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儒家

(学者推荐)仁者爱人——儒家思想及其普适价值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学者推荐)仁者爱人——儒家思想及其普适价值

点击上方“弘道书院” 可以订阅哦!

作者:韩星(1960- ),男,陕西蓝田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主要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及儒学、儒教研究。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韩星教授于饶宗颐国学院“普适价值再思”论坛演讲《仁者爱人——儒家仁爱思想及其普适价值》部分内容。

题解: 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是“仁”,从孔孟到程朱的历代大儒,都把仁作为一种最高的道德准则,成为中国古代伦理道德的宗旨和根本,是人们立身处世、为政治国的指南和规范,是中华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古代,“仁”的内涵非常丰富,“仁”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统摄着一切美好的德性。谢无量《中国哲学史》列举了47个德目,重要的如诚、敬、恕、忠、孝、爱、知、勇、恭、宽、信、惠、慈、亲、善、温、良、俭、让、中、庸、恒、和、友、顺、礼、齐、庄、肃、悌、刚、毅、贞、谅、质、正、义等,认为这些德目都体现了仁。“仁”字在《论语》中出现109次,孔子对“仁”从不同方面和角度作了全面深入的阐释。“仁”的基本内涵就是“爱人”。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请教什麽是“仁”时,孔子回答说:“爱人”(《论语?颜渊》)

一、关於普适价值的讨论

国内使用的“普适价值”概念是从“普遍伦理”概念演化而来的。上世纪60年代以後,西方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弊端,特别是冷战结束,局部冲突不断,其根源就是不同文明、不同信仰间,基於价值观不同而产生的。为了克服危机,1993年9月,世界宗教议会全体大会通过了《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界定了普遍伦理或全球伦理的内涵:“我们所说的全球伦理,并不是指一种全球的意识形态,也不是指超越一切现存宗教的一种单一的统一的宗教,更不是指用一种宗教来支配所有别的宗教。我们所说的全球伦理,指的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种基本共识。没有这样一种在伦理上的基本共识,社会或迟或早都会受到混乱或独裁的威胁,而个人或迟或早也会感到绝望。”发起者期望通过《宣言》形成全球性的普适伦理,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如贫穷问题、战争问题、生态环保问题、以及男女问题等。

1995年,由德国前总理勃兰特领导的“全球政治管理委员会”发表了《全球是邻居》的报告,倡议以“全球性公民伦理”作为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基础。同年,由联合国前秘书长德奎利亚尔领导的“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呼吁建立一种由共同的伦理价值和原则所组成的“全球伦理”。

1996年,由30个前任政府首脑组成的“互动委员会”( )呼吁制定一套“全球伦理标准”,以应对在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正是在上述诸多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启动了探究“普遍伦理”的研究专案(学者推荐)仁者爱人——儒家思想及其普适价值,于1997年建立了“普遍伦理计画”,并于同年3月和12 月分别在法国巴黎和义大利的那波里召开了国际会议,共同探讨建立全球性的“普遍伦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来自哲学、伦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社会学、生物学和法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希望通过努力,提出一个明确表达能够使我们应对21世纪的问题的普遍伦理价值和原则的草案,先在区域性范围内,经由各文化和宗教组织考察儒家思想百度百科,然後将补充和修订过的草案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後上交联合国。

1998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在北京召开了关於“从中国传统伦理看普遍伦理”的北京地区专家学术会议,会上有学者提出了“普遍价值”这个概念,试图通过“普适观”的提倡,增加人类不同文明的相互沟通与理解,减少彼此之间的暴力和冲突。其後,大陆学界讨论问题主要使用的还是“全球伦理”、“世界伦理”、“普遍伦理”、“普遍价值”等概念,罕用“普适价值”。而在台湾,“普适价值”较早就被学界和政界使用。陈水扁在2000年和2004年两次“就职演说”中都使用了这个概念,他所说的“普适价值”,指的就是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

2008年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23日《南方周末》刊登的文章《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文章中提到“国家正以这样切实的行动,向自己的人民,向全世界兑现自己对於普适价值的承诺”,并由此引发了对“普适价值”一词含义的争论。司马南对“普适价值”提出挑战,“普适价值”的概念慢慢变味,用来专指“西方的”自由、民主、法制、人权等价值,因此为官方警觉,为一些学者反对。

