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传统

汉字教学的一个“赞天地之化育”是什么?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汉字教学的一个“赞天地之化育”是什么?

这次聊的话题是汉字在传统文化学习中的地位、次序和方法。也可以把它叫做小学与国学的关系。

因为文字学在古代被称为小学,那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又被统称为国学。

国学的复兴必然要面临着一个瓶颈问题,就是汉字教学的问题。

汉字教学在整个传统文化的学习,在整个国学教育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应该怎么教?也就是教学的次序,还有他的教学方法是什么?这是我们所要共同探讨的中心。

为什么要把这个话题单独拿出来和大家探讨呢,其实是有它的来由的。我对这个问题也一直有过思考,也与全国各地的国学一线战线的学堂堂主、园长和老师们做过这样的交流,也发现一些困惑,需要我们把这个问题做一下梳理。

从《中庸》的一个“赞”字谈起

大概是前年,我在河北的一个学堂,一个老师在读《中庸》,就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中庸》有这样一句话“赞天地之化育”。就问我,为什么要赞天地之化育?我也先愣了一下,然后就凭我当时的感觉理解,大致讲一讲,就是天地人三才,天地不言,人代天地立言,要法天效地,大致是这样一个思路,要代天地之化育。

赞天地之化育

我对这个解释呢,当时我还自我感觉良好,还很满意。但是这位老师好像并不太满意我给的这样一个解释答案。就问我为什么要赞天地之化育呢?天地之化育,大家明白这个理,但是为什么要赞天地之化育呢?我就找来了字典,说真的很惭愧,现场我也不知道这个“赞”究竟是什么意思?然后我就查字典小学文化可以学易经吗,又通过查找其他的一些资料。大约十分钟之后,我就把这个字,给他做了一个疏通。

假如说这个字,你要是不理解他的本义和引申意义,那么这句话理解真的很成问题。这个“赞”,就是称赞、赞美、赞叹的赞,上面是两个先后的“先”,底下是一个宝贝的“贝”字,这样一个写法。这个字实际上是由3个文来构成的,那么要想理解这个字,一定要把每个文都搞懂。那么“先”这个文要理解它,这个“赞”才能明白。

这样我就查了一下《说文解字》和一些其他的相关的资料。必须要看篆文或其他古文字。先后的“先”,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出来了,但是你要看小篆以前的文字就会非常清晰。这个“先”,上面是一只脚,这个脚就是之乎者也的“之”,下面是一个人,一撇一捺,是一个人字。这个意思就是人迈开脚步往前走,所以就有前进的意思。“先”的本意,就是人迈开脚步往前走。那它引申的意义呢?当然,你看往前迈步走,肯定是先迈第一步嘛,然后持续的往前走,所以就引申出先后的“先”。

那两个“先”连在一起,那说明是很多人争先恐后的往前走。那下边是一个“贝”,说明是和金钱有关,这三个文合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人拿着钱,过去的钱就是贝壳,当货币使用,拿着这个宝贝争先恐后的去进见。所以“赞”的本意是进见的意思。为什么要进见呢?因为过去诸侯,国王或者是天子,它下面有很多的封地,封地的大臣们要朝贡,定期或不定期的去参拜天子,去进见就不能空手去,需要拿着一些钱币。大家知道过去的天子,比如周天子实际他的直辖地盘是很小的,就是今天的西安洛阳一带。这一小片儿是周天子管的地方,大部分地方,被封为其他的诸侯国了。所以说天子有什么大的事情,比如说战争,外敌入侵了,或者是国内有其他的灾难饥荒需要救济,这个时候就发动下面的诸侯国的力量,由大家来集资众筹,拿钱来做事情,所以这个“赞”就是从这来的。那么做事情大家都来参与,于是这个字就有参与的意思。又衍生出赞助,现在我们都说的本节目由什么企业赞助播出,再引申就有帮助的意思。假如说我既没有钱可拿也没有人力可出,我只是口头上帮助别人,就是赞美、赞叹、称赞,这是今天最常用的意思,它是由帮助进一步引申出来的。“赞”字从本意到它的几个引申意义,其实都是连着的,有非常清晰的脉络,背后有个非常系统的文化知识作为背景。假如孤立地来看,好像是没什么联系,但是一旦你明白这个理之后就发现原来如此,是层层递进而来的。

