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道家

为什么《道德经》到底好在哪呢?(一)_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为什么《道德经》到底好在哪呢?(一)_

之前在头条看到这么一个有趣的问题,在这里我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道德经》为什么好。只有明白了《道德经》的优点,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回答这个问题。

那么《道德经》到底好在哪呢?

《道德经》是公认的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并将二者结合得极好的作品。能跟《道德经》媲美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都屈指可数。

如果想写出一部超越《道德经》的作品,必须在这三个方面全面超越才行。

那么,为什么《道德经》能在这三个方面都取得这么高的成就呢?要想写出超越《道德经》的作品,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这两个问题相辅相成,解答了第一个问题,也就得到了第二个问题的答案。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要解答这个问题,必须回到《道德经》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者的身上寻找答案。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的作品,这个时代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因为成书早又广为流传,老子(《道德经的作者》)也就成了很多理论的发明者,也即拥有者。《道德经》也就成了人们推崇的经典。

确实是这样,人们只会记得第一个吃螃蟹并取得成功的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尼尔·阿姆斯特朗,大家都知道,但第二个呢?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特别是在理论的提出上面,大家都要争先。第一个备受推崇,第二个无人问津,甚至还有忍受质疑嘲讽的风险,以至于大家都不去研究别人已经创立的理论,除非能在上面推陈出新,提出自己的独到观点。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原因也很简单:

首先,大家都相信,第一个提出理论的人是凭自己的一己之力,走出了前人没有走出的路,值得尊敬。但第二个提出同一理论的人,则难免有拾人牙慧之嫌。往好处说是占便宜,搭顺风车,往坏处说就是抄袭。这也就是为什么周杰伦是神,那些仿冒周杰伦作品,冠上自己名字的人被人不齿的原因。(个人观点,那些人就是抄袭周杰伦)

牛顿

这一定律连知名天才都难以幸免,就像当年牛顿和莱布尼茨,谁是微积分的发明人之争一样。因为莱布尼茨虽然有名,但知名度无法与科学界顶点的存在牛顿相提并论,再加上牛顿发明微积分确实更早。所以,莱布尼茨在这场争论中饱受非议。

牛顿和莱布尼茨

当然,结果大家都知道,事实证明牛顿和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发明了微积分,因此,微积分的基本定理被称为:牛顿-莱布尼茨公式。他们俩共享了这一荣誉,但这样的例子少之又少,提出同一理论的后来者往往是连汤都喝不上的。(说句题外话,迫害莱布尼茨的不是别人正是牛顿,他要么自己发文,要么指示别人发文攻击莱布尼茨,指责后者是个可耻的抄袭者,牛顿学术成就斐然,可惜人品不咋地,这件事也导致英国数学渐渐与国际脱轨。而这也是刘慈欣在《三体》中“黑”牛顿的原因)

其次,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后人都是“踩着”前人的肩膀,一步步往上爬的。正如牛顿所说“我之所以站得高,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没有人会不断地重新推导提出已有的理论,正如人类不会重复发明轮子的过程,只会按照已有的理论批量生产现有的轮子,或者在原有轮子的基础上做出改进,发明新型轮子道家思想后来,如由木轮改为橡胶轮胎。

因为,如果做任何事都不能借鉴已有的经验,必须推倒重来,那么,人类文明根本不可能建立起来。就像我们困在一个周期一天的时间闭环里,无论我们在这一天里做什么,第二天都会推倒重来,回到时间的起点。这样的话我们将一事无成,因为任何伟大的成就都需要长久的努力和积累,缺一不可。

而且这样做也毫无必要,是一种浪费,就用已有的理论“造轮子”不行吗?所以,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是这么做的,绝不重复“造轮子”。

有的人可能会说,未必每个人都能想出同一个理论,牛顿和莱布尼茨那种只是极少数的特例。

我的观点是还真就是这样,正如凯文·凯利在《科技想要什么》中的观点——科技的发展是一种必然,只要时机成熟就一定会出现。只是实现的具体细节有所不同,正如牛顿和莱布尼茨,虽然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但他们推导出微积分的思路截然不同。

就算你没有率先提出某个理论,其他人也会提出,因为时机已经成熟。甚至,你可能并不是第一个提出这个理论的人,只是凑巧你提出的理论被人关注,从而为大众所知,被大众推举为理论的率先发明人。

就像牛顿和莱布尼茨,虽然是莱布尼茨率先提出了微积分,但牛顿比他更早地发明了这一理论(牛顿比莱布尼茨早9年发明了微积分,但莱布尼茨比牛顿早3年把这个理论发表出来)。

