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儒家

《.33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ppt》(39页珍藏版)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33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ppt》(39页珍藏版)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3.12.33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3.12.33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一、董仲舒的新儒学 1背景 (1)经济:汉武帝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为中央集权奠定了物质基础。 (2)政治: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着西汉的稳定。,(3)思想:汉初道家“_”的思想已不能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内容 (1)为加强中央集权需要,提出“_”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为加强君权需要,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 “_”和“天人感应”学说。 (3)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无为而治,春秋大一统,天人合一,3特点:把道家、_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二、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 1汉

2、武帝尊儒的措施 (1)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2)规定_为国家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法家,儒家经典,(3)兴办_,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4)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_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太学,正统,特别提醒 1罢黜百家禁绝百家 “罢黜百家”只为独尊儒术服务,并不仅仅意味着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等各家思想,进一步适应了“大一统”社会发展的需要。,2董仲舒新儒学的实质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是以思想

3、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3董仲舒的新儒学可归纳为“一、一、二、三”,【通史链接】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要语必背 1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是以儒学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实际上是“外儒内法”。 2西汉董仲舒大力改造儒学,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西汉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3董仲舒大一统主张充满唯心色彩,但大一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 4“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是不是儒家思想,纯属唯心主义。但其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4、的。 5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根本目的在于它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大一统的需要,而不是因为它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要点一 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和特点 史料探究史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行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董仲舒春秋繁露,春秋大一统者《.33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ppt》(39页珍藏版),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董仲舒传,史料二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

5、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探究】 (1)史料一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主张?其实质是什么? (2)结合史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信息解读】 史料一第一段反映了董仲舒的新儒学披上了神学外衣,适应了加强君权的要求;第二段反映了董仲舒主张思想文化专制,以此来维护政治统一。史料二中韩愈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并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这表明韩愈并不认可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改造。,【提示】 (1)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6、春秋大一统”。实质:借助神权来强化皇权,以思想上的大一统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 (2)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真题典例(2013福建高考T14)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解析】 董仲舒阐述了社会因贫富不均会产生不利于统治的政治问题,并且由此提出了统治者应该有所作为,通过政策调剂而使“上下相安”

7、、易于统治。据此可见,董仲舒所持的治国理念只有A符合题意君权神授是不是儒家思想,其他选项均为解决上述社会问题的政策措施,而非统治理念,故排除。 【答案】 A,归纳拓展 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和实质(1)特点 从来源看,新儒学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于一体,外儒内法,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它的生命力。 在继承儒家的民本、仁政思想上,又融合其他思想,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强调君主权威,带有神权色彩。,儒学神学化、官方化,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2)实质: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适应了统治者加强统治的需要。,要点二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史料探究史料一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

8、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史料二 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过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他与汉武帝一起作为西汉鼎盛时代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 田昌五、安作璋秦汉史,史料三 董仲舒是有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 也占有重要地位。董仲舒学说的消极

9、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君权神授是不是儒家思想,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探究】 (1)结合史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2)史料二、三分别提出对董仲舒的不同评价标准,你比较同意上述哪一种看法?为什么? 【信息解读】 史料一反映了儒学自身内容的发展变化使得儒学的适用范畴空前扩大。史料二表明新儒学对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及民族精神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史料三表明新儒学的消极影响。,【提示】 (1)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易于为社会各阶层接受;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董仲

10、舒新儒学适应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2)史料二: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需要进一步从思想和意识形态强化大一统,董仲舒的思想顺应了这一要求,为汉武帝时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提供了思想基础,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或:史料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专制,抑制了思想的发展与进步;他所倡导的学说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具有唯心主义的局限,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 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以。,真题典例(2014全国卷T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

11、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解析】 解答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私拿亲子财物无罪”。法律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与伦理道德不同,它讲理不讲情,一旦讲情,就说明法律受到了伦理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强调“尊尊、亲亲、贤贤”,这些观念或原则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重要影响,秦律规定“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说明渗透着儒家伦理的“亲亲”观念。而晋律又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说明“亲亲”观念得到强化,故选D。私拿养子和亲子的财物是属于其权利受到侵犯的问题,而不是权利相同,故A项不正确。“血缘亲情关系淡化”和“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在

12、材料中并未体现,故B、C项不正确。 【答案】 D,归纳拓展 儒学独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对于抵制宗教有一定的作用。,(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

13、文化的主流。,1(2016课标全国卷T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解析】 “五经”大多成书于儒家思想产生前,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故A项错误;汉代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故B项错误;“五经”是古老的文献,将其尊为儒家经典,以此来论证儒学思想是在继承久远的历史传统基础上形成的《.33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ppt》(39页珍藏版),显示出汉代儒学奉为至尊的合理性和权威性,故C项正确;秦始皇焚书并没有使儒学传统断

14、绝,西汉初年儒家思想得到复苏,故D项错误。 【答案】 C,2(2014海南高考T2)“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 ) 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解析】 材料主张礼法并用,说明礼制观念并没有淡化,故A错误;从礼、刑相为表里说明该思想是儒法两家思想的结合,故B正确;依据“相为表里者也”说明不单独崇尚法家思想,故C错误;该思想促使儒学地位独尊,不是动摇,故D错误。 【答案】 B,3(2014江苏高考T1)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解析】 题中“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的含义是臣民要绝对服从君主,君主要绝对服从上天的意旨。这一思想与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相背离。因此A错误。C、D与题意无关。 【答案】 B,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