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儒家

(周末推荐)梁启超的法律时代:思想解放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周末推荐)梁启超的法律时代:思想解放

6 .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8世纪的欧洲,曾经出现过一阵“中国热”,许多人热衷于中国文化,伏尔泰无疑是当时“亲华派”的代表……伏尔泰以为,中国这个古老的大国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中国有最好的法律和道德……他甚至自称是孔子的弟子,他对孔子的思想本身和中国人看待孔子的态度都很感兴趣。他说:“世界上曾有过的最幸福、最可敬的时代,就是奉行孔子的法律的时代。”

——摘编自曹文刚《伏尔泰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伏尔泰与梁启超“人学”思想的产生具有相似的社会转型背景,此主要包括社会危机和人的解放思潮两个方面。梁启超所面对的转型,启蒙与救亡是其所处时代的主旋律。伏尔泰与梁启超的“人”的启蒙,选择了相似的解放路数——契约国家的构建……他们的国家思想有两个极其相似的追求:主权在民和宪政国家……都从破“心奴”启蒙新道德到“破身奴”启蒙新民权,把重铸道德与建立法治人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摘编自陈焱《伏尔泰与梁启超启蒙视域下的“人学”思想比较研究》

材料三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次之实验,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吾人拜赐于执政,可谓没齿不忘者矣。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认为古老中国“最好的法律和道德”,并阐述孔子思想对欧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构建“契约国家”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人学”思想产生的“社会转型背景”。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阐述:①概括“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的观点,并运用史实加以论述。②概括当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为“最后之觉悟”所作的努力及其基本内容,并从思想启蒙的角度简述该努力的意义。

儒家思想哪些理论为限制君权提供了依据_儒家思想限制了中华的发展_儒家思想禁锢了人们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史料一“当更张而不更张,虽有良工不能善调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

史料二“物物皆是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诵《诗》《书》,考古今,察物情,揆人事,反复研究而思索之,求止于至善,盖非一端而已也。”

——《遗书》

史料三“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传习录》

指出材料中三则史料所涉及的儒学主要代表人物,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知识谈谈你对儒学发展的认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 宋王朝的“重商主义”

材料一:王安石在《答曾公立书》中说:“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一部《周礼》,理财居其半,周公岂为利哉?”南宋时,《文献通考》的作者马端临感慨:“噫!古人之立法儒家思想哪些理论为限制君权提供了依据(周末推荐)梁启超的法律时代:思想解放,恶商贾之趋末而欲抑之;后人(指宋代)之立法,妒商贾之获利而欲分之。”朱元璋告诫臣僚:“宋神宗用王安石理财,小人竞进,天下骚然。此可为戒。”

——摘编自吴钩《宋潮:变革中的大宋文明》

材料二:宋朝商税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州郡财计(周末推荐)梁启超的法律时代:思想解放,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至道(宋太宗年号之一)中,岁入(商)税课钱四百万贯;天禧(宋真宗年号之一)末,增八百四万贯”;庆历(宋仁宗年号之一)年间,商税收入更是达到“一千九百七十五万余贯”;熙宁十年,华亭县辖下的青龙镇,商税收入达一万五千贯。

——摘编自脱脱等《宋史》、徐松《宋会要辑稿》

(1)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朝“重商主义”的利弊。

(2)在历史长河中,儒家思想在继承中发展,比如对核心思想“仁”的论述。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朝代与人物

“仁”的论述

春秋孔子

孔子的核心观念是“仁”,意为关爱他人,进而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中外历史纲要上

西汉董仲舒

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所以治人与我者,人与义也。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董仲舒

明王阳明

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

——传习录

明末清初黄宗羲

正言仁义功用,天地赖以接续不坠。自后世儒者,事功与仁义分途,于是当变乱之时,力量不足以支持儒家思想哪些理论为限制君权提供了依据,听其陆沉鱼烂,全身远害,是乃遗亲后君者也。——黄宗羲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话题(整体或者局部),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话题合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哲学家们在晚周(注:春秋战国)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黄宗羲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提出要“以天下为主儒家思想哪些理论为限制君权提供了依据,君为客”,立“天下之法”,废“一家之法”。“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又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被许多人称为17世纪中国的“民权宣言”。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晚周时期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2)阅读材料二,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夷待访录》为什么被称为17世纪中国的“民权宣言”。并分析其主张没有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招收的学生大多数都出身贫寒,例如颜回,《论语·雍也》记载说颜回居住在“陋巷”,只靠一碗饭、一瓢水维持生活;又比如仲弓,他的父亲很贫困,家里连一小块地也没有;另外还有子路等人也都出身微贱,家境贫寒,但孔子并没有因此而拒绝收他们为弟子。

——摘编自陈顺珍《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材料二:书院教育与理学传播的结合,是在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中实现的,为了“能使学者视效而信从”,成为儒学发展的关键,因而理学自创立之初就十分重视师道,重视通过教育讲学在民间传道。而书院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和倡导的自由讲学,为朱熹、吕祖谦等人的学术辩难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南宋时期书院重视道德完善与人格教育,理学家制定了书院学规,如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强调求学的目的在于正己、修身,而非追求功名利禄。理学家的“弘教化”和“广设庠序之教”,使人才“继踵而出”,更重要的是可以“正以民心”,以达太平盛世之目的,于是官府大力支持书院建设,并逐渐将其纳入官办学校系统。

——摘编自王晓龙《宋代书院教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教育思想并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理学与书院教育的关系。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