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道家

明兰法师:略论道家的精神特色|道德经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明兰法师:略论道家的精神特色|道德经

内容提要

在《史记》中的《太史公自序》中的六家要旨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太史公在论六家的要旨时是很大程度上对于道家的思想和学术是赞不绝口的,通过对六家的详细的罗列和比较,道家的独特的养生的思想或修养之道、审时度势的灵活的处事的态度、道家的学术思想简明的特点、集合百家之精华学习态度跃然纸上。当然太史公本人也是与道家脱离不了关系的,因为以前的史官都是与道家有很深的渊源的,又说老子本人原来就是周朝的史官。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他们有学术传承的。曾经有人说:乱世用道家,盛世用儒家,时时合佛家,则无往不利。本文就本人学习的经典《道德经》第一章入手对道家的精神进行简单的梳理以便于学习。

表述道家核心思想的词语_道家的核心思想内容_道家思想核心表述

略论道家的精神特色

文|明兰法师

一、几个道家的独特名词概念

道家的经典中,第一个重要的概念便是“道”了,“道”从道家的信仰意义上来说,可以说是统摄了一切万物了,道可以高于万物,道也是含摄万物。“道”就是道家的哲学理论世界,按照西方哲学的三分法来说“道”即是道家的本体论。也是道家的最根本的概念。

表述道家核心思想的词语_道家思想核心表述_道家的核心思想内容

第二个概念就是“德”了,“德”也是“道”的延伸,也是道家的哲学理论世界的命题,“德”是悟性也可以说是“人性”,它是具体用来体现“道”的一种工具,方便的说它是一种道家的认识论,它是道家自然哲学里对这个存在的世界的认识方式和评判标杆。广义而言道家的“德”在先秦时期还包含着现在我们通常说说的政治学明兰法师:略论道家的精神特色|道德经,它也是一种政治理论,它对先秦时代的人民的生活起到了一定的界限的作用。

在先秦时代“德”还被赋予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玄德,是高于这个世界上通常用的“道德”的标准,也含有以言行事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修炼,一种言语上对于道家独特的“德”的描述,在《道德经》里还是有许多方面的体现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这些都是以言行事是“玄德”的内容。

2、无为明兰法师:略论道家的精神特色|道德经,无为也是“德”的一部分内容。不妄为,任“道”所为,人法“道”而为,由是万物自顺“道”此为“无为”的内容。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是道家思想的很大的贡献,因为老子提出了“无为”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我们世间人的很多“目的性”的行为,从每方面来说消弱了“我执”自我贪着的功利性的压力。在老子的“无为”思想下,当今社会的压力大,许多人由于社会的压力带来的精神性的分裂得到调治。

3、政治,从“德”到“玄德”,从一种强制性的意识到自觉自发性的自觉意识,这是“德”里面的对于社会国家的社会学家、政治家而言这是治理国家机器的利器。

4、伦理化,当我们通过了对上面各个部分的学习,我们就会克服个人的自然属性,消弱我们的自然习性,在思想意识的影响下我们就会被社会化,这一套思想当我们所有的人或者说一部分人去做时就会带来一定的影响。由此及彼,有个人到社会,“德”的思想就会被伦理化。这是“德”的反自然过程对人的循化。

在这里需要提一下的就是,“德”还是古代的仁义,价值观念,但是它不能凌驾于“道”之上。道家所提倡的“玄德”还有一定的反一般意义上的“仁义”,就是说与一般的儒家所讲的“仁义”不同。所以它反对儒家的“仁义”是要在一定的情况下才反对的绝不是苟合,但也不是胡乱的反对。它有它自己的独特含义,即是如同上面所分析的内容。

第三个概念便是“名”,道家所讲的名,即是有名就是有它自己的位置,可以用语言来进行表述。“道”是不可以用语言来表述,是道家最最根本的概念,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概念。故“名”与“道”讳莫如深。故佛法认为一切名言都是假说,都是方便的安立,在唯识佛法里,阿赖耶识的缘起里认为一切“名言”都是种子,也是很早就把它表明是一种“功能”,不是一一的对应,而仅仅是一种功能性的种子。

