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儒家

2017年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体系和中华传统文化考研真题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2017年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体系和中华传统文化考研真题

第3讲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体系和中华传统文化

一、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体系的发展历程

时期

代表

思想主张

地位及评价

春秋

孔子

核心是“仁”,提倡为政以德

儒学创立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战国

孟子

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

荀子

隆礼重法

秦朝

焚书坑儒,儒家思想受到打击、排斥

西汉

董仲舒

尊崇儒术

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唐朝

儒、佛、道三教并行,儒学者提出复兴儒学

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立与发展

宋明

程朱理学

“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提倡“格物致知”

①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新阶段,受到官方尊崇

②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思维内涵,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社会价值观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③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境界

陆王心学

以“致良知”为核心理论;认为良知就是隐藏在人心中的“天理”

明清

之际

李贽

提倡个性自由,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继承,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进行批判,力求有所更新,使得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对晚清民主思想的兴起有一定的影响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

二、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艺术

时期

科技

文学

艺术

先秦

《诗经》和楚辞

汉朝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蔡伦改进造纸术

汉赋、乐府诗

魏晋

圆周率、《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

曹操父子代表的建安文学、陶渊明的田园诗、南北朝民歌

各种书体完备,王羲之世称“书圣”;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代表作《女史箴图》

隋唐

发明雕版印刷术;发明火药;僧一行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唐诗。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

绘画风格多样,吴道子被尊为“画圣”;石窟艺术闻名世界

宋代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三大发明在宋代基本成熟

宋词。豪放派词人有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词人有李清照和柳永

书法名家辈出,追求个性,不拘法度,强调意境

元代

郭守敬编定《授时历》;王祯编撰《农书》

元曲。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明清

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

小说。主要代表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城市商品经济繁荣是兴盛的主要原因

昆曲流行;京剧形成,并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和世界意义

1、内涵:以人为本;崇尚天人合一从先秦到明清儒家思想发展特点和趋势从先秦到明清儒家思想发展特点和趋势,道法自 然;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崇德尚贤从先秦到明清儒家思想发展特点和趋势,推崇天下为公;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主张和而不同

2、特点:本土化、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连续性

3、世界意义: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2017年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体系和中华传统文化考研真题2017年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体系和中华传统文化考研真题,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中

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第一部分阶段总结

一、古代中国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措施与演变趋势

1.主要措施:

(1)加强君主权力。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皇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

(2)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元代行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等。

(4)注重官吏的选拔和任免。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掌握;隋唐及以后实行的科举制,是培养和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

(5)加强监察机制。如秦朝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在地方设通判;明清设都察院、按察司等。

2.演变趋势:

(1)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贯穿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始终,但君权不断加强,直到明朝废除丞相。

②分割相权是加强君主专制的重要手段,如汉朝、唐朝、北宋都采取了一些分割相权的措施。

③决策权由外朝向内朝转移,非法定机构取代国家法定机构的职权,如汉朝的中朝制度、明朝的内阁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

(2)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①一直存在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结果是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②分割地方长官的权力是加强中央权力的有效手段,如北宋、明朝等都采取分割地方长官的权力的措施来加强中央权力。

从先秦到明清儒家思想发展特点和趋势_先秦儒学和明清儒学的关系_明清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二、古代中国农耕经济发展的特点

1.农业生产模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男耕女织为主要生产模式,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实行精耕细作。

2.经济结构:古代中国经济结构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部分,农业是主体,手工业和商业是农业经济的补充,手工业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朝中后期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

3.经济思想:农本思想是“农为本,工商为末”,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明末清初黄宗羲“工商皆本”的思想,是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情况下产生的,是对中国古代“农本”思想的冲击。

4.经济形态: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且牢固存在,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发展缓慢和长期停滞的重要原因。

5.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方黄河流域向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转移,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

6.经济政策:古代中国政府实行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大多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还采取“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三、全面认识儒家思想

1.对待儒家思想的正确态度:总的原则是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要继承和发扬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如“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责任感,“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以及儒家思想所宣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坚毅的人格,积极的生活态度,爱民态度和仁爱意识,尊老、爱幼、敬师和见利思义的为人准则等。

2.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1)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3)“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

(4)“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

(5)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和民生问题的解决。

(6)“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3.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儒家思想在东亚、东南亚乃至欧洲影响巨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其大加赞扬。

4.儒家思想的消极作用:

(1)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的正统思想,其自身消极作用是很明显的。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它倡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束缚了人们的意志和人格,导致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

(2)它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其消极作用非常明显;它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更应该抛弃,对这些落后的内容应该加以批判和否定。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