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道家

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主流吗?(深度好文)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儒家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主流吗?(深度好文

哲学上有三个著名的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追问,构成了人生哲学的总框架。

相较于西方追问宇宙起源和物的问题,中国哲学更重视人的问题,无论儒家道家还是墨家,无不把人的价值的问题放在首位,所以,一部中国哲学史其实就是关于人生的哲学史。

儒家,道家,佛家哲学的核心思想_道家哲学的_道家哲学名著

道家哲学的_儒家,道家,佛家哲学的核心思想_道家哲学名著

人需要追问的问题太多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如何?人如何处理与宇宙与人与自我的关系?人是否自由?人能否突破命运的限制?如何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人是否可以不朽?哲学史家将中国哲学的这些追问,归纳成四种关系,即天人关系、物我关系、人己关系和身心关系,这四种关系其实也可以分成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人的本性即人性的问题;第二是人生是否值得的问题,也就是人生的价值论;第三是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理想的人生,这叫做人生境界论;第四是我们推崇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是人格论;第五个是如何达到理想人格与理想境界的问题,这叫做人生的修养论。

儒家,道家,佛家哲学的核心思想_道家哲学名著_道家哲学的

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主流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主流吗?(深度好文),它们一热一冷、一进一退,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生哲学。但儒家与道家对人生的认识差别非常明显,比较儒道人生哲学的不同,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这能让我们更透彻地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人生价值是人生哲学的核心问题。人生价值观其实可以分成两个问题,第一是人在自然中地位的问题,因为人必须要搞清楚,同样是自然中的一员,人与禽兽有何区别?第二个问题是人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儒家强调人是自然的中心,或者说认识五万的尺度,虽然儒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但更注重是人的主体性,孔子认为人与禽兽不能同群,孟子认为人有良知良能和道德观念,这是人优于禽兽的最大的优势。

道家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密切,因为道家相信“道法自然”是人与万物普遍的法则。因此,他们更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统一,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主流吗?(深度好文),而庄子更是提出了“齐物我”、“齐万物”的齐物论道家哲学的,试图摆脱儒家关于人的傲慢和与自然的对立,将人放在更辽阔的天地境界中去。

道家哲学名著_道家哲学的_儒家,道家,佛家哲学的核心思想

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来看,儒家强调个人价值,但更重视群体价值,儒家认为个人是演员,而社会是舞台和观众,个人价值只有在社会中才能体现,所以,儒家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积极入世的人生价值观。

道家更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发源于道家的隐士哲学,就是道家个人主义最鲜明的体现。国家兴衰社会安定与自我无关,只求个人心灵的安静与逍遥,“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儒家的人生价值观在于你为社会做了什么,道家的人生价值观在于我的心灵否获得了自由与满足。

儒家,道家,佛家哲学的核心思想_道家哲学的_道家哲学名著

从人生境界上来看,儒家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普遍和谐的境界,因此“仁者爱人”是最高人伦理想,将“仁者爱人”思想推广到政治的“王道”,是最高政治理想。儒家除了讲“仁者爱人”,还强调礼,追求一种大爱而有序的生活。道家更强调个人与自然万物的融合,道家向往的是人与物、人与人、人与我、身与心自然完满和谐的境界。儒家讲爱和道德,道家讲真与自由。老子崇尚婴儿的“见素抱朴”的境界,庄子则从齐物和逍遥的理论出发,提出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人生理想境界。儒家强调改造自然,而道家则追求超越自然,抛弃社会文明带来的一切异化,“顺物而不伤物”“物而不物于物”,乃至达到与“造物者同流”“与天地合一”的逍遥境界。

理想人格是人要追求成为什么样的人。儒家和道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人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所以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说“涂之人可以为禹”,王阳明更认为“满街都是圣人”,所以圣人是儒家的理想人格。道家认为只要“见素抱朴”无情无欲无所待,也可以成为圣人。

道家哲学的_道家哲学名著_儒家,道家,佛家哲学的核心思想

儒家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内圣外王”的境界,“内圣”是内心的道德修炼,“外王”是外在的事功与实践,简而言之,就是对国家与社会做出不朽的功勋、具有极高的道德境界的人,才能成为圣人。道家更注重内心的自由,他们鄙视尧舜禹那样的圣人,认为他们为名为利殉身活得太累,没有自由与逍遥,他们追求超脱的境界。道家认为道家哲学的,人生最快乐的事,是“适其意、遂其情、安其性”,身心才能达到最大限度的自由。他们眼中的理想人格从小说是隐士,从大的说是绝情无欲无功无名无己的至人神人和圣人。

从人生修养来说,儒家强调“天行健道家哲学的,君子以自强不息”积极有为的人生精神。孔子说“知其不可为”,也要“为之”。孟子强调做充满浩然之气的大丈夫。而道家则“守弱贵柔”。老子说人生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强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为而不争的处世态度。而庄子则是在逍遥游的理想之下,设计出“心斋”与“坐忘”的养生方法,提出了“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顺人而不失己”的处世方略。

儒家有为热情奔放,道家无为清静自然;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儒家强调群体价值;道家强调个人自由。如同太极图案,一冷一热的人生态度,构成了中国人生哲学的奇妙底色。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