这个字说了这么多,我们还得回过头来说《中庸》这句话:“赞天地之化育”。这个“赞”是进见,是参与、或者是帮助,还是赞美?有这几个选择,A,B,C,D,那位老师说应该是赞美。我说错了,应该是参与或帮助。

今天我们理解古文往往都用今天最常用的意义来理解古文,所以有时候就真的容易出现这种错误或者是失误。为什么是参与帮助呢?因为天地是不言的,是不会说话的,“天”的无私,不管是好人坏人,它都要照着。大地呢,是厚德载物,你不管是山川、小河还是垃圾,他都要一视同仁的承载对待。那么人呢,应该像天地一样学习,要把天地这种化育万物,帮助别人那种无私,那种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在人的身上。所以说《周易》,开篇两卦就是乾卦坤卦,文言里就是说的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就是说天和地的这种精神。那么我们人要法天效地,要代天地立言,要替天行道,要把这种天地的精神展现出来,表示出来,做出来,人是在帮助天地。人虽然是很渺小的,但他是万物之灵,和天地合称为三才,人有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所以古代中国人对人的认识是相当到位的,那才是真正的人文主义。远比西方的文艺复兴那个人文主义要发达得多,要深刻得多。所以说这句话,假如说我们搞懂了这个“赞”字,那么这句话就很好理解了。

我今天把这句话提出来,就是要和大家说说这个理,就是经典文字要是不通的话,往往用今天的意思来理解古人,那往往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南辕北辙。我把这个文字和这个老师做了一下说明,他才点头,确实是这个理由,可见通晓文字的重要性。后来,我又有一次机会遇到了另一个学堂的堂主,因为这个学堂是“谦”字辈。我和这个堂主交流,因为她也是爱读经,读很多了,我就说你这个学堂的名字叫“赞谦”,这两个字要是解释明白了,那这里边有很多的内涵。我也把这个想法跟她说了一遍,她也是深以为然。

我说这个事就是通过这一个字,想让大家从直觉上就知道,假如读了很多经典,要遇到一个瓶颈的问题就是解经。它必然要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而且这些年随着传统文化的深入和复兴,必然要面临着这个解经的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了。大家也都知道现在无论是现实中还是网络上,能够讲解经典的人非常多了。好多各行各业的老师都来做这个工作,有一些仁人志士,他们做的工作确实值得我们赞叹。他们都从自己感受或者是学习中,也都会涉及到一些字的问题,就是讲到字的问题汉字教学的一个“赞天地之化育”是什么?,那么,我也听过一些老师的课。说句不算是太恭敬的话,但绝对是实话,有些老师讲的字,我真的是不敢恭维,不敢苟同,真的值得商榷。那么这就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经不是乱解的。而字呢,又是一个基本功,所以说没有文字的功夫解经,他就是没有一个基础,就缺了一块,怎么感觉就是缺少东西。

古代蒙学、小学、大学的教学重点次第

汉字的功夫,古人管他叫小学。为什么叫小学呢?因为过去只有小学和大学,没有中学。当然,在小学之前还有个蒙学,蒙学、小学和大学究竟有什么严格的分别吗?或者他教学任务有什么区别吗?那我就抛砖引玉给大家捎带着说一下,因为这个要不搞通,那我们的教学次第,还有教学的重点,好像就是模糊的。

我们先说蒙学。蒙学有两个作用,就是教学主要有两个版块。

一就是养成洒扫应对进退,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个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弟子规》,这样的一个德育落实这块教学。

第二个板块就是认字。蒙学的认字和我们今天讲字还不一样,就是光会认就可以了,古代采取集中认字的方法,通常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这样一些蒙学书籍来集中认字,只会认就可以,先不做讲解。

