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道家

道教源头总述道教内容十分庞杂,从其主体内容来探索其起源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道教源头总述道教内容十分庞杂,从其主体内容来探索其起源

●道教源头总述

黄帝是道家创始人吗_黄帝道家思想起源_道家与黄帝的渊源

道教内容十分庞杂,从其主体内容来探索其起源,则道教大致是在三种原始宗教意识的基础上衍化而来:

一是 鬼神崇拜

在人类的早期,生产力极其低下,远古先民对各种自然现象缺乏正确的认识,日月星辰、山川大地、草木鸟兽等,在他们心目中全都有神奇的力量,从而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他们以有限的认识能力,对其进行了生动的神化,导致了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敬畏。

同时先民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因而又产生了对鬼神、祖先的崇拜;于是,各种丧葬礼仪、祭神祀祖的仪式随之而生。后来这种对自然、图腾、灵魂和祖先的崇拜,逐渐发展到祖先与天神合一,并创造了至高无上的天帝。

殷商时期,在以信仰天帝为中心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一个天神系统,并出现了专门从事沟通人和神的巫祝。巫是以歌舞降神,以符咒驱逐鬼;祝是以言辞悦神娱鬼,祭祀祈福。除此之外,巫祝还能除灾治病、卜吉筮凶,画符念咒,一时巫风甚炽,并在对神层出不穷的纷繁祭祀中形成了一整套巫文化。

周代继殷商而统治天下,鬼神崇拜更为系统,并形成了“天命观”的神学理论;周人所崇拜的鬼神,已形成了天神、人鬼、地袛三个系统。属于天神的有天帝及日、月、星、斗、宿、风、云、雷、雨诸神;属于地袛的有社稷、山川、五岳、四渎之神;属于人鬼的主要是各姓的祖先及崇拜的圣贤;这些便是后来道教之所以成为多神教的原因。

二是 神仙之说和方术

春秋战国时期,仙道活动兴起,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对长生的渴求,促使人类文化的先行者们开始了对延续生命的苦苦思索。方士是其中最早的生命觉悟者,他们对长生不老的执著追求,引领人们将成仙长生变为现实的诉求。他们构想的成仙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寻仙,寻仙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可以长生不死的药;一种是修仙,即通过隐居修炼成神仙。

原始宗教中的神灵崇拜在后世发展成为神仙信仰,人们相信在西方昆仑山上和东海之外的蓬莱三岛上,住着长生不死、逍遥自在的神仙,并且渴望见到这些仙人,使自己也成为仙人。如何见到仙人,当时只有通过方士神奇的法术,仙人才肯与凡人相见;春秋时就已经掀起的这种寻仙的热潮,到了秦汉,更是持续升温。

要寻仙药,当然首先是得寻神仙。寻仙运动首先在沿海的燕国和齐国展开。这些住在海边的人们,望见海岛中烟涛微茫,虚无缥缈,又经常可以看见海市蜃楼若隐若现的奇景,这正契合了人们求仙的心理。于是黄帝道家思想起源,神山、神仙便被创造出来,方士们进一步将这些传说丰富和具体化,造出三神山,说生活在那里的全是仙人,且有不死之药生长于神山之中。

处于中原文化边缘区的楚王,同样在寻求不死之药。传说有一个方士来向楚王进献不死之药,侍从官拿药进宫,却被王宫卫士夺而食之。楚王盛怒之下,要杀掉卫士,那个卫士却给楚王出了个难题:如果你能杀死我,说明这药不是不死药,如果真是不死药,你也杀不死我。楚王无奈,只好放了他。这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说明南方的楚王,同样有寻找仙药的愿望。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方士的鼓动下,巡游郡县,东游海上,一路上祭祀名山大川和八神,寻找仙人和长生之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目的仍是寻仙觅药,但无论方士怎样挖空心思,神仙还是不曾找到。

黄帝道家思想起源_道家与黄帝的渊源_黄帝是道家创始人吗

秦始皇求仙失败的教训,并未被后代统治者所吸取,大约一个世纪后,汉武帝又步其后尘。在他继位后数十年间,耗费大量钱物和人力,兴建神祠无数,派去名山及海山寻仙求药的方士也成千上万,却连神仙的影子也没有见着。到了晚年,他对方士们的怪诞之语也感到厌倦了,下诏罢黜各处候神下降的方士。总之,秦皇汉武的求仙闹剧,最终都以失败而收场。

