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道家

儒、墨、道三家武侠精神的特点谈“侠”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儒、墨、道三家武侠精神的特点谈“侠”

侠文化贯通穿梭于数千年中华文化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中国人心里, “侠”的概念在武侠小说中得以发扬光大,被人们津津乐道。侠是一种思想理念、一种生活状态、一种精神追求,这与我国传承千年的儒、墨、道家精神是息息相关的。而由于儒、墨、道三家所追求的精神状态不同,它们所阐释的侠也就具有了不同的特质。

一、儒、墨、道三家武侠精神的特点

谈“侠”必谈“义”,而行侠未必动武,只有道义是侠者行动的行为动机。而侠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正所谓“夫侠者,盖非常人也。虽然以诺许人,必以节义为本。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难兼之矣。”而武侠精神中的武,并不一定要真的会功夫,比如儒家以文行义。若要理解武侠精神的真正含义,还需从行侠的目的,以及思想渊源谈起。关于侠的起源虽说法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侠的产生必然与义相关。不同学派有不同之义,下面我们将分开讨论。

1、儒家: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儒家精神通常被认为是武侠精神的思想渊源。兼具儒家仁义道德、浩然正气的思想意识与侠文化传承的行侠仗义、捍卫正义的精神。儒学中“穷者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说的正是武侠精神,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勿以善小而不为,是儒家所推崇的侠道思想,作为一个武侠要以天下为己任,舍弃个人得失,去帮助弱小帮助国家成全大我。“重莫如国道家哲学故事,栋莫如德”一个人以武侠精神为行事的思想指南也是这个人自我修养的一种境界,儒家所推崇的所谓“克己奉公”不外如此。

儒侠的侠义精神更主要的是体现在积极入世方面,如为光复汉室的刘备、接受诏安的宋江、亦或是舍身取义的郭靖。我们不难在这些典型人物身上看到同样的影子。他们宅心仁厚,一心想为国家做贡献,他们相信这样能够救民于水火之中,儒侠行为言谈无不体现着仁义道德,彰显着侠之大者的气度。

2、墨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墨侠是更为积极的武侠精神,更崇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墨家精神是更积极的武侠行动派的行动指南。相较于儒家思想,墨家思想更加契合我们所熟知的文学作品中的武侠。墨家提倡兼爱是完全的博爱,这使得墨侠在路遇不平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制止。尚贤、尚同的理念贯彻的是人人平等,同心协力管理天下,墨家侠士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心态来看待世间诸事。当然墨家也有其克制的一面,推崇非攻,即反对侵略性的武力。相反一旦被侵略会积极用武力反抗。

墨侠顺应天志,却相信非命。掌握世间规律,也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从此我们可以看到墨家武侠精神所追求的是摆脱礼教束缚,相信世间大爱,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去追求幸福改变世界。墨侠还极为洒脱,尚节用、节葬。所以无论墨家的武侠,无论是以攻代守、以守代攻或攻守兼备,都是一种尚武洒脱的武侠精神。这与儒家崇尚宗教礼法,严格区分等级遵循国法制度的武侠精神是有区别的。

3、道家:高人多是扫地僧

我们知道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他所推崇的思想是“无为而治”。所以道家武侠精神所追求的是“大隐隐于市”儒、墨、道三家武侠精神的特点谈“侠”,是所谓“侠之隐者,独善其身。”道家武侠精神是追求小我,也就是个人的自我实现。武侠小说里的道侠们通常以智者形象出现,他们往往隐逸,看破世间,追求个人的修身养性。道侠潜心修炼多有在某些方面能力出色的人才。那些不出世的高人大多是道侠。

二、武侠文学作品中的儒、墨、道武侠精神特质

中国武侠精神广泛流传,影响传承了千年,传播方式从说书、文字小说再到武侠电影,深刻的影响了中国一代代人,尤其以金庸武侠作品为代表成为武侠精神传承的经典。而且在现代中国武侠精神特质仍然适用,以传统儒、墨、道三家思想分别来诠释武侠精神的特质。

在中国武侠小说中典型之多不可尽数,例如:郭靖、霍元甲等等,这些形象在文学作品的传播过程中家喻户晓,他们的故事为人们所传唱。自司马迁在书中诠释了侠义精神之后,中国的武侠类文学作品,经典形象就不能跳脱侠者风范。

