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儒家

高二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知识点,值得收藏!!!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高二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知识点,值得收藏!!!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

怎样理解儒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

孔子生活在“天下无道”、“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维护周礼是孔子赋予自己的神圣使命。孔子对春秋以来统治秩序的颠倒、社会秩序的混乱、周礼的威信扫地的状况痛心疾首,甚至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为了维护和恢复周礼,孔子提出了“正名”学说。要名正言顺,首先要名实相副,其基本要求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也是孔子“正名”的基本宗旨。

孔子也意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完全地恢复周礼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自己对周礼身体力行的同时,更注重礼的内容和实质。他认为,作为“礼之本”就是:“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的礼和“正名”就是通过协调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来维护社会的等级秩序。后代的“纲常名教”就是在“正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为恢复和维护周礼,孔子又提出了“仁”的学说。孔子认为,仁是最完美的道德观念和品质。在孔子看来,“仁”既是“爱人”的美好品质,又是“先难而后获”的高尚行为;既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的处世态度,又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心要求;既是“恭、宽、信、敏、惠”的全面修养,又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行为规范;既是“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主观自觉,又是“杀身以成仁”的自我献身精神。孔子提出“仁”,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对人的重视,表现了自我的觉醒。

在政治上,孔子提出了“德政”的学说,孔子德政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重民”。孔子对民心是有着充分认识的,他要求统治者必须重视民,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要使“民富”,才能收到良好的“德政”效果。孔子认为,实施“德政”的关键是尚贤、“举贤才”,孔子的“德政”是西周“敬德保民”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其基本思想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孔子认为,统治者在“怀德”的同时也必须“怀刑”,为政必须“宽猛相济”。

孔子的学说,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体系和主要内容,对中华民族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孔子之后,儒家分为八派,八家“和而不同”,发扬和光大了儒家的基本思想。其中对儒家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子思和孟子

子思姓孔名伋高二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知识点,值得收藏!!!,孔子的嫡孙,著有《中庸》。子思继承了孔子的中庸之道并进一步加以发挥高二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知识点,值得收藏!!!,提出了以“诚”为核心的重视主观修养的处世哲学。中庸,是孔子的思想方法,而子思认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体现着宇宙万物的本质和规律。它既是治国之方,更是人们的处世之道,是人们须臾不可离的。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中庸呢?子思认为,中庸出自于人的本性,要实现它,就必须加强道德修养,要有对“诚”的把握。“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诚”是贯通天人的。要达“诚”的境界,就必须“反求诸其身”儒家思想的处世哲学,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子思从天人合一的高度论证了中庸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准则,使中庸之道成为儒家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子思关于诚的学说,发展了孔子的“内省”的思想,使客观的外在准则变为主观的内在品质,对后代理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反映到思想意识领域,就出现群星璀璨的“诸子百家”和错综复杂的“百家争鸣”局面。“诸子”是指各种不同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百家”是个泛称,言诸子之多。“百家争鸣”,则是指诸子各家之间所展开的互相诘难、互相论辩的生动学术局面。

“百家争鸣”的出现,是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的。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自然科学水平比以前发达,天文、历法、数学有了新突破,医学、地学、工艺学等在古代世界处于领先地位,这些成就为古代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提供了许多新鲜的思想素材。

在社会大变革时期,阶级矛盾错综复杂,各种斗争交织在一起,使阶级关系出现了新变动。这些矛盾包括有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的矛盾,农民阶级和没落奴隶主的矛盾,奴隶主和奴隶的矛盾,手工业者与地主阶级、奴隶主阶级的矛盾等等。他们都要从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出发,寻找自己的代言人,推销自己的主张。

“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儒家思想的处世哲学,士人的解放,这是“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原因。春秋以来,私学兴起,在私学中培养出一大批士人,齐稷下学宫是齐威王、宣王时期东方各国文士聚集活动的场所。先后来学宫的著名学者就有邹衍、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荀卿也曾游学于稷下学宫。这里盛况空前,学士可达数百千人。

战国时代养士之风风靡一时,养士著名的“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魏信陵君无忌因礼贤下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食客成分复杂,其中有部分为文士。这些士挣脱了奴隶制的束缚,周游列国,奔走呼号,发表自己的见解,活跃了战国时代的学术空气。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激荡的社会变革,空前的经济繁荣,辉煌的科技发展成就,再加之“诸侯并争,厚招游学”,礼贤下士为一时之尚,从而形成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原有的儒、墨、道在分化、发展,更兴起了法家、名家、阴阳五行家等学派,诸子“率其群徒,辨其谈说”,辩驳斗难,呈现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

怎样理解孟子的思想

孟子,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邹(今山东省邹县)人。他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仁政”,孟子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就是说,以“仁政”统一天下,是谁也阻止不了的。他认为实行“仁政”,首先要争取“民心”,统治者应以“仁爱之心”去对待民众。

2.坚信人性本善

孟子的性善论是他“仁政”学说的基础,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根据。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生来就具有“善端”,也就是有为善的倾向。这些“善端”是天赋的,为心中固有的。因此,又叫“良知”。

3.后天教育至关重要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虽然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但还必须通过教育,加强道德修养,尽量去扩充和发展这些“善端”。他主张只要人们不断地探索内心的“善端”,就会通过对人性的了解而达到对天命的认识。

孟子最强调的是内心的道德修养;但他同时也不否认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他认为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变先天的心性,后天的恶习,可以使人丧失善性。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比政治的作用更有效果。

4.确立“大丈夫”的标准

孟子认为能够实行“仁政”和“王道”的人,是能够“居仁由义”的人,并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乃大丈夫也。

怎样理解荀子的思想

荀子,战国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博学深思,其思想学说以儒家为本,兼采道、法、名、墨诸家之长。他以孔子、仲弓的继承者自居,维护儒家的传统,对子思、孟子一派批评甚烈。其对孔子思想有所损益,政治思想中突出强调了孔子的“礼学”,颇有向法家转变的趋势,后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李斯都出于荀子门下,并非偶然。

由于荀子处在战国末期,诸子各派的思想学说均已出现,这使得他不仅能采纳诸子思想,又可以进行批判和比较,所以荀子的思想非常丰富。可以说,宇宙论、人性论、道德观、知识论、教育观、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等各个方面,荀子都有很大的建树。

1.天道观: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具有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从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规律性出发,荀子提出了“天人相分”的观点。

2.认识论:荀子指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即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它通过人的形体机能而进行。认识的过程是通过“天官”(感官)接触外界事物,再由“天君”(思维器官)进行理性的加工(“征知”),即主客体相结合。

3.人性论:在人性论方面,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八字百科,“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儒家思想的处世哲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4.教育观:荀子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功能,这实际是他“天人相分”天道观及“化性起伪”人性论的逻辑延伸。他认为,学习对人是至关重要的,“学不能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他指出,知识和德性修养是通过积累而成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是先秦非常重要的儒学家、大学者,在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其地位比较高,但自宋代以后,理学家往往抬高孟子而贬抑荀子,将他从儒家“道统”中排除出去。但荀子的思想学说还是具有颇为深广的影响,如张衡、王充、柳宗元、王夫之、戴震以及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响。

最后,希望育路小编整理的高二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