蒙学就这两个任务:一是养成生活和学习的好习惯,蒙以养正,一个正确的行为习惯;第二呢,就是文字启蒙、发蒙,就是过文字关,让孩子尽快地认字。过去的教学通常是半年到两年的时间,就能把常用的两三千字,也就三百千里的字认完了,所以说它的效率很高的。而我们汉字,中国人常用的也就三千多字,假如说三千字都认识了,那读书看报没什么大问题了。极个别的有些疑难的字,你要查字典就可以了。所以说我们中国人的汉字真的是相当有智慧的,而我们的学习又是非常有效率的,这是任何拼音文字都比拟不了的。

小学这个部分呢?它的重点第一就是解字,大致相当于我们过去说的《说文解字》那一套学问,就是每一个字,为什么这么写,要对他做一些字形上、义理上、读音上的讲解。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文字训诂这门学问,这一块功夫,现在要放到大学中文系由教授专门研究也不见得弄明白。过去是在小学这个阶段,每个孩子都要学的。所以说你看古书,很少对每一个字做字面上的疏通,就是因为古人都有一个这样的文字基本训练,曾国藩家训说:读书以训诂为本。自然就不需要再注解上写这些文字翻译,更没有白话翻译。所以说,你看古书的注解往往都是典故,一些个名物、制度,历史背景,这样的疏通,还有整个义理上的贯通。像朱子注《四书》,你看他这些书,当然文字还有一点,但是更多的是后面这些内容,就是因为古人都有过这样的一个小学的训练。

小学的另一个教学板块就是背书,就是要把常用的经典、古诗文让他背下来。就相当于今天的读经教学板块,这个是过去的童子功,在小学这个阶段来完成。年龄大致相当于今天的8岁到15岁,和今天的小学这个时间段差不多。当然个别的人会因人而异,有的人比较聪明,可能是13岁就可以考大学了;有些人比较慢一点到18岁还在做小学的功夫,这都是不一样的。但大致是8到15岁。

大家可想而知,小学这两个板块都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文字,这一块功夫,假如说没有牢牢的基础,那你后续的背书,再到后期的大学的解经,那都会成问题。它叫小学,不是因为它这个学问是小儿科,可有可无,太渺小了可以忽视不学,不是那样的,而是因为它非常非常重要,是基础的基础,它必须在小的时候要做,等大的时候再做再学就已经不赶趟了。你也没有那个耐心和精力,也没有那个头脑来去接受了,所以它才称为小学,所以说它是很重要的一个教学板块。

那大学呢,就是过去说的太学或书院。太学和书院基本上就是不需要再背书了。老师和学生主要是做研究,做义理上的探讨,以解经为主。也就是说,小的时候你背下来这个书,基本上不怎么讲,也稍微讲解,但不是很系统和深入,可能仅是个别的典章制度和文字的疏通。系统深入的应用性的讲解,那就需要到大学,也就是到太学去学习。

所以说古代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是非常成系统的。蒙学就是为小学服务的,小学就是为大学服务的。所以说古代的教学是学不躐等,按部就班,井然有序的。

我们看《三字经》有:“为学者,必有初,详训诂,明句读,小学终,至四书。”就把这个为学的次序说得很清楚了,先小后大。所以说古代的学校:小学和大学,都有它的教学重点,都有它的教学任务,而且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根本:孝道(含师道)与小学(即文字童子功)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或者本,一个是孝道,当然也包括师道,因为师道和孝道是一不是二,有孝道的人,肯定有师道,懂师道者肯定在家也是行孝道的。

另一个根和本呢,就是汉字,也就是小学的功夫。

所以说一个人学传统文化,一个讲传统文化的讲师、老师,你只要看他有没有这两个,就可以判定他是不是一个好老师。

你要观摩一个学校,一个传统文化的学校,一个国学主修的学校,那么你看它教不教这两个,假如这两个都没有放到一个核心的位置,那么它只徒有其名。

那这两个呢,恰恰就是《中庸》里的“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尊德性,就是我们说的孝道,师道,由此衍生出的五伦八德;那道问学呢?那就是由小学文字功夫来引申展开的,这样一个经典的学习。

所以说“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它俩是并行而不悖的,他俩是一不是二,所以说他俩不可能丢掉一个,就好比一个人,不可能用单腿来走路,一个人一定要两条腿走路,一个人行道也是有这两个,一个是尊德性,一个是道问学。

小学列入四库之经部

这个问题我们搞懂了,再打开我们国学的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

你看一下四库书目,中国的四库全书,把所有的书分成经、史、子、集4个部分,经部又分成了10个小类。哪10个小类呢?

