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道家

关键词道家文化在当今社会的现代价值意义(组图)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道家思想的关键词_道家 核心思想_儒家,道家,佛家哲学的核心思想

关键词道家文化在当今社会的现代价值意义(组图)

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主要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摘要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道家文化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它和濡释两家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本文以道家文化为研究视角阐述了道家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学说然后通过它与儒家思想的对比来挖掘其思想的价值意义最后以现代社会为背景阐述道家文化在当今社会的现代价值意义关键词道家文化发展历程主要学说现代价值无可否认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形成中国人传统思想观念的形成也是至关重要但是我们并不能就此忽略了其它文化的作用和地位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学说不同的学术思想不同的思想派别都在交流碰撞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各自的发展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道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它和濡释两家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道家文化同儒家文化形成了互补的格局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政治秩序和社会历史进程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道家思想构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深层结构上的哲学框架规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个结构功能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道家思想同儒家思想一样不仅渗透到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宗教军事史学文学美学等各个文化门类而且还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人格心理兴致情趣思维方式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维系发展道家是中国哲学的又一传统它在历史上虽然不像儒家那样有过被独尊的显赫但它不仅有过辉煌而且思想更为深邃道家特别是《老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发展贡献极大可以说《老子》五千言上承古代文化下启百代之学中历史上之各家学派无不从其汲取学术思想养分例如它的天地观经过孔子的发挥成为了魏晋玄学又影响到宋明理学它的ldquo无为rdquo观应用于西汉政治成为历史的统治术它的ldquo玄德rdquo观经过孔子的发挥成为中国二千多年来德治主张的主要内容它的用兵之道经过孙吴的发挥成为变化莫测的军事理论它的柔雌观成为诡辩家的理论基础造成了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等道家也儒家一样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卿希泰在《试伦道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一文中详细地解释了道教与道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我们所说的道家文化是包括了道教文化在内的道家与道教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来先秦道家是以老庄为代表的一个哲学派别而道教乃是东汉形成的一种宗教二者并不是一回事但道家哲学乃是道教的思想忽渊源之一道教创立的时候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规定为教徒们必须习诵的功课东汉以后研究老庄思想的相当多的人都是道教信徒阐述和注释老庄的许多宝贵著作都集中在道教典籍的大丛书《道藏》当中这些道教徒对老庄思想的阐述和注释虽然不免带有一些宗教性的曲解成分但其中也包含了不少的精华不可忽视事实表明道家文化在东汉以后就被道教所继承和发展了如果没有道教的继承和发展那么道家老子及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恐怕将是另一回事了正因为道教与道家具有如此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来所以历来人们便把道教也称为道家本文通过对道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其主要思想的阐述来道家思想为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区分来进一步阐述道家思想的重要性1道家思想的发展历程道家文化的学说是以ldquo道rdquo为最高哲学范畴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关系的学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之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道家思想构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深层结构上的