三是 黄老学说中的神秘主义成分

黄帝被神仙方术家们尊为炼丹的鼻祖。传说当年他游历到黟山(现今的黄山),见山高入云,谷深无底,岚烟环绕,白云飘荡,仙气霏霏黄帝道家思想起源,就与容成子、浮丘公一道进山炼丹,山峰上、山洞里、溪上的大石头上,都有他们的仙迹。后来神丹炼成,他们也成仙飞升。黟山也因黄帝曾炼丹于此而改名为黄山,黄山的轩辕峰、容成峰和浮丘峰也因他们而得名;那座炼丹的山峰,现在就叫炼丹峰,有块大石头上的凹洞,人们叫它丹井。

此外道教源头总述道教内容十分庞杂,从其主体内容来探索其起源,黄帝还曾到峨眉山向天皇真人求道,天皇真人授他六壬式图和六甲三元遁甲造式之法;太上老君的仙驾也来到峨眉山,传授给黄帝《灵宝经》。现在峨眉山上仍有黄帝访道时留下的景观:圣积寺是黄帝问道的地方;凤凰坪是黄帝向天皇真人求道的地方,曾有授道台、道纪堂;三望坡中峰寺,是黄帝访道天皇真人时,三次在此望祭之地;清音阁双飞桥的左桥道教源头总述道教内容十分庞杂,从其主体内容来探索其起源,是黄帝游山时所造;九老洞是黄帝访天皇真人时,见一老人立于洞外,就问他有没有伴侣,老人回答有八个,所以就叫九老洞。传说黄帝炼丹的《九鼎丹法》,后来被张道陵继承,黄帝成仙后,列于第三神阶的左位,称“元辅真人轩辕黄帝”。

道家学派是道教的前身,春秋末年的老子,被公认为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作为周朝官吏,看到王室日益衰败,遂离周隐去。传说老子西游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请老子为他著书立说,老子遂著书上下两篇,五千余字,因其书尽言道德之意,故后世称之为《道德经》。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道”是超时空的永恒存在,是天地万物的根源,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从“道”派生出来的。

继老子之后,战国中期的庄子发展了道家的学说。庄子对“道”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他认为“道”是真实的,有信验的;它没有作为,也没有形迹,可以心心相传而不可以用口传授,可以用心体验而不可以目见;它自为本,自为根,在没有天地之前就已存在。总之,他把“道”说得玄之又玄,莫测高深,认为修道的过程就是忘掉天下国家、功名天伦乃至个体生命存在,达到与道同化的境界。

道家与黄帝的渊源_黄帝是道家创始人吗_黄帝道家思想起源

先秦道家学者除老庄之外,还有战国时期活动于齐国稷下学宫的田骈、慎到等人,他们以老子因循自然的学说为本,依托“黄帝”之名写出许多著作,使信奉老子的道家也崇尚黄帝,并使黄帝和老子的思想逐步合流,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学派——黄老学派。

黄老道家在秉承老子“道”的中心思想的基础上,依托黄帝的立言,根据现实的需求,并吸纳了儒、墨、法等诸家的部分理论,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们摆脱了老庄道家那种仅从历史的经验和个人的体验来观察、思考问题的模式,而从治理国家、促进社会进步的务实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使道学成为“君人南面之术”的显学,也使道家由反权威主义转变为新权威主义,由在野学术转变为在朝学术,在社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汉初的“文景之治”就是鲜明的例证。

综上所述,道学是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突破后所产生的一个学派。道学的发展与演变,对道教的产生影响极深,其中尤以老庄学派和黄老学派为最。

道家与黄帝的渊源_黄帝道家思想起源_黄帝是道家创始人吗

至此时,道学文化基本上完成了最初的理论体系构建和普罗大众民意基础的积淀。距离发展成宗教性质的教派仅需要一些时代变迁的催化了。

(下一章节会讲到东汉末年黄帝道家思想起源,道学文化一蹴而就最终成立教派的过往...)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