第一个就是《易》,专门研究《易经》这样的一些书;

第二是《书》,就是《尚书》,跟《尚书》有关的典籍;

第三呢,是《诗》,就是《诗经》,跟《诗经》相关的这样的书籍;

第四个《礼》,《周礼》《仪礼》《礼记》,就是关于礼方面的学问和资料,你就查这个地方;

第五个,就是《春秋》,包括三传,像《左传》《公羊传》《穀梁传》的学问,都在这里;

第六个,是《孝经》。

第七就是五经总义,就是把五经总体的意义来做一下概括,这样的书籍,列在这里;

第八才是四书,就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一部分相关的文献资料。

第九就是《乐》,因为《乐经》作为六经之一,他也是中国经部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最后就是《小学》,你看《小学》是在经部里。

古人为什么把《小学》列入到经部?我想,这就是古人的用心汉字教学的一个“赞天地之化育”是什么?,最主要的原因是解经没有小学功夫是不行的,没有这个文字功夫是不可以的。所以说,像《尔雅》之类的这样的书,过去都是经书,也就是古人要把一部《尔雅》要背下来的。大家想一个人把一本字典都背下来了,他看任何书籍、古书是没有什么文字障碍,所以他下笔能千言,他的词汇量是非常多的,因为整部字典都在他的头脑里,他都背下来了。所以说,大家看我们中国古人,表面上看是很笨的功夫,但是实际上是最聪明的方法。所以这种方法,这种背书的功夫叫一劳永逸,达到这样一个效果,所以从此一辈子畅游在书籍的海洋中,一辈子学问没有任何障碍,文字上几乎没有什么障碍,因为他的功夫全在肚子里,因为他把这个东西全部装进去了。

所以,我们就非常赞叹,为什么把《小学》列入经部?因为它太重要了,这样做也太对了!

到了后期,到了近代,尤其是到了民国以来,而把《小学》单独列出来,甚至把它列为辞章之学,就认为它是文学之类的,是集部,那就是大错特错了,你的归类都出现问题了,所以说它的地位一落千丈。从此,我们国人就几乎没有这样一个文字必修的基本功了;从此与我们的经典,与我们的传统精神,与我们的古人,这个纽带就被生生地割断了,一直到今天已经断层了三代人,这是非常痛惜的事。

六艺中的书有识文断字及文献学习

我们知道孔子,孔老夫子,他教弟子有六门必修功课,叫礼、乐、射、御、书、数,简称六艺。其中的书,这个书可不是今天的书法,而是文字功夫,就是能识文断字。

孔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大家知道在孔子那个时代是春秋时代,那个时候文字还没有统一,不像今天这样标准化,彼时的文字,去古不远,所以说很多文字的辨识,还是非常容易的。所以古人有这样的一个功夫,就是识文断字,文献的学习。

孔子六艺之一的书,就跟我们今天的小学这块教学内容,一块是读经,一块是文字、写字,正好是有它的源头小学文化可以学易经吗,就从孔子那找到了,所以说古代人为学就是这样一个次序。

古时候的孩子入学,大约是8岁或10岁,大致这样一个年龄段,他入到学校,他学习的第一项内容是书和数。当然像射和御,需要年龄大一点,有力气了才能练习射箭和驾驭车马,肯定不是小孩子能做成,所以说基本功小学这一块,主要就是书和数。

这样看来,从我们文化的源头从孔老夫子那里就已经很清楚,文献、文字的学习是他的弟子的必修功课,是基础功课,到后期历朝历代,经典的整理,后面都有小学的一部分,所以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这样的一个渊源,这样的教学次第,教学方法和模式。