哲学框架规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个结构功能制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使得中国文化思想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以道家思想为哲学根据的儒家纲常名教不断丰富完善发展的历史学者郭建庆在《中国文化概述》一书中简要概括了道家学说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道家学说形成于先秦时期它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先秦汉唐魏晋几个大的阶段先秦是道家学说形成发展时期庄周彭蒙田骈等人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庄子》以其形象生动的文学语言将老子的学说和道家思想引领到一个新的方向新的高度新的境界庄子以后道家学说的演变和发展绵延不断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形态汉初的黄老之学东汉末年兴起的道教魏晋的玄学以及在道家基础上形成的太一全真浑元等教派都并不能完全反应原始道家学说的真正精神李宗桂在《中国文化导论》一书中根据历史的发展历程阐述了道家思想的演变秦汉新道家的形成和衰落玄学的兴起和演变隋唐道家思想的流播道家思想在宋代的兴起与儒道融合道家思想在元代的兴衰学者卿希泰指出从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历史来看许多道教学者如晋代的葛洪南北朝的陶弘景唐代的成玄英李荣王玄览司马承祯吴药李荃五代十国时的杜光庭谭峭宋代的陈转张伯端陈景元白玉蟾元代的俞琰杜道坚雷思齐张雨明代的张宇初赵宜真陆西星清代的王常月李西月等等他们在思想文化方面都各有一定的贡献特别是道教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与儒释之间的关来是一方面互相排斥互相斗争另一方面又互相吸收互相渗透从而促进了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宋明理学的形成正是儒家吸取了道佛二家思想影响的结果唐代道教学者司马承祯所倡导的守静去欲理论本身既吸收儒释的思想后来又为宋儒所吸取北宋著名理学家如周敦颐邵雍等人的学说都渊源于道士陈抟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对道教经典也下过许多搜集整理和研读的功夫正是由于他把道教的宇宙图式论和守静去欲思想同儒家的纲常名教和佛教哲学相结合从而构成了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休系可以说宋明理学乃是道儒释三家思想的结晶学者卿希泰在此主要是从道家文化与儒家文化的融合这一角度阐述的2道家学说的思想李宗桂在《中国文化导论》中根据道家文化发展的不同历程具体阐述了道家的主要思想他指出了老子的主要思想观点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小国寡民绝仁弃义与虚心实腹不为天下先庄子的主要思想观点是ldquo窃国者为诸侯心死如灰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无己无待rdquo与逍遥游等另一种较为典型的观点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论述道家学说的主要思想学者郭建庆在《中国文化概述》一书中概括了道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道家学说的思想它们主要是道家的自然观政治观人性观和辩证法的思想1道家的自然观道rdquo作为宇宙的本体或根本先于天地而存在张岱年指出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创造者ldquo道rdquo是老子本体论的最高范畴道家之道已经超越了天道ldquo道rdquo要高于ldquo天道rdquo之为ldquo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rdquo《老子》第二十五章ldquo道者万物之奥rdquo《老子》第六十二章道家文化的ldquo轴心rdquo价值从内容上来看是首创了宇宙本体论模式在先秦时期的各家学派中道家思想最富于哲学内涵它对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哲学基础《老子》的贡献不仅在于它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了本体论的概念而且在于它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用否定性的概念描述宇宙本体的著作它认为ldquo恒道rdquo不可道是不能用肯定性的概念来描述的而只能用否定性的概念如ldquo无无形无物无状rdquo来描述道rdquo也是世界普遍的法则ldquo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rdquo永远是顺气自然无为的道法自然即以自然而然为法则这种自然本性构成道家思想的实质和理论性基础其政治与人生观所提倡的无为不争贵柔守弱等都是自然本性的引申和推演西方哲学的本体或是可以通过语言来把握的纯思维对象如唯心论的ldquo理念绝对精神rdquo或是可以经由经验实证所引发的绝对实在的设定如唯物论的ldquo原子物质rdquo而以ldquo道rdquo为表征的中国哲学ldquo本根rdquo却只能是依赖于直观ldquo感悟rdquo而得到对万物总体那ldquo生生不已大化流行rdquo的功能性体会道本论是中国哲学的第一个本体论自此以后魏晋玄学的有无之辩隋唐佛学的空有之争宋明理学的理气之说均沿着这个ldquo求道rdquo的方向以不同的形式逐步展开并由此形成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的ldquo道学rdquo特色2道家的政治思想1老子的政治理想就是ldquo小国寡民rdquo的原始状态的社会《老子》八十章描写ldquo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rdquo老子的设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减轻剥削的愿望2老子的政治理道家思想的关键词