道家思想核心表述_道家的核心思想内容_表述道家核心思想的词语

道家认为“名”就是把人类从万物里区分开来的关键点,人用语言标明万物,故名为万物的标识器,万物都用名作为区别点,因为命名之后。我们生活的世界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名言概念,都是思维后的产物。我们生活在名言的世界里。

二、道不可言和道物关系、物与名的关系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非 常 名 。”这是《道德经》原文的第一章,在这一章里说明了“道”与“言”的关系,道与言的关系可以说是老子《道德经》的核心命题。“无 名 ,天 地 之 始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第二句说明了“道”与“物”的关系,“道”的概念也由不能说,到不得不言说来诠表“道”的下降道家思想核心表述,所以也有了老子洋洋洒洒的五千言的《道德经》的所作之由来,到了第二句,从“言”到“物”,也进行了从客观到主观上的转化,把如何把握真理和把握真理的方法,得到真理的方法告诉了我们,第三句和第四句“故常 无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欲, 以 观 其 徼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门 。”中,可以体会到老子道出了“道”的两个基本特征,当我们洞察到道的时候,这两个层面的东西都会同时出现,从这一句我们可以看出整个道德经,都会用这种方式来论述道的本质,即是从相反的两个方面,从相互反对的同时道出了道的奥妙。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道是逸出于物外的,物是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物是时间和空间内的存在而道则是处在时间和空间之外的,故道不受物的限制,逸出了物外。道与物的关系不仅包含了道家的创生说,即是生成论的萌芽,也包含了道家本体论的关系的萌芽,不过需要值得注意的就是道生物的关系中,如何理解“生”之的含义道家思想核心表述,如果按照文本来和整个老子的道德经的论说的含义来说,“生”应该需要理解为前缘关系的表述。而不是生硬的上一代生成下一代的这种关系。

通过解读整个道德经我们可以理解如下:“道无终始,物有死生”是道家关于道物性质的概括,从这里我们可以解读出,道家在其中只是有限的承认现象世界即是物的世界(自然哲学)或者说是物理世界,但是这仅仅是有限的承认,因为他同时又深刻的质疑了“物理世界中的诸多的规律!即是质疑自然哲学所要表达的那个理不是道之理的全部。道与物还是有分离的,道、物的分立乃是道家的知识理论的重要关键点。道家的知识论的核心就是证悟和实践道的真理,而关乎天地的自然的“物理”则等而下之。我们根据道家的整体的论说可以把道家的知识点的核心简单的归纳如下:道与物是不同的,那么把握他们的方式自然也不同。我们如果要知道道家关于证悟道之真谛的终极追求,就应该先明白道家物理学上所限定的知识论的范畴:物分为表和理,表是外在的形色,理即是万物所遵循的规律和共性。在这两个层面上来说感性知觉只能把握物表的形色之性,而把握物理,就是所谓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就要诉诸以概念,推理和判断为特征的知性能力;但是知性能力确是没有办法把握和证悟道的本身,这就是道家之所以提出要“绝圣弃智”的理由。

万物无非“有形之物”而万物之理也都是“有名之理”,因为“物物者非物”,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的道却是不能像万物一样诉诸于形名,道的基本特征正是无形无名,因此把握道的方式就是”得其环中”,即是不拘于形名,也不能归结为基于形名的概念思维模式。由此可见,形名乃是道家,用以论证道物间两分关系的理论说辞。进一步说,道家的形名理论本不仅仅是论证道物两分的关系,更加重要的也更有意义的是由此确立关于道的真理和物的规律的知识论论证方式,也就是说道家把物问题纳入了知识论的语境或范畴。

道家认识事物的时候,有形有相的东西是可以通过命名来进行认识的,即是能够通过语言来加以把握和描摹,若果用名言来描摹就意味着通过语言本身的隐含的逻辑思维和认知方式,也可以辨知各种各样的事物的特征,把握其规律。这些形色之性就是系于“物形”的“理”,因此当仅用概念思维和知性的方式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和特征的时候,才能把握和认知事物的“理”。所以万物的生灭变化的规律乃是物理,即是通过概念思维和知性方式而加以认识和把握的对象。这样就深发了道家所要论述的物理之学,也为论证实践和证悟道从认知上打下了基础。