试想,如果牛顿比莱布尼茨率先发表这个理论,那么即使后来莱布尼茨也另辟蹊径地对这个理论做出完善,他也失去了在这个理论上,与牛顿平起平坐的机会。微积分的基本定理有可能不会被称为:牛顿-莱布尼茨公式,而要改名为:牛顿公式了。

微积分

所以,时间对提出理论的人助力是非常大的,很多天才都是“生不逢时”,离发明那些伟大理论只差了一口气,就像一个知名科学家说的“最好看的姑娘都被人捷足先登了,我们只能选择不那么好看的了”(他说的是牛顿,爱因斯坦提出了那些最伟大的理论,其他科学家只能去研究不那么伟大的理论了)

确实是这样,据某些几乎同时出现的优先权争议的研究,结果显示在45%的案例中,双方都能证明在对方提出发明的六个月内,他们已经有了“可用的模型”,在70%的案例中,时间差不到一年。

庄子

正是老子率先在《道德经》中提出“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后人才把老子称为道家创始人,即使后来的庄子有着很多和老子相同的思想,也只能在道家位居次席,二人合称“老庄”而不是“庄老”。《道德经》才成为道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而不是《庄子》。

道家思想后来_儒家,道家,佛家哲学的核心思想_佛家道家儒家核心思想

孟子

无独有偶,拥有着同样遭遇的还有孟子,孔子被称为“圣人”,后来者孟子则被称为“亚圣”。同样,儒家最重要的著作是记录着孔子言行以及思想的《论语》,而不是记录着孟子言行与思想的《孟子》。

至于老子为什么能写出《道德经》这么优秀的作品,则跟他自身的经历有关。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 为什么《道德经》到底好在哪呢?(一)_,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再加上当时群雄并起,征伐不断。诸子百家都在思考救亡图存之道,治国强兵之法。老子也未能免俗,于是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安民的主张。

也就是说,如果老子不是聪敏好学,就没有这一身的文学素养,自然写不出这么优美的文章。那么,《道德经》的艺术性就要打个大大的折扣。

《道德经》句式整齐,大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文。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体现了中国文字的音韵之美。

《道德经》的语言非常讲究艺术性,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使词句准确、鲜明、生动,富有说理性和感染力。如对偶,排比,比喻,设问和反问,联珠。

《道德经》语言极为精辟,是至理名言,形成诸多成语、格言、座右铭。

同样,如果老子不是涉猎广泛,擅于思考,喜欢探究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再加上当时动乱的社会,把他的思想引到治国安民这条路上。

苏轼

那么,老子即使有着深厚的文学素养,恐怕也只会像苏轼,柳宗元,陶渊明,欧阳修这些人 为什么《道德经》到底好在哪呢?(一)_,成为寄情山水的文人骚客。写出来的作品也只能陶冶情操,囿于文学圈。

而无法写出像《道德经》这样,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

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孔子

即《道德经》的思想性会严重不足。我甚至都怀疑,老子不会写出《道德经》。而是写些什么《赠孔丘》、《冬日有怀孔丘》之类的睹物思人,抒发情感的诗歌。(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因为孔子曾向老子问过礼,后世之人打趣孔子是老子的学生。《赠孔丘》、《冬日有怀孔丘》当然不存在,这是我恶搞杜甫记念李白的《赠李白》、《冬日有怀李白》)

所以,一个人要想写出超越《道德经》的作品,就必须在艺术性,思想性和艺术思想的结合性上全面超越才行。

这就要求他必须知识渊博,文化素养极高,擅于思考,还得提出前人没有提出过的新颖重要理论。

这非常困难。

五四运动

首先,艺术性上文言文本来就比白话文强,“五四运动”之所以推广白话文就是为了方便推广普及文化知识,让知识从“士大夫”那样的知识分子阶层的专属物,成为普通老百姓也能接触到的普通事物。

更遑论那些知名文豪用文言文写就的艺术作品了,那都是句句推敲,字字斟酌,毫不夸张。苦吟派诗人贾岛“推敲”的典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你想用中文写一部在艺术性上超越《道德经》的作品,你就必须用文言文来写。掌握一门外语的人都知道,判断一个人一门外语掌握的怎么样,不是看他记住了多少单词,发音是否标准。而是看他能不能用这门外语的思维来思考,来表达。