2008年夏天,在北京举行的“普适价值高端学术论坛”上,绝大多数与会学者都认可并高度评价“普适价值”对於日益全球化的当今世界和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按照论坛组织者的说法,这些价值包括“民主、自由、公平、正义、权利、博爱、环保、和平、和谐、慈善、慈悲、仁爱、人性、平等、宽容、科学、理性”等等。显然,这些价值是出自世界各族、各国、各种文化,但又不是某一个民族或某一种文化所特有、所独具的,它们是当今全世界各国各族人民追求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普适价值”这个概念所强调的,就是全人类共同的理念,共同的理想;这些理念或理想是超越於民族界线之外,超越於民族分野之上的。就其已经蕴含在各种文化之内而言,可以将其比喻为各民族文化价值的公约数;就其实际包括了各民族文化的理想而言,又可将其比喻为各民族文化价值的公倍数。

被称为“网上百科全书”的“维琪百科”中有“普适价值”( )的词条,其解释大体有三层意思:其一,“在哲学或人文科学上,普适价值泛指那些不分畛域,超越宗教、国家、民族,任何一个自诩文明社会的人类,只要本于良知与理性皆认同之价值、理念”;其二,“广义,没有确切内容,一般都是自话自说,没有广泛认同”;其三,“代词,即‘民主、自由、法制、人权’的另一种说法”。

“百度百科”这样说:“普适价值观是一种世界观。在哲学上,普适价值指一些有限的、所有人类都认同的观念集合在一起。普适价值就是人类创造的、千百年来经过沉淀扬弃而昇华的、全世界普遍适用的、造福於人类社会的、最好的价值。普适价值大体指人权天赋,生来自由,民主权力一类的东西。它们的本质、意义和重要性应该是超越人的意识形态和观念斗争的,应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自然的非人为定义的真理。”

关於普适价值在中国,现在仍然有争议。有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有观点认为普适价值的突然兴起实际上是西方对东方传统价值观的入侵。更广泛地,认为是西方现代价值观与东方传统价值观的碰撞。对於西方普适价值的讨论,不论是倾向於西方价值观的《南方周末》,还是倾向於东方价值观的《人民日报》及旗下《环球时报》,都做了专门的讨论。但是在基本的认识上却存在着比较大的分歧。在网路上“普适价值”与“反普适价值”的争论也十分激烈。对於什麽是普适价值?当今人们对此争论很激烈,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学者认为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大众话语的角度,比如讲到乐於助人、对残疾人的关爱等等(学者推荐)仁者爱人——儒家思想及其普适价值,这些观点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从这个层面上讲,普适价值是用来表达一些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共识性的观念;第二个层面是学术话语的角度,学者们认为在宗教理论、道德理论甚至政治理论中都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出现过与普适价值相似的概念或思想;第三个层面是指政治话语层面,是指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向别国输出所谓普适的民主、自由等观念,藉以表达西方的政治诉求,消解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意识。①我认为,当今世界,由於人们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形成了多元化、多样性的文化,但人性又确实有共同性的东西,有超越民族、地域、阶级和时代的共同点,所以可以进行对话和沟通,并形成一些具有共同性的认识、理念和规则。无论对普适价值如何界定,所谓普适价值,应该是具有超越性、普适性、永恒性的价值,就是董仲舒说的“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汉书·董仲舒传》)的那个“道”,即具有超越性、恒常性、普适性的“常道”。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主体,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构造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干事泰勒博士曾经说:“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代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便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在过去的二千五百多年里,其变化之小,是令人惊奇的。不管我们取得进步也好,或是缺乏进步也好,当今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立足於孔子所确立和阐述的很多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属於中国,也属於世界,属於过去,也鉴照今天和未来。”成中英说:“儒学中的仁义礼智、诚信安和、元亨利贞都是普适性以及普适性的价值,都是义之所在,都是一个人所以为人,一个社会之所以为社会的基本原则,并借此来维护一个人的社会的存在与繁荣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儒家诸德看成社会存在也是人的存在的基本价值,它是保障与规范人的所有的价值的。我在此并不否定其他文化或义理系统的价值,因为每一个系统决定一个人生,一个生活方式,一个社会形态。我们必须承认多元的人生生活方式和多元的社会形态。”儒家文化的普适价值已经为当代大陆学人讨论的热点,我这里通过发掘和诠释儒家仁爱思想的普适价值为这个问题的讨论提供一点浅见,以就教於大家。