道家思想的关键词 关键词道家文化在当今社会的现代价值意义(组图)

想和ldquo小国寡民rdquo的构想的核心是无为而治或无为政治老子认为当时的社会现实是战争乱天下人民饱受煎熬君主有为一片纷纷扰扰拯救社会必须除欲去智返朴归真实行无为而治只有无为政治才是人的本性合乎道的本性3道家的人生理论1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在人物关系上儒家通过揭示两者之区别论证认为天下贵道家通过揭示人与物的统一与联系高扬人作为类的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在人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上儒家强调社会价值高于个体价值道家则并不看重人的社会价值而是着力凸显个体价值的至上性认为只要每个人的自我价值顺利而充分地得以体现社会价值就相应自然地体现出来体现了两者内在统一的关系2在理想人格的设定上儒家推崇现实的入世的道德人格道家推崇即世又超世的自由人格以超脱和放达为其品格特征老子借用儒家ldquo圣人rdquo名号却赋予圣人以无名无欲愚钝无私救人救物贵真等内涵他还提出了ldquo真人至人神人rdquo等理想人格名号3在生死问题上道家主张生死超越体现了对世俗人生的终极思考和终极关怀它不仅认为人之生死乃自然变化的必然轨迹而且还从自然论气化论和齐物论的立场出发反对悦生恶死道家学说还有ldquo超越善恶超越名利rdquo的道德观注重惜气守气贵气保精固精的养生观念ldquo以弱胜强以奇用兵后发制人哀兵必胜rdquo的战争观等4道家学说的辩证法思想1老子看到了对立面相互依存的关系他承认矛盾的普遍性认为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中都存在着大量的矛盾2对立面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他看到了物极必反的规律所以他主张在坚持正确原则时要避免极端化从而防止适得其反走向反面他还认为高明的统治者为了能抱住自己地位而不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必须懂得以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学者王炯华盛瑞裕在《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一书中也还提及到ldquo静观玄鉴rdquo为特征的直觉认识论所谓ldquo静观rdquo就是《老子》所说ldquo致虚极守静笃万物齐作吾以观复rdquo十六章要求主体处于绝对的虚静状态并做到ldquo无私无欲rdquo所谓ldquo玄鉴rdquo则是通过ldquo心rdquo这面特殊的镜子深观远照以达到对ldquo道rdquo的认识他反对从实践中去认识而是需要内心清净到极点无所无欲摈弃一切个人判断达到主客观的统一学者阮纪正在《道家文化的哲学基础初探》中提及道家文化方法论的核心和灵魂可以概括为一个否定性的ldquo反rdquo字跟西方哲学从对象化考察的角度强调矛盾对立双方的冲突不同中国哲学从主体性操作的角度强调矛盾对立双方的依存《老子》认为ldquo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rdquo跟西方哲学强调事物本身自我同一不同中国哲学则强调事物之间的互相贯通《老子》认为ldquo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章个人比较赞同郭建庆对道家学说思想的概括他从哲学的角度来总结了道家文化总体的思想特点比较系统具有更强的普遍性但是他并没有很详尽地深入地分析每个时期代表人物的思想若从是否深刻的角度来看李宗桂在《中国文化导论》中所论述的就更为详尽许结在《中国文化史论纲》一书中也提及中国传统道家文化他的研究视角是ldquo有无之辨玄学的兴盛及其论争rdquo所研究的问题比较细致集中论述玄学的争辩这一点亦可作参考3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异同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中国文化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理想价值这个方面儒家是从人与自然物生物的比较中从道德法则的实践活动中来把握认识人生价值意义道家不是从人与自然物生物的区别中确定人在世界的地位和价值而是从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的人与物的统一联系中来定位人的价值这并不是否定或贬低人的价值和地位把人降低到草木禽兽的层次而是在人与天地万物的统一联系中凸显人的特殊作用意义和价值儒家并非完全否定自我价值或个体价值但人生的自我价值需通过群体价值来实现这便是ldquo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rdquo《论语雍也》立人达人虽以己立己达为前提条件但必须由己及人推己及物以成己成人成人成物为人生价值意义之所在正如上文所提及到ldquo道家则并不看重人的社会价值而是着力凸显个体价值的至上性认为只要每个人的自我价值顺利而充分地得以体现社会价值就相应自然地体现出来rdquo两者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看待天人合一的问题孟子认为天有道德意义所以达到天人之合的方法也有道德意义即强恕求仁道家认为天是没有道德意义的达到天人之合的方法也不必具有道德意义老子提倡人们回复到婴儿或原始状态去庄子主张通过ldquo坐我心斋rdquo取消主客观的一切区别以达到ldquo万物与我为一rdquo的天人合一境界四道家思想的价值道家思想产生的背景是的春秋战国时期人君以智术临民人民以智巧相欺大盗横行小贼蜂涌讲的是仁义忠信做的是寡恩薄行争名逐利儒家的礼法教化被严重异化乃至走向礼崩乐坏从今天中国社会的情况来看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