张之洞: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

这一套教学方法模式一直延续到了清朝。

清朝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叫张之洞,他的官做得很大,做到总督这个位置,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省部级高官,他的学问相当好。他写了本书叫《书目答问》。

张之洞有这样一句话,我觉得说得太好了:“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就是一个人有很好的文字功底,然后再进入到经学,他的讲经,他解释的东西内容值得相信。

同样我们可以推断:无小学而经学,其经学可疑。

曾国藩:舍文字无以窥圣人之道

清朝还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叫曾国藩,大家知道他是我们毛主席和蒋介石共同佩服的一个人。

曾国藩

曾国藩是湖南湘乡人,他做到了立德、立言、立功,三立皆具的人物,古往今来能做到这样的人很少,宋朝范仲淹做到了三立。既有立德,就是他的德行非常的深厚,所以说曾国藩,他的家族到今天就繁衍了五六代了,还有很多响当当的人物。曾国藩的立功,他拯救了清朝最后的危亡。曾国藩,国之藩篱,这个名字起得也非常好。他的立言,大家都看过《曾国藩家书》,治家的智慧非常好。曾国藩的文章诗词,相当棒。

像曾国藩这样了不起的人物,那可不仅仅说是一个书呆子,他能够学以致用。他到晚年有一篇写给一个朋友的一封信,就谈论到这个经典学习和文字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这两者的关系。

这篇文章叫《致刘孟容书》,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把全文找来看看。我就选几段话给大家做一下分享。

曾国藩在这封信提到:“古之知道者,未有不明於文字者也。”过去凡是能够得道的高人,都是通达文字的,没有一个不懂文字的。

“能文而不能知道者,或有矣。”能够写一手漂亮文章的人,但是他并没有很深的义理在里面,那可能就是过去的只会写诗词的一些文人吧!

“乌有知道而不明文者乎?”怎么会有能悟道的高人而不通达文字的吗?没有的。这句话说的就是:“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用经典的话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说他也是痛感到一些人解经或者是表面文章写得很好,但是没有很深的内涵,所以说他得出一个结论:“今日欲明先王之道,不得不以精研文字为要务。”也就是说,我们要想真正的和圣贤能思想沟通,浸入到圣贤的境界,你要不懂得文字恐怕是不行的,而且这块一定要做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来学习。

下面这一段说得更精彩,辨析得非常的透彻,十分的中肯到位。我先把这句话先贴上,大家先把这个文字先了解一下,然后我给他做下疏通。

“离书籍而言道,则仁义忠信反躬皆备;尧舜孔孟非有馀,愚夫愚妇非不足,初不关乎文字也。即书籍而言,道则道,犹人心所载之理也;文字犹人身之血气也。血气诚不可以名理矣,然舍血气则性情亦胡以附丽乎?今世雕虫小夫,既溺于声律缋藻之末;而稍知道者,又谓读圣贤书,当明其道,不当究其文字;是犹论观人者,当观其心所载之理,不当观其耳目言动血气之末也,不亦诬乎!知舍血气无以见心理,则知舍文字无以窥圣人之道矣。”

这里,曾国藩打了个比方,说道和文字是什么关系呢?道就像一个人的身体,气血就相当于文字。经典是由一个个字组成的,那字背后的道理,你是通过文字要达到明了道理,然后应用践行出来,这才是我们读经典的目的。文字是为读经典明道理做的一个基础服务。就好比一个人的气血和肉体,没有肉体,你这个人的精神灵魂,我们感觉不到,是不是?人是灵肉合一的,你光有这个肉体,没有一个灵魂,死尸也是有肉体,但是他没有灵魂了,那都不行。所以你就研究文字,为文字而文字,那也走偏了。你把文字丢掉了,完全就是研究这些个所谓的道,就好比你看一个人,不可不看她的面容。