二、儒家仁爱的层次性

儒家的“仁爱”在践行上可以分成五个层次:

首先,仁爱之心。也就是说你首先应该是个“仁者”,有仁爱之心,能够爱别人。儒家认为这是根于人天生的性善而内在地形成的品质,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发端。孟子是彻底的性善论者,他不仅指出仁爱是人天生的本性,而且强调恶是人性的丧失。把是否有良善之心,看成是人与禽兽最本质的区别。人之所以为人,就在於人共有同情心、羞耻心、礼让心、是非心“四心”,即“良心”。按照孟子所言,有了“四心”也只是良心的开端,还要扩而充之,推而广之,才会拥有完全的良心。

其次,自爱。自爱包含了对自己身体的爱惜,强调仁爱是要从自爱开始,以自爱为起点(但不是以自爱为中心)不断扩展的。代表性的观点如“仁者自爱”,出於《荀子?子道篇》:

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子贡入,子曰:“赐!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贡对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君子矣。”颜渊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对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子矣。”

类似记载又见《孔子家语·三恕篇》。孔子对弟子提出同样的问题,却得到三个弟子的不同回答,同时又对不同的回答作出不同评价。我们分析孔子对子路、子贡、颜渊三位弟子问同样的问题回答不一样所下的不同的判词就会明白,孔子把知人爱人,看得比为人所知和为人所爱重要;把自知和自爱,又看得比知人和爱人重要。这就是说,儒家的仁爱是要从自爱开始,以自爱为起点。一个不知自爱的人,即使爱人,也可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当然,人不能以仅仅满足或停留在自爱,甚至以自爱为中心,而应该不断扩展仁爱的境界,提升仁爱的层次。

汉代的杨雄在《法言·君子》中说:“人必其自爱也,而後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後人敬诸。自爱,仁之至也;自敬,礼之至也。未有不自爱敬而人爱敬之者也。”这句话强调了人要自尊自爱。自尊自爱是关爱他人的必要前提。一个自暴自弃的人,不会对他人产生友好行为。丧失了自信心和责任感的人,也常常对别人采取损害的行为。北宋王安石还说:“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王安石《荀卿》)是说自爱是仁的开始,由此可以推广到对别人的爱。明代吕坤的《呻吟语》还提出了“自爱自全之道”。自爱不是自恋,是自律、自尊、自强。一方面,依推己及人的原则,一个人如果不知自爱,没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如何能够爱人呢?自爱与爱人是相通的。另一方面,自爱不仅是自己对自己的事情,它也要在人—我关系中实现,即有被他人尊重的要求。一个人如不自爱又何来他人爱己的需求呢?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爱人,没有注意到自爱。没有自爱作为基础,爱人也是悬空的。

第三,爱亲人,即血缘亲情之爱。孔子非常重视孝悌,主张处理一切人伦关系,都要从孝悌做起。孝悌是实现“仁”的根本。《论语·学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表明“爱人”要从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开始。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他还什麽仁爱之心呢?所以,“孝道”乃为道德伦理的根本与基础。惟有能行孝悌者,才能去爱他人,因此,孝悌为仁爱之根本。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思想,他认为:“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亲亲,仁也。”(《孟子·尽心上》)这里的亲亲,包括爱自己的父母,也包括爱其他的亲属,仁爱当从侍奉双亲开始。儒家孝道思想以《孝经》为代表,将对亲人的孝看成是沟通天地万物的基本人伦道德,是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的,“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孝经·开宗明义》),这一点在汉代以後发展为以孝治天下,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孝经·圣治章》有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假如有人不爱自己的父母,而去爱别人,那就叫悖德;不敬自己父母而去敬别人,那就叫悖礼。这话是符合道德逻辑的,怎麽能够相信一个人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肯亲爱,能真心实意地热爱他人?仁爱思想是从家庭血缘亲情引申出来的,一个人只有首先爱自己的亲人,才会去爱他人。离开了亲情之爱,仁者之爱就成为无根之萍,无本之末。即使有这样的爱儒家思想百度百科,那要麽是虚伪的,要麽是由功利需要引起的索取式的爱。正如盖楼房一样,不先盖第一层怎麽能够盖第二、第三……层呢?所以,儒家认为,爱人要从要自己的亲人开始,然後推而广之去爱别人。

