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儒家

【每日一题】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文化史)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每日一题】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文化史)

第39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文化史) 1 知识主线: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儒家思想也不断地吸收新内容,兼容并蓄,不断演变,并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色。 一、“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 1、概念: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法等主要思想流派。 “争鸣”指当时不同思想流派的学者或思想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他们著书立说,广收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3 一、“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 2、背景: 春秋战国.铁口犁 战国.青铜牛尊 ①铁犁牛耕出现并推广,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产生,封建经济形成并迅速发展(根本原因) 4 一、“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 2、背景: ②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儒家思想的历史演变,诸侯兼并战争,重视网罗人才 ③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士”阶层的活跃和重用 ④文化: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时代特征:春秋战国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 5 一、“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 3、影响: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6 二、孔子与早期儒学 1、孔子的思想主张 ①思想核心: 仁 ②克己复礼: 周礼 :狭义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 等级名分制度 ,广义指总的 社会规范 和 行为准则, 其实质是 维护奴隶制等级制 的工具。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7 1、孔子的思想主张 二、孔子与早期儒学 8 1、孔子的思想主张 ③政治思想: “为政以德”【每日一题】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文化史),以德治民 ④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打破了贵垄断文化的局面 二、孔子与早期儒学 9 2、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 ①孟子:政 治—— 仁政 二、孔子与早期儒学 民本思想—— 民贵君轻 人 性 论—— 性善论;用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性 道 德 观—— 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四心” 10 2、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 ②荀子:a.政 治—— 仁义;王道 二、孔子与早期儒学 b.民本思想—— 君舟民水 c.人 性 论—— 性恶论 d.礼法并用(以礼为主)王霸兼用(以王道为主)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制天命而用之”(朴素的唯物主义) e.哲学观—— 11 2、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 ③评价 二、孔子与早期儒学 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是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的历史演变,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需要,战国后期成为蔚然大宗 12 1、道家 ①老子 三、道家和法家 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a.本体论—— b.人生观—— 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c.朴素的辩证法—— 事物皆有两面,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并不断转化 d.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春秋末期没落奴隶主贵族阶级的代表 13 1、道家 ②庄子 三、道家和法家 a.认为世间万物是相对的 b.万物等同:“齐物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区别(万物齐一)天人合一,物我两忘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 ——战国时期没落奴隶主贵族阶级的代表 c.超逸处世:“逍遥”的人生哲学——放弃欲念【每日一题】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文化史),获取精神自由 14 【真题体验】1. (2021·全国卷甲·1)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孔子则说,“不学礼儒家思想的历史演变,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 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 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 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2、法家 韩非子 三、道家和法家 ——战国后期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 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16 3、墨家 墨子 三、道家和法家 ——小生产者团体(平民) a.核心思想—— b.非攻—— 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 主张治国以贤,反对任人唯亲 兼爱 ——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墨子也把兼爱称为仁,但主张的是无差别的爱 反对不义战争,倡导和平 c.节俭—— d.尚贤—— 17 $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