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佛家

佛教信仰、商业信用与制度变迁——时期寺院金融兴衰分析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佛教信仰、商业信用与制度变迁——时期寺院金融兴衰分析

主办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

财团法人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

协办单位:

十愿智库、慧海文化

时间:2022年6月11—12日9:00—18:00

形式:在线ZOOM 会议、觉悟号视频号直播

语言:普通话和英文

Zoom 会议ID:933 0237 3876(密码:)

议程摘要

第一天 主题演讲

佛教信仰、商业信用与制度变迁——中古时期寺院金融兴衰分析

周建波

主题演讲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佛教信仰作为非正式制度,如何影响交易成本并导致经济组织的制度变迁;揭示中古时期佛教信仰的兴衰影响寺院金融发展的具体机制,并得到了模型分析的支持。研究发现,佛教信仰可以有效节约交易成本,但长期看单靠宗教信仰建立商业信用是不够的,还要实现非正式制度和法律等正式制度的良性互动,才能进一步提高商业信用的能力。

关键词:佛教热、寺院金融、商业信用、交易成本、制度变迁

嘉宾致辞:周建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1965年5月生于山东省莱阳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爱知大学ISSC(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讲座教授。先后获山东大学史学学士学位、北京大学史学硕士学位、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到韩国、日本、新加坡、瑞典、加拿大、美国、比利时等国进行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现为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北京大学社会经济史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中组部厅局级干部培训课程主讲教师。主要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管理思想史。近年来着重研究中古时期的佛教信仰与庄园经济发展,佛教传播与中国金融业创新以及中古时期寺院经济、寺院金融的兴衰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同文书院经济调查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重点项目“东亚同文书院对华经济调查研究”。曾在国际SSCI刊物China 发表论文多篇,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北京大学学报》《中国经济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经济科学》等发表论文100多篇。

第一场发表

中国禅寺自主管理原则及其现代启示

佛学思想的代表人物_著作人物佛家时期思想代表作品_佛家代表人物著作时期思想

李萍

汉代期间陆续传入中国的佛教,经过数百年的磨合,终于在唐代初步完成了中国化,出现了以丛林清规制度为代表的中国佛教独有的僧团制度,这不仅确立起了僧团内部秩序佛家代表人物著作时期思想,也由此赢得了经济自立和自主管理的空间佛家代表人物著作时期思想,特别是禅宗理论和禅宗寺院在其中独树一帜,逐渐壮大,最终成为重要的中国佛教形式和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现象。总结其中的经验将可以为我们深刻理解自主管理的实质、把握当代社会中组织管理的趋势、创造中国式管理学说提供合理的借鉴。

主讲人:李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导,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所长,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伦理、公民伦理、中日伦理思想比较研究、茶道哲学等,出版个人专著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与谈人:顾伟康(新加坡佛学院)

现任新加坡佛学院教授佛教信仰、商业信用与制度变迁——时期寺院金融兴衰分析,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国家项目“当代新儒家研究”成员、哈佛大学哈佛——燕京研究访问学者、美国佛教会“世界宗教研究院”研究员、“美国佛教会·佛教计算机信息功德会”总编。顾教授数十年来专注于佛教史,禅宗思想、国学研究以及佛典电子化工作。主持出版《金刚经专集》《地藏菩萨专集》《观音菩萨专集》《佛学辞典集成》《藏经阁》等佛教光盘。著有《禅宗:文化交流与历史选择》《宗教协调论》《拈花微笑—禅者的智慧》《信仰探幽》《禅宗六变》《禅净合一流略》《金刚经解疑六讲》《如是我闻》等及论文若干。

陈秋平(南方大学学院通识教育中心)

台湾南华大学社会科学硕士、中国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南方大学学院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著有《移民与佛教:英殖民时代的槟城佛教》《妇女与宗教的发展——以槟岛菩提学院为例》《人间佛教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与发展——以太虚大师及其学生在马来西亚的活动为研究脉络》等。

第二场发表

刍议建立现代佛教寺院清规的重要意义——以撰写《深圳弘法禅寺规约》为例

佛家代表人物著作时期思想_著作人物佛家时期思想代表作品_佛学思想的代表人物

黄夏年

一个寺院能否进入良性发展,综合因素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有制度上的保证,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够保持上升的势头。就此而言,制度是寺院的生命线,为此佛教自建立伊始,就制定了各种戒律。晚唐百丈怀海禅师订《百丈清规》,为中国佛教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近代太虚大师根据中国社会的现实与佛教界的弊端,提倡教制革命的思想,设想了僧制改革的方案。当代中国佛教协会积极走人间佛教的道路,制订了各种寺院与僧籍管理办法,为中国佛教进入黄金时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根据古代寺院的清规情况,加上当前现实佛教界需要,介绍了重新撰写《深圳弘法禅寺规约》的思路与内容,表达了佛教寺院管理要走当前“中国化”方向的意志。

关键词:清规、寺院管理、弘法寺、本焕

主讲人:黄夏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世界宗教研究》杂志社社长,《世界宗教文化》主编,《世界宗教研究》副主编。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系,主要研究佛教,曾经撰写《中外佛教人物论》《东来西去——中外古代佛教史论集》《当代佛教论集》《本焕长老与弘法寺》《佛寺采风——中国佛寺漫谈》等多本着作,撰写论文,书评、综述等1400余篇。在国内组织有关佛教学术研讨会300余次。

与谈人:净因法师(香港宝莲禅寺、南京大学)