综上所述,道物的分际乃是道家立论的基础,道家的哲学特征也是在这里。道家的物理学旨在阐述自然现象物的世界生灭变化的规律,即是天地之理,他具有显而易见的过渡性,这个理论的最后的归宿就是道家的形而上学,那么也可以说关于道家的形而上学即是“道论”了。

三、余论:道与言的关系

道与言的关系,是老子《道德经》语言哲学的核心问题。老子认为,道不可言,言不及道,名言与道之间是相离、相悖的关系。阐发深化老子思想的庄子在《知北游》中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知北游》)《齐物论》中也说:“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齐物论》)其意思都是在说,道不可言,言不及道道家思想核心表述,“道”一旦被明确“道”出,“道”便不再是“道”。

老、庄之“道”之所以不可“道”,不可“言”,一方面是由“道”的特性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由“名”的特性决定的。综观老子对道的论述,老子之道有三大特征:“法自然”,“为无为”,“体无形”。老子对道的言说,可以说整个就是围绕着这三个关键词展开的。同时由于“自然”是与“人为”是相对的,而“人为”又是与“无为”相对的。“自然”与“人为”相对,而与“无为”相应,“自然”“无为”虽然二者所说的不是同一层面上的问题,但由于二者具有一致性,“自然无为”又因此经常被联系起来作为道的一种属性来谈论。这样一来,道的特征又可简括为二:自然无为,混成无形。《老子》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十四章“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第四十一章“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正集中说明了道的这些特征。

庄子《逍遥游》主要是说明道自然无为,逍遥自适;《齐物论》,则主要是说明道浑沌无形,万物齐一。庄子之“道”之所以不可言,正是因为,在庄子看来,名言的特性正是与“道”的这两大特征直接相对的。如果说道自然无为,混成无形,名则是人为的造作,是有形的区分。道“无为无形”,名“有为有形”,二者在性质上截然相反,相离相悖,这是道不可名、道不可说的主要原因。庄子的“道不可言”正是沿着这一逻辑理路来展开的。

四、总结——道的奥妙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道即是道家的本体论,也可以说是道家的形而上学,也是道家最终极的目的即是实践和证得的道纪!物就是万物的所要遵循的运动规律和共性。道与物的分际清楚的体现了道家的独特的思想精神特色。从道之“无”到道之“有”,再到道之“有”到万物,从无形到有形,从无名到有名,从这里的诸多的过程体现了道家所要表达的思维过程,也突出了道家的本体论即是终极归趣,也是道家所要证悟的东西。

道与言的关系道出了道的奥妙所在,也让我们看出了“绝圣弃智”的落脚点。道与物的关系让我们读出了道家所要表达的道纪即是本体论,道出了道家的创生论,道出了道与物的本质性的分限,道的概念要远远超越于物的概念,道含摄着物,不仅包含着物之理还含摄着超越于物之理之外的“无”的哲学。道、物、名三者的关系道出了形名学的内涵,打开了道家形名学的两扇门,即是“有形有名”的物理学和“无形无名”的形而上学。 在道家的道论里,我们看见了道的外延还是很大的,道包含了主观的世界也包含了客观的世界,从“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故 常 无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欲, 以 观 其 徼 。”中可以看出。也可以看出道由客观向主观的转换。进入到了道到人之间的转化。同时也可以看出道包括了所有的精神活动。“此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从这里可以看出道家的表达道的奥妙的技巧,乃至于以后的篇章也有如此惯用的表达手法,从相反的两个方面来道出老子思想俱有很深的思维高度。也只有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道才能恰当的达到预期的效果。当我们洞察出道的时候,这俩个相反的层面都能同时出现。形而上的存在到形而下的过度是道之生活化的指导。是从至高意义上到下的转化,道论的提出,道出了道与人的关系以及对人的现实生活意义的指导作用。

道家思想核心表述_道家的核心思想内容_表述道家核心思想的词语

道家思想核心表述_道家的核心思想内容_表述道家核心思想的词语

供稿:明兰法师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