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儒家

荀子是儒家最大的悲剧!的一生及其思想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荀子儒家最大的悲剧!的一生及其思想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荀子是儒家最大的悲剧!

荀子的一生及其思想对中华文明的影响,真可谓——可敬、可悲、可叹、可恨!

平心而论,荀子是继庄子孟子之后,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从学识上讲,荀子是强于孔子、孟子以及庄子的。其著作也颇丰,言论也精辟,在儒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劝学》《修身》等思想至今为人称道。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善易者不卜。 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荀子也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名句名言,激人奋进。

但,为什么说荀子是儒家的最大悲剧呢?因为,荀子有为大家所不熟悉或不了解的另一面,最终黑化而反儒。

荀子出身儒家,最初也是尊儒尊孔的。不仅如此,而且荀子较之他人更是心怀天下,苦民之苦。最初的荀子也是仿效儒家前辈游历天下行民教之事,并在稷下学宫中更是三为祭酒最为老师,成为了万众瞩目的儒家宗师。而且荀子在稷下学宫中更是有机会向齐王献计献策,施展自己一身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的。

但,不幸的是,荀子后期卷入了儒家的门户之争。今日所言的“百家争鸣”,大家多理解为是儒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实则它也是儒家门户之争最惨烈的时期。

孔子死后,儒家因乱而分裂。

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韩非.显学》

其中,数一数二的就是“子张之儒”与“子思之儒”。是时,儒家不仅在与墨家争雄天下,其内部的门户之争也是异常激烈。

因为子思师从曾参又是孔子的孙子,所以当时众儒多以“子思之儒”为儒家正宗。

荀子在稷下学宫中提《性恶》论,说明荀子并非“子思之儒”一脉。而从荀子的学生韩非在《显学》中讲的儒家中来看,韩非首提“子张之儒”,而不是“子思之儒”,说明韩非有暗尊“子张之儒”的意思,这或许就源于荀子就可能是出身于“子张之儒”。且“子张之儒”在当时的影响也是颇大的。而荀子的《性恶》就是以“子张之儒”的身份针对“子思之儒”一脉的“先师”孟子的“性善”学说而提出的——异议。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谁,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谁,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孟子曰:“今之学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也。” 曰:若是则过矣。 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性恶》

从《性恶》论的内容看,荀子尚只是在学术范畴中论说,并没有附加什么人身攻击之辞。对于孟子的“性善”论,荀子仅仅是用“是不然”与“若是则过矣”等言辞表示反对,且大多内容都是在着重论述他为什么认为“性恶”。说明荀子在论《性恶》时,是持有儒家宗师的风范的。但,再看此后的《非十二子》,则更多的是“扣帽子”与“人身攻击”之辞,已经脱离了学术的论说范畴。

假今之世,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矞宇嵬琐,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在者有人矣。 纵情性,安恣睢,禽兽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它嚣、魏牟也。 忍情性,綦谿利跂,苟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陈仲史鰌也。 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上功用、大俭约而僈差等,曾不足以容辨异,县君臣;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墨翟、宋钘也。 尚法而无法,下修而好作,上则取听于上,下则取从于俗,终日言成文典,反紃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不可以经国定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慎到、田骈也。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而好治怪说,玩琦辞,甚察而不惠,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惠施、邓析也。 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弓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 吾语汝学者之嵬容:其冠絻,其缨禁缓,其容简连;填填然,狄狄然,莫莫然,瞡瞡然,瞿瞿然,尽尽然,盱盱然;酒食声色之中则瞒瞒然,瞑瞑然;礼节之中则疾疾然,訾訾然;劳苦事业之中,则儢儢然,离离然,偷儒而罔,无廉耻而忍謑訽,是学者之嵬也。 弟陀其冠,衶禫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正其衣冠,齐其颜色,嗛然而终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贱儒也。偷儒惮事,无廉耻而耆饮食,必曰君子固不用力,是子游氏之贱儒也。彼君子则不然,佚而不惰,劳而不僈,宗原应变,曲得其宜,如是,然后圣人也。——《非十二子》

显然,荀子在论《性恶》后,是遭到了众儒生的一致反对的。甚至连同门的“子张之儒”也不赞同荀子的观点,落得一个众叛亲离的结局。而合理的推测即是,荀子《性恶》论后才作《非十二子》,口出恶言惹怒众儒生。于是,荀子终被赶出了稷下学宫。而司马迁《史记》对此的记载,仅仅是非常简陋的一句不可考证的话(真不知焉假不知焉?)

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適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说明在司马迁时代,荀子在儒家中仍是受到尊重的,而并没把荀子的《非十二子》放心上。

但,荀子被赶出稷下学宫后,则以之为奇耻大辱,从此立志开始“反儒”,隐居兰陵创“帝王术”,收韩非与李斯为徒。

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史记.李斯列传》

《史记》中讲的“帝王之术”是指什么呢?为什么司马迁给韩非子列传要与“老子”一同讲呢?

