互转化。看淡了世间的一切造作,同悟人生的运转和自 然轮转之理,“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以平常心态与自然直接对话,达到艺 术呈现自身的自然而然,妙造自然的最高境界。 真正实现天人合一的,需要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努力达到“神与物游”、“思 (《归园田居》其五),这样,才能还原出人与自然物各自然而又和谐相处的生态本性。

敞开心扉去拥抱大自 然,用清净的心观照万交流,要让心与自然之间的对话变为平等,“欢来苦夕短, (《归园田居》其五),如此,人生苦短,投情自然,乐天知命,任性自由。可见,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组诗不仅反映了晋人“天人合一”、“平 等共生”的认知与表达特点,于情景交融中,自然之景溶涵深邃之情;而且浸润 着、体现着中国传统的人与自然共生的精神,即古人不仅敬畏自然,尊重自然, 同时还追求物我一体、平等相待的理想境界,呈现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创造。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组诗,唤起了我们对于先人天人合一境界的回忆和对 美好的和谐社会的向往,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 的窠臼,走向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性状态。诗中所蕴含的生态观念对 于当今的生态建设及美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在自然景观、田园农作中悠 然自得,与物冥一,物我两忘的审美的生活态度,为精神高度紧张的现代生活节 奏的转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 [1]李乃龙.庄子分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26.[2]冯沪祥.人、自然与文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135. [3]蔡黎.山水田园诗中的自然空间——中国“天人合一”自然观与山水川园诗[J].郑州铁路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4]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68. [5]朱光潜.谈美[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2. [6]曾繁仁.发现人的生态审美本性与新的生态审美观建设[M].社会科学辑刊,2008:160. 冷斋夜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8:42.[8]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59. 【参考文献】 [1]李乃龙.庄子分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冯沪祥.人、自然与文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3]蔡黎.山水田园诗中的自然空间——中国“天人合一”自然观与山水川园诗[J].郑州铁路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4]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5]朱光潜.谈美[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曾繁仁.发现人的生态审美本性与新的生态审美观建设[M].社会科学辑刊,2008. 冷斋夜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8.[8]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9][晋]陶渊明著,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0]彭晓芸.试论陶渊明的诗意栖居及其现代意义[D].暨南大学,2006. [11]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2]任仲伦.中国山水审美文化[J].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13]徐恒醇.生态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4]刘恒健.论生态美学的本源性——生态美学:一种新视域[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1. [15]聂振斌.关于生态美学的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任课教师的评语 1.简要评述论文的学术水平,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和实验 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等;2.分析文章的创新之处;3.指出论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论文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参考文献的引用是否规范。 成绩 任课教师签字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