这很难,你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学习文言文的字,词,句的意义,行文结构,这还只是基础。因为你要比肩的是使用文言文的“大家”、“大文豪”。为此,你必须大量阅读这些古典文言作品。

毛主席

自从推行白话文以后,能把文言文运用的和古代大文豪一个水平的,我只知道一个——毛主席。

毛主席的词可比苏轼,辛弃疾。当年在在重庆谈判时,发表的《沁园春·雪》引起了轰动。蒋介石见状大惊道家思想后来,急忙命令自己手下的左派文人创作一首词,以蒋介石的名义发表,以此来打压毛泽东这首词的影响。

结果,没有一个人,没有一首词能和毛主席的这首《沁园春·雪》相提并论。国民党文人所写的词,无论选词上,还是立意上都相去甚远。

要知道,那个时候提倡白话文的,“新文化运动”推行也没有多久,也就是说,那些国民党文人都是从小浸淫文言文长大的,有着深厚的文言文功底。连他们都无能为力,更不用说我们这样,从小就没有文言文基础的了。

毛主席是看了很多古典文言著作,再加上过人的天赋,才培养了这一身深厚的文化素养。要是没有天赋也行,那古代文人就都是李白,杜甫,苏轼道家思想后来,辛弃疾了。

你只有从小浸淫文言文,像老子那样阅读大量古籍,并且在文学上天赋过人,才有可能写出艺术性媲美《道德经》的作品。

但这只是第一关,更难的是第二关——思想性。

儒家,道家,佛家哲学的核心思想_道家思想后来_佛家道家儒家核心思想

相对论的发明人——爱因斯坦

其次,思想性要想媲美《道德经》,必须是在所在领域开宗立派,有着突破性贡献的理论。其实,这样的理论还挺多的,比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这就要求你必须是个天才,还不能是寻常的天才,必须是那种不世出的天才。

你还必须在一个未知的领域,几乎以一己之力搭建这个学科的大致框架(老子也是以一己之力开创了道家的根基)。如果是已经成熟的领域,你还想成为该领域的代表性人物,是非常困难的。

建地基

因为,地基已经建好了,你能做的只是在上面添砖加瓦了。而建地基才是最重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亚当·斯密被称为经济学之父,而不是后来者,如大卫·李嘉图,熊彼特,哈耶克等人了。

要同时具备这些条件,难度可想而知。

最后,你还必须把艺术性和思想性结合得很完美,这才是最难的。

其实,单论艺术性或思想性,能媲美《道德经》的作品挺多的。比如,艺术性上《诗经》,《春秋》,《史记》等等,和《道德经》相比是不遑多让的。思想性上《国富论》,《梦的解析》,“相对论”等很多理论都对人类影响深远。

但像《道德经》这样,用诗的语言来阐述深刻的哲学命题的作品,则真的少之又少。这就像要莎士比亚,黑格尔,康德,托尔斯泰这样的文学和哲学大家来合著一本书一般,一个人要同时具备这样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哲学思想,在现当代几无可能。

综上所述,大家明白了《道德经》的难能可贵了吧!

最后,做个总结:

1.《道德经》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并将二者结合的极好,同时在这三个方面做到极致的作品,屈指可数;

2.有的作品偏艺术,思想深度不足,有的作品逻辑严密,思想有余,但艺术性又不足,二者往往难以兼顾;

3.《道德经》成书早,这让老子成了很多理论的率先提出者,拥有了这些理论的专属所有权;

4.人们只会记住第一个吃螃蟹并取得成功的人,而不会记得第二个。正如人们只会记得第一个提出理论并广为人知的人,而对第二个则充满了质疑嘲讽;

5.人们不会在发明了轮子后,重复发明轮子的这个过程。正如人们也不会在某个理论被提出后,重复推导证明这个理论的过程。因为这样既无必要,也没有好处;

6.人们只会在现有轮子的基础上做出改进,发明新轮子。正如人们只会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发明全新的理论。因为只有这些新的东西,才是属于自己的;

7.科技的发展是一种必然,只要时机成熟,就一定会出现,只是实现的具体细节有所不同。某个理论就算你不率先提出来,其他人也会提出来,只要时机成熟,只是具体的推导方式可能不同;

8.时间对提出理论的人助力是非常大的,很多天才都是“生不逢时”,离发明那些伟大理论只差了一口气。

9.那些“生不逢时”的天才,只好去研究次要的理论。这就像是先来的人已经建好了最重要的“地基”,你能做的只是次要的“添砖加瓦”;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