因为,这“老子”与韩非的思想同根同源。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於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司马迁《史记》这段内容是让人迷惑的。韩非的思想“归本于黄老”,但又“事荀卿”?韩非“事荀卿”,又如何来的“黄老”的思想?跟何人学了这“黄老”的思想?归本于黄老,却言“事荀卿”?

其实,这没什么可迷惑的。因为,韩非的“归本于黄老”,就源自荀卿。而这荀卿,就是后来《道德经》的真实作者。是荀子传韩非与李斯的“帝王之术”中即有《道德经》一文,而司马迁仅知道“老子”最早的出处,就源于韩非子的《解老》与《喻老》篇。因为,最初《道德经》就被汉人称为《老子》。而韩非的《解老》与《喻老》正是为秦始皇讲解老师荀子的“帝王术”所作的“解喻”。这“老”字,本是“老师”的“老”,是指老师荀子的,而不是什么“老子”。

但,这也仅有此猜测,我们有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道德经》就是荀子的作品呢?

有!一个重要的证据,就是荀子的《解蔽》。在韩非《解老》《喻老》之前,荀卿作了《解蔽》。

荀子的《解蔽》讲述了荀子对治理“天下人心术”的看法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治则复经,两疑则惑矣。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乱国之君,乱家之人,此其诚心莫不求正而以自为也。妒缪于道,而人诱其所迨也。私其所积荀子是儒家最大的悲剧!的一生及其思想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是以与治虽走,而是己不辍也。岂不蔽于一曲,而失正求也哉!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况于使者乎?德道之人,乱国之君非之上,乱家之人非之下,岂不哀哉! 故为蔽: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

天下大乱,皆因:“凡人之患,蔽于一曲”、“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

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焉。是故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伦也。 何谓衡?曰:道。故心不可以不知道;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可非道。 故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圣人之行道也,无强也。仁者之思也恭,圣者之思也乐。此治心之道也。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与《老子》思想内容极为相似的思想:“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无为”,甚至已经有了“道,可道,非(常)道”的身影。

这,莫不是荀子读过《老子》而写了《解蔽》么?

还真不是。荀子作《解蔽》,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如何解决天下人心术”的问题,其目的是要让“圣人治天下人之心术”。如果荀子是先读了《道德经》荀子是儒家最大的悲剧!的一生及其思想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就不会写《解蔽》了。因为,如何解决荀子《解蔽》中提的问题,正是《老子》所讲的内容。这《道德经》正是荀子在《解蔽》之后的大作。所以,在荀子这里,是先有《解蔽》,而后有传给韩非子的《道德经》。《道德经》就是为《解蔽》而作,也正体现了荀子“人性恶”的观念。

再看《道德经》的内容,也正是荀子被赶出稷下学宫后的所思所想。

道可道,非常道

这个对应《解蔽》中的“故心不可以不知道;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可非道”,只是此时的荀子已经决心反儒,因此不是言“非道”,而是言“非常道”。因为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谁,儒家讲常道(天道、地道、人道),所以反儒的荀子就讲“非常道”(逆天道、不地道、非人道——反儒道)。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是反儒的荀子回顾伤心的稷下学宫往事。

“天地之间”——就是人,就是指稷下学宫中的众儒生。

“其犹橐龠乎?”——你们都是只会生气的臭皮囊么?(骂人)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一语双关!橐龠,是古人用来鼓风的皮囊,中空外硬,一挤压就生风出气。这就好比那些“儒生”一样,肚子里啥学问都没有还装出一副“很硬气”的样子,但一讲道理不过就干生气骂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荀子在《性恶》大辩论中讲道理讲尽了,大家也不赞同,于是再无话可说了。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这是荀子被赶出稷下学宫后的心情与境遇——没人再搭理这荀子了。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荀子自嘲在众人眼里他只是个啥球不懂的吃奶的孩子(巨婴)。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心海欲静,飂风不止!荀子悔恨交加的心情。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这是荀子在感慨“没人理解我啊!”

作《道德经》的荀子,其实精神已然崩溃。

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非相》

这是“有辨”的荀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

这就是已然“无辨”的荀子(老子)了。

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性恶》

“礼义生而制法度”,这是尚礼尚法的荀子。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道德经》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这就是“反儒”的荀子(老子)了。

反儒就反儒吧,《道德经》中还留下了荀子尚强的儒家思想“残余”。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这对应于荀子的《修身》《劝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修身》

荀子从一代儒家宗师,黑化为道家的祖宗老子,这是——可悲可叹啊!

《道德经》,终究是儒家门户之争产生的惨烈恶果——不仅仅是毁了一代儒家宗师,而且毁了中华的先秦文明史。

荀子的《道德经》,终被传给了韩非。而韩非又冒死献“帝王术”给秦始皇,终究酿成了“焚书坑儒”与“千年帝制”之祸。

是谓——可恨!!!

孔子之死也,儒家分裂!

荀子之亡也,儒家再无家!——唯有儒学(不要再搞儒家门户之争)。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