金庸武侠中郭靖是个典型的大侠,郭靖所处的宋朝战乱不止道家哲学故事,宋金、宋辽战争不断。郭靖夫妇精忠报国,将自己毕生所学用在了为宋朝戍守边疆之上。郭靖就是儒侠的典型,积极的入世,关心宋朝社会现实,他与黄蓉两夫妇自我牺牲以天下为己任。在郭襄被金轮法王所武擒并以此要挟郭靖夫妇时,郭靖果断对自己的女儿说:“襄儿听着,你是大宋的好女儿,慷慨就义,不可害怕。爹娘今日救你不得,日后定杀了这万恶奸僧,为你报仇!”郭靖的形象随着围城之役失败城破人亡而光辉结束。儒家的“仁”和“忍”在淳朴敦厚的郭靖身上结合得很完美。

相较于郭靖,杨过——他兄弟的孩子,是一个典型的道侠。杨过武功盖世,聪慧过人但只求与爱人双宿双飞。道侠更加追求个性独立和人生自由,当然这不过是个道侠中的反例。有道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个人能力不足或没有机遇的时候是可以选择独善其身的,这其中的代表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曹操屡次请他出山他闭门谢客,刘备的到来让他有了报国为民之心。

道家思想与武侠精神中的追求自由相配适,其主要特点为我行我素,敬天地法,尊道法自然。这里有一点强调,道侠并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出手帮助路人,其相信“小善即是恶。”不分对错黑白的助人是一种“盗寇思维”。道家的武侠精神是不计个人利害之心的,所谓天道“无私无欲,善不投报,才是真善至善。”

墨家素有“言必信,行必果”之说。墨家的武侠精神最积极,必要之时以暴制暴。墨侠扶危济困、抑强扶弱、不求回报。墨侠们不容于国,不因为他们扰乱朝纲,是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兼爱非攻的思想是有违统治者本意的。国法的善恶是非,是以统治为目的的,而墨侠以武力止干戈,是真正的为国为民。墨侠并非随心所欲,他们内心有着严格的制度遵守。《墨子公输》中记载墨子伐楚伐宋却毫不居功,是武侠精神之大义。

三、各家武侠精神之于现实社会的意义

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武侠精神是古代社会自治的产物。我们知道古代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社会治理与社会救济仅仅依靠救济者自身实现道义的意愿。但地主阶级和官宦世家开仓救济贫苦百姓不过是为了争名夺利,而以武侠精神扶贫救弱的人们则并不然,他们只为了去实现心中的义。孔子游学只为了传播思想教化万民,儒家所宣扬的礼是他们内心所遵循的准则,是除了国法之外,存在于内心深处的行为准则。儒侠在社会中通过他们的行为举止传播儒家思想,使得封建礼教在古代中国传播影响广泛而深刻。

墨者中的墨侠在行侠仗义的过程中各位直接道家哲学故事,这其中不乏很多劫富济贫的侠士。这也是被法家所说“儒以文犯法,侠以武犯禁”的原因之一。墨侠不拘于国法束缚,行事更依靠心中的善恶标准,是很囿于祖宗礼法的人们所敬佩的对象。从当代文学中可以窥见一二,比如《水浒传》中所描绘的侠士们,他们劫富济贫大快人心。墨侠的行事风格可能有待商榷,可他们确实为古代百姓找到了除官府以外的依赖对象,也以武侠精神作为精神寄托,而这逐渐形成了中国的武侠崇拜。

道家武侠精神传承千年已经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道家武侠虽然尚远离尘世,但是其根本原因是因为社会的浮躁与不安。如小说中所描写的那些世外高人,他们并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在看惯了世间不公,又无计可施才选择归隐。武侠小说毕竟是艺术品,而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一个人立志成为一个侠之大者,必然要具备武侠精神。

而成为一个合格的侠义之士从零开始最现实的途径就是使自己变得足够优秀儒、墨、道三家武侠精神的特点谈“侠”,所以道侠并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寻求改变世界的方法,之所以道家武侠能够被赋予更现实的意义正是如此。道侠并不为了一己私欲,不为名声财富,善义不图回报。这是我们今天所认知并颂扬的牺牲精神。

四、结语

武侠精神的特质,不同学派有不同的阐释: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独善其身、墨家的兼爱非攻等。但武侠精神的共通之处,是以天下为己任,或遵循宗教礼法,或遵循自身信念,亦或顺应天道,武侠精神的目的始终是去实现心中大义。这样来说武侠精神在现代社会被赋予了全新的、更现实的意义。比如我们近几年所提倡的工匠精神、我们一直都很敬佩的牺牲精神、将自身责任与工作紧密联系的入世精神。我们要做的事情可以小到微不足道,但是要心怀大义。

参考文献:

1、《道家思想与侠义精神的结合——论金庸小说中的道家思想》

2、《墨侠之孤独困境》

3、《中国侠文化研究2017年年度报告》

4、《中国侠文化解读.学术视点》

4、《儒学文化与侠文化的结合》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