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儒家

追溯历史谈立德树人詹万生距今约五千年的三皇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追溯历史谈立德树人詹万生距今约五千年的三皇

追溯历史谈立德树人

詹万生

距今约五千年的三皇五帝时代是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发端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形成期。“立德”出自《春秋•左传》,“树人”出自《管子•权修》,逐渐形成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孟子、荀子从不同的视角继承发展。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所采纳,从此儒家思想被定为一尊,统治中国两千多年。隋唐、宋元、明清时代对立德树人思想继续传承发展,确立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念。

今天,我们欣逢盛世,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认定德育科研和德育实践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前后相继一以贯之的教育思想,教育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追溯历史谈立德树人詹万生距今约五千年的三皇,博大精深,影响广远。“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同样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启迪、启示和启发。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渊源

我们学习立德树人教育思想,自然要问“立德树人”思想的来源在哪里?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总书记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代典籍、文献资料浩如烟海。首先要从国学经典“四书五经”里寻找答案。四书是什么?就是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是什么?就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据《尚书•尧典》记载,尧帝“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据《尚书•舜典》记载,舜帝“慎徽五典,五典克从”,所谓五典,是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这说明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尧舜时代。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出处

“立德”的出处在哪里呢?“立德”出自国学经典《春秋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据记载,鲁国朝堂上讨论“人生不朽”的问题。范宣子趾高气扬的说:我的家族世代受封,延续千年,这可以说是“不朽”了吧!叔孙豹回应说:这不能算“不朽”,只能说是“世禄”。接着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就是古代圣贤追求的“三不朽”的人生境界。人活在世界上,归结起来就是做三件事——做人、做事、做文章。做人就要立德,做事就要立功,做文章就要立言。“立德、立功、立言”应当成为我们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

“树人”的出处在哪里呢?“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中国古代社会是农耕文明,管子借用“树谷” “树木”,提升到“树人”。管仲是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齐国宰相,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虽是法家重要代表人物,但他的教育思想则与儒家融通。例如他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在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后来形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成语,逐渐形成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

儒家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_儒家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启示_儒家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启示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传承

(孔子孟子)

我们讲“立德树人”,那么“德”的内涵是什么呢?我国古代典籍记录了思想家、教育家对“德”的内涵的多种阐释和历史传承。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尊称至圣先师。《论语》是孔子的语录及其与弟子对话的言论集。《论语》对“德”讲得最多,“德”字出现了39次,涉及16篇31章。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著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

孔子对“仁德”的有多种解释,基本含义是六个方面: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孝悌”为仁之本;四是“忠恕”为仁之道;五是“和”为仁之贵;六是“中庸之为德”。在“仁德”的统摄下,孔子还提出一系列道德范畴: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勇、敬、俭等。

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的德育思想具有鲜明的特色,孟子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人的善良本性是“人之异于禽兽”的本质特征。他以“人性善说”为理论基础,提出“四德”、“五伦”的“立德树人”思想。“四德”,即仁、义、礼、智;“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类人伦。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传承

(荀子法家)

荀子是战国中期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但荀子与孔孟不同儒家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启示,他的德育思想构建在人性”恶”的基础之上,他的两个学生——李斯、韩非却是著名的法家。

荀子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等生理欲望。若放纵人的恶性,顺着人的情欲,必然发生争夺,破坏社会秩序。荀子的德育理念是“化性起伪”,主张用教育化解恶念、用道德调节情欲、用法律制裁丑行。荀子的德育原则是“义利两有”、“以义制利”,主张通过道义来调节人们的欲望,达到义与利的和谐。他还重视客观环境对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作用,他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还提出“尊师重教”的思想,他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法家的德育思想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战国末期,韩非对法家学说加以综合,集法家之大成。法家的德育思想建立在“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治国理政思想基础之上,表现出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他们认为顺应时代、主张变法、尊崇法令、讲求信用、崇尚功利的人才是有德之人。秦始皇嬴政任用法家李斯为相,依法治国,富国强兵,先后灭了六国,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传承

(汉代董仲舒)

秦朝的建立是法家思想的胜利,然而他是个短命的,二世而亡。这就引起了汉代统治者的反思——如何使江山长治久安?

汉武帝即位后,提出“举贤良对策”,广招天下贤士为他治国安邦出策略。董仲舒是汉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董仲舒在著名的《天人三策》的诏对中,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德治代替秦王朝的法治。开始汉武帝还不理解,愤怒地说:“公据马上得之,安用诗书?”董仲舒不畏强权,不紧不慢地说:“公据马上得之,安能马上治之呼?”这个诘问把汉武帝给问住了,后来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家德治思想被定为一尊,成为正统思想,统治中国两千多年。

董仲舒将儒家道德规范进一步系统化,提出了“三纲五常”说,他认为,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符合“三纲五常” 才能成为善者。所谓“三纲” ,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完全是封建主义的。所谓“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具有永恒的教育价值。“三纲五常”适合大一统国家伦理价值的需要,为造就汉朝盛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传承

(隋唐时期)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了隋朝,面对动荡的政治秩序、混乱的伦理纲纪、凋敝的经济以及消沉的思想文化形势,隋朝首开科举制度,重新强调并确立儒学的统治地位。科举制度缓和了老百姓与朝廷的矛盾,有利于选拔人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唐朝立国之初,唐太宗召大臣孔颖达编撰《五经正义》,对《诗》《书》《礼》《易》《春秋》作疏解。唐朝统治者希望通过经学的统一,恢复汉代经学传统,重新肯定儒学的价值。《五经正义》经官方颁定后,便成为士子习经和科举考试的统一标准,成为唐至宋数百年的法定教科书,儒学的德治思想得以广泛传播。