人们的诚信缺失食品安全问题交通安全问题民生问题突出社会的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过大也给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我们不否认儒家思想的重要性但是道家思想的教化作用我们也不能忽视道家思想中所强调的自然观和辩证法的思想对于中国当今社会各种问题的解决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道家思想提倡人们弃绝伪诈复归素朴始终以纯朴高贵的心灵坦荡无私的心态真诚无伪地行为去面对世界面对人生在思想空乏物欲横流仍时时呈现的现实社会中道家思想对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进社会风尚的净化从而建立一种更高尚更美好的社会人际关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的作用在面对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的时候我们已经无数次地被告知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并对自然环境没有采取有效地保护措施而导致地球环境恶化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人类生存日益受到威胁此时要化解人与自然间的这种矛盾状态维护生态平衡解决人类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道家的自然和谐的生态智慧会给我们以多方面的警策和启迪参考文献[1]李平权刍议道家文化的时代价值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刘保昌道家文化的生成背景及其多元构成山东社会科学20036[3]阮纪正道家文化的哲学基础初探岭南文史19973[4]罗映光道家文化及其现代价值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胡孚琛道家文化探索哲学研究19957[6]刘保昌道家文化与现代审美文学观浙江学刊20031[7]孙玉娜道家文化中管理思想的探索经营管理者20109[8]张晓晨略论道家文化对现代作家的影响文教资料[9]卿希泰试论道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中华文化论坛19942[10]刘小平中国当代文学与道家文化研究综述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1]周玉燕吴得勒试论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干地位[J]哲学研究19869转引孙以楷等老子外传老子百问[M]安徽人民出版社[12]张立文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mdash兼评儒家或道家思想主干地位说传统与现代化19942[13]李国祥儒家与道家人学思想比较研究求索[14]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15]郭建庆中国文化概述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16]王炯华盛瑞裕李思孟何锡章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17]顾伟列中国文化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18]许结中国文化史论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2版[�]卿希泰试伦道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中华文化论坛19942[�]周玉燕吴得勒试论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干地位[J]哲学研究19869转引孙以楷等老子外传老子百问[M]安徽人民出版社[�]郭建庆中国文化概述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卿希泰试伦道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中华文化论坛19942[�]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郭建庆中国文化概述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110-115页[�]刘保昌道家文化的生成背景及其多元构成山东社会科学20036[�]阮纪正道家文化的哲学基础初探岭南文史19973[�]王炯华盛瑞裕李思孟何锡章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阮纪正道家文化的哲学基础初探岭南文史19973[�]张立文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mdash兼评儒家或道家思想主干地位说传统与现代化19942[�]张立文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mdash兼评儒家或道家思想主干地位说传统与现代化19942[�]李国祥儒家与道家人学思想比较研究求索道家思想的关键词

儒家,道家,佛家哲学的核心思想_道家思想的关键词_道家 核心思想

关键词道家文化在当今社会的现代价值意义(组图)

儒家,道家,佛家哲学的核心思想_道家 核心思想_道家思想的关键词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