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儒家

847·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辛亥革命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847·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辛亥革命

·847·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自汉武帝接受儒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建议,确立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此后千百年来儒学思想地位根深叶茂。直至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政府,这期间儒学一直处于社会思想的正统地位。辛亥革命推翻了旧的政治体制,但是却一直未能建立新的、有效的政府体制。这时期恰逢军阀割据、外敌入侵等一系列内忧外患,在思想领域儒学的思想地位却经历了数次巨大的起伏。这种起伏有深刻的时代和历史原因。大学近现代史教学中如何解析才能让学生清楚此时期儒学地位的变化?辛亥革命至建国前(1911-1949),这近四十年间儒学思想地位可分四个阶段。一、辛亥革命动摇了儒学思想正统地位1911 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结束两千年的封建帝王统治,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随着封建统治制度的覆灭,人们思想领域里纲常伦理和礼法意识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由于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义”等新理念宣传未深入社会的各个层面,所以民众仍强烈认同儒学思想。儒学思想虽然退出了官方的正统地位;但下层社会民众深为信奉,社会影响广泛。总之,在这种大变革中人们的价值趋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多元,儒学思想的地位处于下降趋势。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确立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封建军阀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而后他出任临时总统,对其权利受民国《临时约法》的牵制心怀不满,他不断制造事端并着手复辟。如在思想领域大力宣扬儒学,鼓吹复古尊孔。对此陈独秀先生曾评说:为反对帝制复辟,反对封建文人利用儒学中落伍于时代的思想欺骗人民,维护共和制而批判儒学,具有进步意义。这时期,儒学思想能满足统治阶层的政治需要,因而统治阶级提倡和推广儒学思想,在官方儒学思想的地位处于上升趋势。辛亥革命前后,许多民主思想在中下层民众中广为传播847·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辛亥革命,人们对儒学思想既根深蒂固的维护,又对外界新思想心存好奇。这一时期的民众,正如鲁迅先生笔下阿 Q,希望革命却并不清楚革命的意义,痛恶封建儒教礼制却又不清楚儒学思想的真谛。由于民主思想的宣传、袁世凯背信弃义地推翻清朝帝制、而后袁世凯又自立为帝,等等这些事件动摇了民众心中儒学的正统地位。总之动摇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事件,儒学思想在下层社会民众心中处于下降趋势。三、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学处于被批判的地位新文化运动是在中国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847·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辛亥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的情况下发生的对封建文化进行的彻底批判。新文化运动前,当时执政的中央政府北洋军阀倒行逆施继续用封建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

为打破封建思想束缚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民主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陈独秀等人直接打出民主和科学的旗帜,矛头直接指向儒家传统道德,批孔的意义在于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理论基础,促进思想解放。其社会影响和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当时文化界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深刻影响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导致统治阶级不方便再公开地通过儒家思想中一些条框来愚弄和蒙蔽民众,进而统治阶层也在表面上宣扬民主反对儒学封建思想。而社会下层民众也逐渐解放了封建意识形态,增强了革命意识。因此动摇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事件,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学思想地位处于全面下降的态势。四、抗日战争时期,儒学的思想地位再次上升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认同性的儒学思想,被国民政府利用,作为当时全民思想领域的正统思想。在统治阶层,儒学的思想地位再次上升。但是应看到,国民政府一方面以儒学的忠孝号召中华民族反对日本侵略,这具有正义与进步意义;另一方面以忠孝要求人们顺从其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动摇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事件,具有消极作用和反动性。下层民众此时在朝不保夕的生命线上挣扎,儒学思想和民主思想都没能把他们带出水深火热的残酷生活,此时儒学思想有广泛的认同,但对儒学思想“忠孝仁义”等愚民理念也有警惕。

动摇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事件_辛亥革命儒家思想_辛亥革命对待儒学的态度

因而,该阶段统治阶层尊奉儒学思想,而下层民众中儒学思想地位是稳中略降的状态。综 上所述,从辛亥革命致建国前儒学思想地位在近四十年里,不同阶层、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首先,统治阶层对儒学思想地位的态度,由辛亥革命时期儒学思想地位的下降,到袁世凯复辟前后儒学地位的上升,再到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学思想地位的再度下降,最后在抗日战争时期儒学思想地位的上升,每个阶段统治阶层对儒学思想地位持有不同的态度,但其目的都是主要为了维护自己的专治统治而选择对儒学的取舍。其次,下层民众对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从辛亥革命时期开始怀疑,发展到袁世凯复辟前后动摇,进而在新文化运动中解放儒学思想的桎梏,最后在抗日战争时期对儒学思想关注减少等等,可见儒学思想地位在下层民众中一直是持下降趋势。儒学是中国古代维护封建国家政权的精神支柱;在近代它一方面继续是统治者统治思想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受到批判并逐渐弱化了对民众意识形态的统治。特别是辛亥革命至建国前,这一历史时期儒学思想地位的变化,能展现儒学思想转变的历史根源。大学生近代史教学中,分层次、分逻辑、分角度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历史事件。参考文献:[1](清)易白沙.孔子平议[J].新青年,1915[2]盛辰超.民国时期的儒学思潮及其对民国民国政治的影响[M].文史博览(理论),2016[3]龚书铎.儒学在近代中国的变化[M].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4]陈独秀.复辟与尊孔[J].新青年,1915[5]陈独秀.敬告青年[J].青年杂志,1919大学近代史教学关于辛亥革命至建国前儒学思想地位之解析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王静摘 要:大学近代史教学中辛亥革命致建国前儒学思想的地位可分四个阶段解析:辛亥革命动摇儒学思想正统地位;袁世凯复辟再次确立儒学思想正统地位;新文化运动批判否定儒学;抗战时期儒学思想地位上升。每个阶段统治阶层对儒学思想地位持有不同的态度,但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专治统治。关键词:近代史教学 辛亥革命至建国前 儒学思想地位文章编号 : -6711/Z01-2018-07-0847万方数据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