第四,“泛爱众”,即爱一切人。孔子又将亲情之爱推广开来,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雍也》);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论语·颜渊》),强调对人要温、良、恭、俭、让。孔子讲求仁爱,强调宽容。孔子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论语·颜渊》)喜爱一个人的时候,希望他活得很好,讨厌的时候,希望他死,既要他生,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啊!这说明宽容是仁爱的应有之义。孔子要求统治者“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国君节用而爱养人民,不要无穷无尽地使用民力,使老百姓有休养生息的时间。他还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论语?乡党》记载,孔子的马棚失火,孔子只问是否伤人,而没问马。这里的人应该是养马的奴隶。孔子关心养马人的安危,说明他的“爱人”具有广泛性,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朦胧的博爱意识,具有一种可贵的人道主义精神,也彰显出孔子宽厚伟大的人文品格。

儒家思想概述_儒家思想百度百科_儒家思想核心百科

孟子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心中有仁,就能爱人,能爱人,别人也能爱戴你;心中有了礼,能尊敬别人,别人也就能尊敬你。爱戴和尊敬都是相互的啊!这家教导人们要对他人友爱、尊重,要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孟子还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敬爱自己的父母,也要敬爱别人的父母;爱护自己的孩子,也要爱护别人家的孩子。人不要把自己的爱局限在狭隘的天地,不要太自私。《礼记·礼运篇》以孔子的话表达了大道推行的大同社会的理想状况,说那个时候“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人们不只是亲爱自己的亲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而是使老年人都有人尊敬奉养,成年人发挥自己的作用,小孩子有人抚养,矜寡孤独废疾的人都有人供养。宋代张载说:“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正蒙·中正》)

儒家的“泛爱众”是有等级亲疏之别的。儒家标榜“仁爱”,仁爱思想是按照“爱有差等”的原则,先亲爱自己亲人,再层层由内向外、由近及远有等差地扩展到他人。孔子崇尚周礼,极力主张按照周礼的要求恢复君臣父子的秩序,他反对当时的各种僭越行为,要求人们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不同的人伦关系要体现不同的仁爱。如父对子要严爱,子对父要孝敬;君对臣要讲义,臣对君要尽忠;朋友之间要讲求诚信等等。

第五,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儒家还把仁爱之心推向天地万物,达到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尚书·武成》反对“暴殓天物”,孔子虽然没有把“仁爱”推及物的明确论述,但他对自然界的生命充满了怜悯之情。《论语·述而》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这就充分体现了孔子爱物及取物有节的思想。《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孔子之守狗死,谓子贡曰:“路马死,则藏之以帷,狗则藏之以盖,汝往埋之。吾闻弊帏不弃,为埋马也;弊盖不弃,为埋狗也。今吾贫无盖,于其封也与之席,无使其首陷於土也。”孔子对死了狗马都要把它们包裹了埋葬起来,显示了对动物的悯爱之情。《孔子家语·礼运》引用了孔子的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思想,“故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是说古代的圣人能够把天下当成一家,把中国境内的人都看成象自己一样的人。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认为对待别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推人及於万物,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的道德观,主张推人及物,在爱人的基础上,将爱心进一步向外推展,将仁爱精神和情感贯注于无限广大的自然万物,用爱心将人与自然联结为一体。爱人的同时爱万物,珍惜每一个生命的存在,儒家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是在人伦道德的基础上扩展的结果,就是今天所谓的生态伦理学。孟子提出“万物皆备於我”(《孟子·尽心上》),追求人与宇宙冥合为一的境界。孟子还提出:“君子远庖厨”:齐宣王看见被赶去祭祀的牛的可怜兮兮之样子就动了恻隐之心,命令用一只羊去代替它;对此,孟子认为齐宣王不让那头牛被送去作祭祀之用,是出於一种仁爱之心,但是齐宣王这样做是“见牛未见羊”,不知道以羊代替牛去做“牺牲”时羊也是极其痛苦的。所以,孟子说:“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认为,从礼仪的需要讲,宰杀牛羊作为祭品是必须的,但是真正的君子对有生命的东西,看到它们活着,便会不忍心再看到它们死去;而听到它们的悲鸣或哀叫,便更不会忍心再去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远离残害生命的厨房,正是源于“仁爱生命”这一善良而美好的心肠。孟子又将仁爱精神推而及於政治,从而产生了他的仁政学说。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这便是孟子的仁政论。在他看来,仁与不仁应当作为施政的根本。行仁政者得天下,失仁政者失天下,这是历史经验已经反复证明了的。不仁者而得邦国尚有可能,“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要统一天下,得到天下人民的拥护,不施仁政是绝对做不到的。

