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佛家

道教不是也出家修行的吗?这里需要理清一个概念!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道教不是也出家修行的吗?这里需要理清一个概念!

从形式上来看,道家、儒家与佛教修行的最大区别是:出家

佛教修行是需要出家的,虽然,也有在家修行的居士,但是,佛教修行的主体形式是“出家修行”,这在佛教的源头,释尊就是带着弟子出家修行的。

而中华原生的道家、儒家并不需要出家,就在世俗社会中进行修行。

有的人可能会说道教不是也出家修行的吗?

这里需要理清一个概念,道教脱胎于道家,而且,最早的道教也不出家的,道教学习佛教的形式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相同点,也进行出家修行,这是在道教的全真派出现以后,才有了像佛教一样的出家修行的形式。

老子在函谷关写下的《老子真经》中,根本就没有出家修行的概念,甚至没有回避世俗社会生活、工作矛盾的概念,反而要求在世俗社会的竞争中修行。

而且,在世俗社会的竞争中修行,《老子真经》中也没说什么都要让着别人,做个老好人,而是要依靠修行获得竞争的优势,赢得竞争的胜利。

(此处响起一片眼镜跌落声)

为此,老子在《老子真经》的第二章,特意打了一个“山谷”与“江海”的比方。“山谷”比喻是不修行的常人,而“江海”是修行的人,“江海”通过修行获得了大智慧,懂得如何不与“山谷”直接冲突,就能轻而易举地获得“山谷”中的溪水,这篇就是《道德经》中被误校的“江海之所以为百浴王”。

老子在《老子真经》的第四章中,不但教导修行者要在世俗社会中 道教不是也出家修行的吗?这里需要理清一个概念! ,通过修行获得大智慧,赢得世俗社会中的竞争胜利,而且,告诉修行者,要在修行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工作环境的难度,练好了,最好是给诸侯国君当差,做大官,管理国家。

老子在《老子真经》的第十七章中,还告诉修行者,只有当大官,才能把修行的方法传授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也来学习修行。

所以,在真正的《老子真经》中,既没有“出家修行”的概念,也没有后世假借老子之名的《道德经》的“不争”与“无为”的概念。

孔子的儒家更是没有“出家修行”的概念,孔子的儒家与《老子真经》的内容是一致的,也提倡在世俗社会中修行,修行好了,就去为诸侯君王管理国家,在管理国家的实践中,继续修行。

道家、儒家在世俗社会中修行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儒家,道家,佛家哲学的核心思想_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相同点_佛家 道家 儒家 讲什么

从大的角度来看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相同点,“老子的道家”与“孔子的儒家”所采用的修行方法,一脉相承,都是源自“源头甲骨文”上所承载的“心智系统转换”。

“心智系统转换”练习是从大的角度来讲的,但是,从最基本的,初学者上手练习的角度来看,老子与孔子都教人从“提升思考质量”开始。

儒家经典《中庸》里的“好察而好问”讲的就是“提升思考质量”的方法,“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更是非常完整的“提升思考质量”的方法。

儒家经典《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讲的也是“提升思考质量”的方法,再加上“正心诚意”的练习,就是一套系统而又高端的“提升思考质量”训练体系。

而老子在函谷关写下的《老子真经》,在第一章的一开头,就向初学者提出了练习“心智系统转换”的策略:在三层意识中,先从提升“第二层意识”的“思考质量”入手。

被挂在老子名下的《道德经》所误读的“绝智弃圣”那三句“绝x弃x”,其真正的内涵,是更为具体、细致的“提升思考质量”的方法——教初学者通过运用“理清关系”的方法,来克制“第一层意识”的作用,提升“第二层意识”的“思考质量”。

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相同点_儒家,道家,佛家哲学的核心思想_佛家 道家 儒家 讲什么

“源头甲骨文”的“绝”字字义,是“用关系的方法进行梳理”的意思,与后世的“绝”字字义是完全不同的。

在《老子真经》的第六章中,老子更是具体地提出了“臨事之紀”:在“提升第二层意识思考质量”的基础上,运用“看意识影像”的方法,学会从“用第二层意识思考”转向“用第三层意识思考”。

“臨事之紀”这四个字要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才能显现上述的内容,如果用《道德经》的字义去解读,读出来的还是《道德经》的内容。

除了老子、孔子以外,吕祖在《百字碑》中讲的“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相同点,其内涵也是在讲“提升思考质量”的问题,只是吕祖直接讲到了用“第三层意识”思考。

还有《阴符经》中“瞽者善听 道教不是也出家修行的吗?这里需要理清一个概念!

佛家 道家 儒家 讲什么_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相同点_儒家,道家,佛家哲学的核心思想

,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这段内容,其实,就是在讲从弱化“第一层意识”思考开始,逐步强化“第二层意识”的思考质量,最终,学会使用‘第三层意识’进行思考。

所以,与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相比,中华原生传统文化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在世俗社会中,提升“思考质量”去应对世俗社会的竞争,这,就是在修行。

佛教的修行逻辑是:让修行者脱离世俗社会,用一种长时间打坐的方法,直接阻隔人的“第一、二层意识”发挥作用,让修行者直接去感受“第三层意识”,然后,强化‘第三层意识”,让“第三层意识”直接掌控心智系统。

中华原生文化的修行逻辑是:人类世俗社会就是修行场所,每个人生来就是修行者,在世俗社会中,每个人都会运用、感受到自己思考的意识活动,所以,就在这种思考体验过程中,去感受“第一、二、三层意识”,并逐步从“第一层意识”主导思考转向“第二层意识”主导思考、再从“第二层意识”主导思考转向“第三层意识”主导思考。

所以,中华原生文化是非常适合现代人的生活、工作需要的。

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的电纸书:发现《老子真经》——从人类文明整体进程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上篇)已经出版,上架书名:老子真经。

有兴趣的网友可在当当云阅读、、掌阅、百度阅读、京东读书中搜“老子真经”。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