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儒家

中国古代诗人绝大多数都推崇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爱民”的儒家思想充分体现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中国古代诗人绝大多数都推崇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爱民”的儒家思想充分体现

李新

内容摘要:生活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的杜甫,做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时代风貌,是当时社会现状的一面镜子,故有“诗史”之美誉,在他的诗中贯穿着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而这种思想源于他身上较为浓厚的儒家思想。这不仅是杜甫伟大的人格魅力之所在,更是其诗作能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力量所在。

关键词:杜甫 儒家思想 忧国忧民 忠君爱国 仁爱精神

中国古代诗人绝大多数都推崇儒家思想,“仁政、爱民”的儒家思想充分体现在杜甫诗歌中。她的诗歌抑或揭露残酷黑暗的社会现实,抑或希望封建统治者实施仁政,表达内心常常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饱含实现国盛民安的社会理想。

一.忠君爱国,忧国忧民

反复研读杜甫的作品,不难发现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传统的儒家观点认为,“忠君即是爱国,儒家最高境界就体现在对国家、对天下的统一与安定的关注上。杜甫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1]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真正做到想民所想,忧民所忧。此做此为是儒家忧国忧民的光辉典范。

如《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

此诗是杜甫四十六岁在长安幽居的第二年头所作。诗歌中描述故国沦亡,长安城物是人非,荒草深深。杜甫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无限的感慨,表现了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

又如《悲陈陶》:“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1]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冬,唐军跟安史叛军在这里作战,唐军四五万人几乎全军覆没,来自西北十郡(今陕西一带)清白人家的子弟兵,血染陈陶战场,景象是惨烈的。杜甫这时被困在长安,这首诗就为这次战事而作。

诗中前两句写房琯的军队不战而溃。“血作陈陶泽中水”[2],叫人痛心,乃至目不忍睹。这一开头,把唐军的死,写得很沉重。“野旷”两句,说战罢以后,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天空显得清虚,天地间肃穆得连一点声息也没有,好像天地也在沉重哀悼“四万义军同日死”这样一个悲惨事件,渲染“天地同悲”的气氛和感受。“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两句活现出叛军得志骄横之态。胡兵想靠血与火,把一切都置于其铁蹄之下,但这是怎么也办不到的,读者于无声处可以感到长安在震荡。人民抑制不住心底的悲伤,向着肃宗所在的彭原方向啼哭,更加渴望官军收复长安。

陈陶之战伤亡是惨重的,但是杜甫从战士的牺牲中,从宇宙的沉默气氛中,从人民流泪的悼念,从他们悲哀的心底上仍然发现并写出了悲壮的美。它能给人们以力量,鼓舞人民为讨平叛乱而继续斗争。

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2]

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刚听到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第二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最高峰。第三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春天已经来临中国古代诗人绝大多数都推崇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爱民”的儒家思想充分体现,在鸟语花香中和妻子儿女作伴,正好“还乡”。想到这里,又怎能不“喜欲狂”!尾联写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惊喜的感情洪流在洪峰迭起之后卷起连天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首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可见诗人思绪随国家忧而忧,喜而喜。

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3]诗句,揭露统治阶级荒淫腐朽,表现强烈的憎恨感情.诗人出自对人民、对国家的热爱,必然对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产生强烈的憎恨,并加以无情的揭露,加强了现实主义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诗歌的社会意义。

二.仁民爱物,博爱精神

杜诗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其中所体现的仁爱精神,杜甫的仁爱渗透其作品的各个方面,而且表达得十分完美,能给读者以长久的感动。

如《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中国古代诗人绝大多数都推崇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爱民”的儒家思想充分体现,正思戎马泪盈巾。[4]

此诗描写了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他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此诗如话家常,语气恳切,朴实动人,诗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通过了劝吴郎让寡妇打枣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关爱。

再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歌中描述了他的茅屋几乎被狂风和顽童完全摧毁,又遇上了连绵不断的秋雨,屋漏床湿,被冷似铁,全家无法安眠,处境十分悲惨。一想到饱经丧乱、颠沛流离的“天下寒士,,在此风雨如磐的困苦中煎熬,他便泯灭了“小我”,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杜甫直抒感慨,诗歌中“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等粗犷有力的笔锋杜甫的儒家思想来源于,何等壮阔深达的形象,何等铿锵雄壮的声音,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诗人从切身体验推己及人,以天下之忧为忧,渴望有广厦千万间为天下贫寒之士解除痛苦,甚至想以个人的牺牲来换取天下寒士的欢颜。

《兵车行》中“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4]诗句平白如话,但人们却能于诗人平实如话的诗句中看到当时的社会现状,人民遭受的苦难及艰辛欲泣的生活。杜甫用他的诗,把这场战争中的许多场景逼真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写了百姓在战争中承受的苦难,对于百姓苦难季雨林深沉忧思。

《秋雨叹》(其二)中“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城中蚪米换衾绸,相许宁论两相直? ”[5]这组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秋天杜甫的儒家思想来源于,那一年秋天,下了六十多天雨,庄稼歉收,粮食匮乏,房屋毁坏,民不聊生,杜甫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寓有讽谏之意,表现出很强的忧患意识,表达了对穷苦百姓的同情。

《解忧》中的“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向来云涛盘,众力亦不细。”[5]舟中可供的食物不多,同行的随从都要减少餐食的分量了,在這一艰险的水路行舟,大家都齐心协力。在他漂泊的困难时期,并没有因为个人的苦难而减少对他人的同情。

从杜诗经常可以看到他对动植物,一些不起眼的东西,也充满了仁心。《过津口》这首诗,写道:“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5]看到江面上很多鱼都被密密的鱼网困住了都会产生怜悯之心,以爱抚的笔触描写它们。《秋野》中写道:“易识浮生理,难教一物违。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5],《北征》中写道:“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5]杜甫以他的行为倡导着把仁爱之心施及于天地间万物的精神,天地同心,仁民爱物。

杜甫杜甫一生经历种种不幸,在自己最艰难困苦的时刻,他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社会现实中,他上下求索,呼唤着世人心中的善念,用他的诗篇诗句激起一切善良人的体验与共鸣。用他的诗句揭示出来人人皆有的仁爱精神,并传达后世的读者,用以培植人的善根,使人之灵魂得到升华。因此,杜甫的伟大和杜诗的震撼的力量不单纯在于他对世上苦难的揭露和对苦难制造者的抨击;更在于他歌颂了人性中的善良、美好的一面,并满怀善意地描写它,希望它能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杨义.李杜诗学[M]杜甫的儒家思想来源于,北京出版社,2002.

[3]张爱华:唐诗二十讲[M],新世界出版社,2004.

[4]唐诗名译[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5]新选千家诗[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