汉代董仲舒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予为仁。”强调仁爱不能局限在爱自己,要扩展到爱别人,这样才能体现仁的精神本质。董仲舒又说:“质于爱民,以下至於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仁者,爱人之名也。”(《春秋繁露·仁义法》)。非但爱他人,连鸟兽昆虫都要爱。所以,仁其实就是爱的同义词。

北宋张载则进一步说:“民吾同胞,物吾与(朋友)也。”人是我们的同胞,万物是我们的朋友。爱人能够使社会生态得到平衡,爱物则造成自然生态的平衡,把先秦儒家的仁爱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此後,程朱理学、阳明心学对“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之说加以进一步详化深化,陆九渊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陆九渊集》卷三十六),二程说:“医书以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属己,自与己不相干。如手足之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故博施济众,乃圣人之功用。”(《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朱子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是说仁者是把天地万物都看成是有生命力的统一的整体。王阳明认为:“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儒家思想百度百科,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王阳明:《传习录》中)“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阐述了天地万物为一体,以及人对天地万物的责任,要求统治者“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这里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思想显然是来源於孔子的。

通过儒家仁爱践行次第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儒家的仁爱思想是由自我为起点扩展到宇宙万物的,对此,颜元在《颜元集·存性编》中概括说:

性之未发则仁,既发则恻隐顺其自然而出。父母则爱之,次有兄弟,又次有夫妻、子孙则爱之,又次有宗族、戚党、乡里、朋友则爱之。其爱兄弟、夫妻、子孙,视父母有别矣,爱宗族、戚党、乡里,视兄弟、夫妻、子孙又有别矣,至於爱百姓又别,爱鸟兽、草木又别矣。此乃天地间自然有此伦类,自然有此仁,自然有此差等,不由人造作,不由人意见。推之义、礼、智,无不皆然,故曰“浑天地间一性善也”,故曰“无性外之物也”。但气质偏驳者易流,见妻子可爱,反以爱父母者爱之,父母反不爱焉;见鸟兽、草木可爱,反以爱人者爱之,人反不爱焉;是谓贪营、鄙吝。以至贪所爱而弑父弑君,吝所爱而杀身丧国,皆非其爱之罪,误爱之罪也。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是在性善论的前提下,认为人的本性就是仁,仁的自然流露就是爱。这种爱是有层次的,是从父母,到兄弟,再到夫妻、子孙,再到宗族、亲戚、乡邻、朋友,再到百姓,再到鸟兽草木层层扩展的。作者强调这一层层扩展的爱的次第就是宇宙自然的秩序,不是人为造作的,也不由人的主观意志来决定。因此,人类必须遵循这样的爱的次第,爱的正确、爱的准确,不要误爱。还要把这样的爱与义、礼、智配合起来,确立人类合情合理的伦理道德秩序,以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如果不是这样,就是气质偏驳的误爱,如现实中那些官员爱二奶、三奶甚于父母妻子,某大款爱宠物狗甚于父母,让父母当保姆来为自己伺候宠物狗,等等,都是误爱。

总之,通过以上梳理,我们可以看出,儒家的仁爱思想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我们今天常常说的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四个方面的关系。

公众号ID:

慎独以诚,敬事而信。

重建中国式生活方式。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