我们通过这一段文字的理解和学习,也给我们学习汉字,学习国学,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参考,就是我们看问题也要有中庸之道,就是不要偏,过犹不及。因为文字的学习,它的目的是为了服务解经。那么解经呢,你没有文字的基础,也是万万不可的,他俩正好是缺一不可的关系。我们应该是两边都要兼顾,可能在小的时候识字,也就是文字的功夫,和背书读经,都是童子功,这两点也不可偏废,当然也都不能拘泥,过于执着。所以说把这两者关系要处理好了,我们的国学,我们的传统文化开展才会有条不紊,才会按部就班,才不会跑偏。

如果一个人,他热爱他的国家,从骨子里热爱,那就要热爱它的文化;如果一个人真正的热爱他本民族的文化,一定是从他这自己的语言文字开始。只有热爱自己的语言文字,才能真的从骨子里感受到我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神,才能感受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这样的一个特征特点,这个绝不是空口说的,就好比一个婴儿,假如说他出生吃的就是母乳,那么他对他的母亲,从情感上一辈子都有依恋。一个人,一个孩子,他从小学好自己的母语,学好自己的国文,那么他对自己的文化肯定是有感情的,有自信的。

最后的小结

小学是国学里的基础功夫,读经呢小学文化可以学易经吗,也是他的童子功,二者是小学的重要的两个教学板块,是彼此成就的关系,而不是互相矛盾的。

当然你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蒙学有蒙学的教学大致的任务,小学有小学的教学纲要,到了大学,就是孩子需要讲经阶段,解经阶段有他的教学重点,这是层层递进的,我们要做好这样的梳理,所以大家要辩证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不要顾此失彼,更不可过于执着。

小学是国学里的重要板块、基础板块;那经学呢,也是国学里的一部分,而且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二者之间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则的话,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学。

因此一个人不通文字,那不可能把它称之为国学,凡是国学大家一定是懂文字的,我们要把握好这两者的关系,在自己的教学中要处理好小学和国学的关系。当然了,有人专门就小学这个学问做深入研究的,但是作为普通的人,我们要有一个基础的学习,倒不一定需要做了很多很多的研究,但是一些基础的要懂;同样,也有一些人可能是没有文字功夫,但是他对经书的理解、应用也是相当到位的,这样的人也是很令我们赞叹的,但是这种情况是特例,他们能直接和圣贤契合,我们作为普通的人,就不能和他们相提并论了。

最后呢,我要说一下《说文解字》这部书。现在很多人非常推崇《说文解字》。我曾专程多次去过河南漯河,那是许慎的故里,去拜祭许慎先生,许慎在东汉当时的文化界被称为“五经无双”,他的老师是当时的大儒贾逵,许慎可不是什么所谓的汉字专家,他是通才,是儒士,为什么要撰写这么一部《说文解字》呢?就是因为当时正处于篆隶交替、古今文字变化之际,很多人不识古文字了,不知道字的本义了,曲解文字,随意解经,许慎感觉这样的不实学风必须刹住,就发心要把每个字从字形上、从本义搞懂,所以许慎穷尽后半生,改了又改,整理出了这部《说文解字》。

许慎对圣贤经典的贡献太大了,当然在文字学上,《说文解字》是部巨著,但绝不仅仅局限在文字学的贡献。毋庸讳言,许慎重点是从字的本义上来解读,遗憾的是他对音、对引申义都没有全面的系统的展开,因为他的动机仅仅是要找每一个字的字形和他的本义,所以不得不说这是书的局限。

还有一点,《说文解字》是东汉问世的,那个时候许慎并没有看到更多的更古老的文字,尤其是没有看到近代才出土的甲骨文,所以说,很多字型的本源解说也是不够到位的地方,这也是时代的原因,我们当然不能苛求许慎了。

今天当然你对《说文解字》要做系统学习和研究也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千万不要局限在那里,这是我的个人管见,仅供参考,可以再商量。

好了,关于小学和国学二者关系的这样一个课程就说这些吧,也就是谈一谈汉字教学在整个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它的地位,它的方法,它的教学次序。就这个主题做了一个展开说明。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