唐朝对科举制度不断完善,开通了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渠道。科举制使得下层一些贤达知识分子不断涌入上层社会,为朝廷选拔了一大批品德好、能力强、素质高的新生力量。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作为考试主要内容和标准,使得儒学的德治思想在全国各地迅速传播与发展。

此外,唐玄宗李隆基亲注《孝经》,柳宗元提出“圣人之道”,韩愈著的《师说》,唐诗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一切造就了熠熠生辉的大唐盛世。

儒家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启示_儒家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启示_儒家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传承

(宋元时期)

宋代主要以理学为主导,理学是以儒家德育思想为主体,与道、释相融合的一种新儒学。宋代理学家旗帜鲜明地倡导养德育德,大力培养官德民德,通过启发人们的理性自觉,将道德理念转化为道德行为。代表人物有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史称“北宋五子”。

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独立成书,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并著《四书集注》,是南宋钦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朱熹主张德育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他把学校德育分为三个阶段:八岁以下为童蒙阶段,主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八岁至十五岁为小学阶段,主要学会待人接物的礼仪。十五岁以上为大学阶段,主要教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宋代有四大书院: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承载着中华文明。《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宋词中的作品教人崇德,感人至深,具有多方面的德育价值。例如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济世情怀。

元代是蒙古人建立的政权,元世祖主张学习汉族文化,倡导尊重儒学,册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并且推崇宋代理学为官学。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传承

(明清时期)

明代教育体制完备,中央官学叫国子监,地方官学为府州县学,民间开办社学,教学内容主要以儒家经典为主。作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璋重视国子监学生的德性培养,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培养忠君爱国、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明代编纂的《五经大全》《四书大全》 是钦定的教本,国子监开设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乐、春秋等课程都是钦定的教材。明代科举考试明确规定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答案,这个“指挥棒”强化了儒学的传承和影响。

清代沿用明代旧制,顺治元年修葺北京国子监,设“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为讲习之所 。康熙曾下诏:大力推崇朱熹儒家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启示,提倡理学,维护礼教,表彰忠孝,重申“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乾隆年间,国子监分经义、治事二斋教学,力主经世致用,曾使国子监出现“师徒济济,研求实学”的可嘉景象。

清朝初年,早期启蒙主义思想家异军突起,强调 “理和欲”、“义和利”的统一。主要代表人物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在民间,涌现出大量通俗易懂的德育作品,如《弟子规》等。《弟子规》以儒家伦理思想为主旨,开宗明义:“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以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表达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传承

(当代之一)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德育研究中心在四十年的德育研究中,跨越了八个"五年规划"追溯历史谈立德树人詹万生距今约五千年的三皇,历经"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和谐德育研究""立德树人研究"三个研究阶段,创立了德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创建了德育科研、德育著述、德育杂志、德育网站、德育培训、德育年会"六位一体"的科研工作格局,实施了全国百个实验区、千所实验校、万名实验教师的"百千万工程"。

"九五"时期,我主持了国家重点课题,提出了"出成果、出经验、出人才"的目标。"十五"时期,我继续主持国家重点课题,实施了"百千万"工程,评审了"六个一百",即百所德育科研名校、百位德育科研名师、百位德育科研专家、百项德育科研成果、百位德育科研家长、百位德育科研学生等。我们认定德育科研和德育实践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2006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第九届全国德育年会对"六个一百"进行隆重的表彰。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相关领导出席大会并亲自颁奖。

2008年,我主编的《立德树人文典》正式出版。《立德树人文典》是全国第一个提出"立德树人"观点的著作。这就为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确立,提供了学术参考。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传承

(当代之二)

2010年,党和国家制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我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参与了部分起草工作。

当时制定《规划纲要》的总负责人是国务院温总理,他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会后听说各界人士提出不少建议,但没人对德育提出建议。于是我就斗胆上书温总理,建议把"立德树人"写进《规划纲要》。温总理委托领导小组秘书处给我回信表示感谢。《规划纲要》颁布后我认真学习,兴奋地发现《规划纲要》采纳了我的建议:"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规划纲要》是第一个写入"立德树人"的国家教育文件。这就为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了参考建议。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确立

(十八大至二十大)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前后相继、一以贯之的教育思想,是新时代党中央对教育的根本性质和根本任务的全新高度概括,是对学校德育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这就从家国情怀上把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充分说明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意义。我们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关键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当前和今后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原载于2022年11月16日今日头条)

相关链接

作者简介

王利俊,笔名伊梦,网名沙打旺,男,汉族,中共党员,副研究员,汉语言文学本科、经济学研究生学历,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兼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智能融媒体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德育工作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法学会会员,内蒙古学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内蒙古高校思政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内蒙古科社学会理事、内蒙古法学会理事、呼和浩特市作家协会理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教育工委)宣讲团成员、内蒙古国学研究会特邀演讲嘉宾;中国教育报、中国建设报、内蒙古日报等特约通讯员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家庭教育、党建思政、民族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有专著《感动中国的十位成功父母》1部和合著《时尚50年》《21世纪财富转移》等10余部儒家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启示,主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学校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专项课题1项、中国建设教育协会课题1项,参与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课题5项。系列理论文章和专稿在实践、学习强国内蒙古平台、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中国教育报、中国建设报、中国建设教育、内蒙古日报、光明网、新华网等刊发。系内蒙古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研究成果二等奖获得者等。

有大量诗歌、散文(散文诗)、随笔等文学作品在乌兰察布日报、呼和浩特晚报(日报)、乌海日报、山丹、草原、这一代、少年文艺(上海)、内蒙古日报、中国建设报、中创文网、华人头条、草原客户端、新华号、微摄等发表获奖。报告文学作品收录《手足情》《塞北热土》《内蒙古改革家风采录》《中国北鏖战》等书。个人文学成果和事迹入选《内蒙古作家大辞典》。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