现任香港宝莲禅寺方丈佛教信仰、商业信用与制度变迁——时期寺院金融兴衰分析,南京大学教授及博士生导师,珠海学院佛学研究中心总监,香港大学客座教授,香港能仁专上学院校董、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学科专家,曾担任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总监。已出版《六祖坛经的创新思维》《六祖坛经导读及译注》《金刚经‧心经导读及译注》《净土三经导读及译注》《逆境中的从容》《安忍精进》《佛智今用》《佛教二千六百年入门》等专著。研究方向为佛学应用研究、戒律研究和南传佛教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七世纪中印佛教制度差异比较研究》及香港大学研究项目禅修对个人情感变化的影响、《心经》自然戒毒疗法和如何利用佛教资源推动香港中小学学生质素教育等。净因教授以人间佛教为理念,随缘弘法。

董群(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神学与宗教学研究系及中国研究中心访问教授,兼任金陵图书馆(南京市立公共图书馆)馆长。研究兴趣包括中国佛教史、禅宗历史与思想、佛教伦理。著作《佛教伦理与中国禅学》《中国三论宗通史》《华严原人论全译》等十四部著作。

第三场发表

佛教僧团组织的先天知识建构:源自康德认识论的视角

朱晓武

佛教僧团组织有悠久的历史和宝贵的管理经验,但由于现有文献缺乏关于组织的“先天”知识,僧团组织内部、僧团组织与现代企业组织的管理经验交流却并非易事,被奉为圭臬的佛教僧团组织的管理经验(知识)难以被其他组织“习得”。鉴于舍尔巴茨基提出的康德哲学与佛教认识论的相似之处,本研究尝试回溯到康德认识论的视角,总结现代企业管理研究的基本范畴和概念,构建佛教僧团组织的范畴——组织的四个维度,复杂度(量的范畴)、规范化(质的范畴)、权力分配(模态的范畴)、协调机制(关系的范畴),综合先天的知识和经验性的知识,以佛光山僧团和星云大师的《佛教管理学》为例进行综合判断,阐明组织的四个维度是僧团组织的知识何以可能的“知识”。

关键词:佛教僧团组织、企业组织、范畴、先天知识、组织维度

主讲人:朱晓武(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全球价值链与票据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决策模拟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研究领域为数字经济、金融科技、分布式自治组织、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创业。

与谈人:周孜正(华南师大历史学院)

历史学博士,现任华南师大历史学院讲师,兼任中山大学家族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等职。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论文发表于香港中大《人间佛教研究》、日本中央经济社《日中长寿企业の比较研究》、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等。现主持国家社科项目:抗战后无锡商会研究。

张博栋(陈克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台湾屏东人,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现任陈克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荣获湖南省长沙市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高精尖人才等称号,著作《请孔子当CEO》《保险社会行销》等书。

著作人物佛家时期思想代表作品_佛学思想的代表人物_佛家代表人物著作时期思想

第四场发表

同为佛子,共襄法事——香港慈山寺的弘法活动与管理模式

倪偲瀚

慈山寺自创寺以来,针对各项活动都有详细的数据统计,这些数据既包括僧团自身的禅修活动,也包括对外的来寺参学、法会、心理咨商及佛法课程等等,由内修至外弘。本文将展示慈山寺部分的弘法活动,再介绍负责不同活动的部门,透过讲解秘书处不同部门与法师之间的合作,阐述慈山寺秉承僧俗四众佛性平等、在不同佛事上主伴圆融的精神理念。只有四众协力,才能真正践行人间佛教。

关键词:佛性平等、主伴圆融、四众协力、人间佛教

主讲人:倪偲瀚(香港慈山寺)

现为香港慈山寺秘书长,同时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敬霆静观研究与培训中心顾问。他曾是传媒人,2004年攻读香港大学佛学硕士课程,开始了灵性探索之路。非洲孤儿院、印度的圣地,到喜玛拉雅山的修道院,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曾往非洲马拉威“阿弥陀佛关怀中心”做义工照顾孤儿,亦曾去印度出家三个月。他积极投身佛教心灵教育工作,努力让佛法更贴近生活,致力让现代人,尤其年青一代跟随觉者的足迹,在纷扰的世界中,活得清醒自在。

与谈人:妙智法师(澳门佛教青年总会会长)

工商管理专业博士,佛学、中国史博士后。先后在祖国内地、台湾、香港多间知名大学及科研院所从事佛学相关领域研究。现为澳门佛教青年总会会长。

金易明(上海佛学院)

现任上海市佛教居士林总干事,以及上海佛学院教授曾经在法院工作七年,平生笃爱国学,尤喜释尊精深之道理。早年曾在金陵刻经处李安先生门下学习,又曾师从多位上海佛教界耆宿,自而立之年开始,至今一直在上海佛学院任教,长期从事佛学教学和研究工作。虽已过半百,仍孜孜以求于“解惑”之道。曾经担任过中国、印度佛教史等课程的教学,近十余年来,始终在佛学中观、唯识教理的研究和教学领域中耕耘。近年来,在全国各类佛学学术杂志、学术会议、以及佛教文化类刊物上,发表论文、随笔、文化散文六十余篇。重要著作《法海佛意窥豹.金易明佛学论述丛稿》佛家代表人物著作时期思想,是金教授佛学论文集,内容涉及密乘佛教、弥勒菩萨、玄奘大师、药师如来等方面,共计14篇。论证严谨,内容符合佛教义理,且针对都市佛教、人间佛教做出了有现实意义的论述。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