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佛家

南怀瑾老师:佛家弟子的修习方法大体一致,修完一个境界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南怀瑾老师:佛家弟子的修习方法大体一致,修完一个境界

佛家弟子的修习方法大体一致,即循序渐进、往复循环,修完一个境界,再上升到更高的境界。等到整个循环修习完毕,再从头开始修习,但此时修习者对佛法的认识和解读已经大有进境。不过,虽然大体方法一致,但佛家对于修习阶段的划定却有所不同,其中“十二因缘”是一个比较主流的分法,就是将佛家整个修为的过程分为十二个阶段,然后逐个阶段地修行。因为佛家将一切都看作是因缘而生,所以能够进阶也被视为修习者的一种缘分,因此称这十二个阶段称为“十二因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韩水法指出,虽然佛家的“十二因缘”是一个循环链条,但仍然可以根据进境的高低将其列举出来。

第一因缘,无明。无明泛指一切不明缘由的烦恼和忧愁,这些烦恼忧愁的根源,就是因为对世间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不明白。而所谓开悟的过程,也就是修习者洞悉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过程,这也是佛家弟子修习的起点和最终归所。每一个佛家弟子,可能对某事某物有所心得,但悟得大道的人只是少数,更多的人只是对有限的事物有所心得,而对于诸多烦扰的根源仍然无法明晓,这就是无明之苦。

第二因缘,行。“行”也被佛教称为业行,共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善行,二是恶行。但“行”更重要的阐述意义却在于“因果”,比如我们现在遇到的事,就是以前所作所为的结果;而我们现在要做的事,又会成为将来所遇事情的原因。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因果报应南怀瑾老师:佛家弟子的修习方法大体一致,修完一个境界,也就是佛家所说的“业报”。佛家有云:不求无过,但求无愧。可见人们行事的准则关键在于善与恶——善行得善果,恶行自然会得恶果。

第三因缘,识。“识”其实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即认清什么是善佛家治心思想,什么是恶,以便为自己的行为提供依据。人在出生之后或者说在母体中就会形成意识,比如对饥饿、寒冷的排斥,对温暖和食物的向往,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的意识都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那么,这个意识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标准,我们就会遇到无尽的麻烦,进而产生很多忧愁。

第四因缘,名色。“名色”分别指两样东西,即心和物。心(名)是我们的思想意识,物(色)是实际存在的事物或道理。这里需要引入理论和实践这两个概念,此二者必须相互依存佛家治心思想,才能让我们的理论越来越完善,让我们对事物的解读越来越精准,否则我们就很容易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也就是说,我们坚信的理论必须以实践作为检验标准,否则即使再美好,也只是海市蜃楼。

第五因缘,六入。“六入”是可以为我们提供外界感知的器官,即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和神经意识(喜怒哀乐),这六种器官也将我们和尘世间的一切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色、声、香、味、触、法,佛家称之为“六尘”。

第六因缘,触。“触”可以解释为接触,就是学习和教导的过程,比如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和“岳母刺字”都是“触”的过程。在日复一日的学习过程中,只要修习意念坚定,那么即使是他所厌恶的,也可以学为己用,最终成为自己所期待成为的那种人。

第七因缘,受。“受”是一个吸收和消化的过程,可以解释为心领神会。例如,我们把东西吃到了嘴里,色香味都不是目的,目的是吸收食物的营养。但在实际生活和修习过程中,这个道理却经常被忽视,因此佛家认为需要加以修炼。

第八因缘,爱。“爱”也是一个戒除迷恋的过程。我们的六根接受世间的六尘,总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而心生厌恶,比如厌恶生病时对身体有益的药物,喜欢别人吹捧的假话。世间让人产生妄念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修习者只要一时不注意,就会因“爱”而失去判断能力。所以佛家指出,修习者的意念,要像“木人看花鸟”一样,本身无念,才能做到心中有“爱”。范仲淹讲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与这个境界相通,也只有具备这样的境界,才能做到不贪恋、不发怒、不愚昧。

第九因缘,取。如果说爱是一个戒除迷恋的过程,那么取就是一个选择和吸收的过程。佛家讲万相皆空,并不是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取,而是一个由认清到取用的过程。比如说食物,佛家虽然也认为肉食更加美味,但由于不能杀生的禁戒使他们不能享用肉食,而佛家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美味食物的追求。在经过细心的钻研之后,佛家的厨师利用素食材料同样可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而且对于极乐世界的向往,也是需要佛家弟子生执着之心的,不过在确定这个目标之前,必须要有一个理性的、客观的、合理的认识。

第十因缘,有。这里的“有”是一种基于佛法认可的喜欢,是得享“爱”和“取”进境之后的所得。事实上,对于“极乐世界”的向往,也是一种欲求,可能生执着心、生嫉妒心、生差别心。这就要求修习者将“爱”和“取”的关系处理好,不可停滞不前,也不能盲目妄进。佛家思想认为,“放下即是得到,适应环境就是改变环境”,因此可以说,佛家思想更注重精神层面的得到,而轻视物质层面的得到,这也就是佛家对于得到和失去的理解。

第十一因缘,生。人之为人南怀瑾老师:佛家弟子的修习方法大体一致,修完一个境界,能失去的最大、最重要的东西,也就是生命;而能得到的最大、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新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无法重新来过,但是人的心境却可以通过思想认识的转变而得到新生。佛家也将新生的阐述延伸到了前世今生,以鼓励弟子安心修行,即使今生无法开悟,死后或者来世也可以修成正果。

第十二因缘,老死。“老死”是每个人所不愿见的,但这是一种不容更改的客观规律,所以作为世人,接受是唯一的选择,不同的只是接受者的态度。所以佛家修习者的最高境界被定义为死亡佛家治心思想,只有坦然面对死亡,才能达到最高境界,才能在来世由僧侣达到菩萨的位阶,从菩萨达到佛的位阶。佛家对这种境界也有特定的称谓——“涅槃”,即达到大知大觉、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境界。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