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儒家

论儒道互补及其思想价值儒道两家特征迥异,从老子、孔子讲起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论儒道互补及其思想价值儒道两家特征迥异,从老子、孔子讲起

论儒道互补及其思想价值儒道两家特征迥异,进路不同,但儒道“同源一体”,纵观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儒道两家思想从开创之初便呈现出既并立又互补的形态,故而其终极目标颇具共通性。儒道两家彼此互为补充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形态,对中国的政治思想、民族精神和文人情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标签:儒道互补;基本特征;三个维度;思想价值关于中国传统哲学源头,蔡元培先生很是赞赏胡适先生“截断众流,从老子、孔子讲起”。纵观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儒道两家思想从开创之初便呈现出既并立又互补的形态,这种形态如冯友兰所说决定了中国传统哲学“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具体地说,儒道互补框定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形态,儒道两家思想相反相成地支撑着中国传统哲学的大厦。儒道互补思想长期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社会政治形态、民族性格以及民众的精神气质。一、儒道基本特征关于“儒”,《说文》有这样的解释:“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究其本源,“儒”的产生与古代丧葬密不可分。大致在殷代前后,我国开始出现办理丧事的专门人员,即早期的“儒”,也称为“巫师”“术士”。故有儒家起于“巫”的说法。史书也有相关记载:“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叙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汉书艺文志》)孔子是当之无愧的儒家创始人。到了孟子,儒家思想进一步向前发展,人们也称早期的儒家思想为“孔孟之道”。荀子则为儒家思想之集大成者。以孔子思想为主导的儒家思想是一种人伦文化,侧重以人为中心,讲人性,重仁义,其核心的概念是“仁”。此外,儒家提倡德治,重视修身养性谈一谈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重视后天学习对人的影响。儒家一贯主张建立有等差、有秩序的社会结构。儒家学说,到了汉代,经董仲舒改造,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并且一直延续下来。老子所开创的道家学派,首倡“道法自然”。人处天地间,最智慧的处世之道是不逆自然。本自然之天性,顺自然之规律,方能成其所以然。其次,道家崇尚“天人合一”。这里的“天”,比“自然”的概念更大,可泛指宇宙。道家还提倡“致虚守静”,乐享“逍遥”。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只有当心灵处于“虚”和“静”的空灵状态下,人方可能以虚静察万事万物之万变。这是一种以虚克实,以静制动的人生智慧。庄子看中的是“自由”,追求的是一种“逍遥”的人生。庄子认为要想达到“自由”而“逍遥”的人生,需要“无所待”,即无所依赖,无所仰恃。

道家还主张“无为而治”,其具体含义大致有二:一为尊重和顺从自然;二为不恣意,不妄为。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神谕,所要表达的就是一种顺应民意、不恣意妄为、不随意扰民的“无为而治”的境界。可见,道家核心理念是返璞归真,是以人性为本真的。在这种对“道”的信仰中,可以使个体生命得到抚慰,“也有助于将人类凝聚为一个有秩序有理想的社会,使生命充满意义感、美感和神圣感”在天人关系问题上,道家的侧重点在“天”,儒家的侧重点则在“人”。道家的核心思想是“道”,他们认为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就是“天”。儒家则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道家重“天”,是因为其精神实质是崇尚自然,讲求一种精神超越。儒家重“人”,是因为其精神实质在注重人伦,讲求“人”的社会属性。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而庄子则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庄子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后世发展影响巨大。到了汉代,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汉书董仲舒传》)。此后,经几代大儒如张载、二程、朱熹和王阳明等改造和发展,“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了巅峰,最终演化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思想之一。

儒道两家同源于《周易》。《周易》有言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与“天”“地”相对,这里的“君子”也可广泛理解为“人”。“人”处天地间,与天地构成三才。“天地人”三方既各行其道,又相互对应与联系。同出一源的儒道两家,从诞生之初便注定了要在交叉而独立中前行。水流千遭,终归大海。儒道作为两大主流思想,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以其各自鲜明的个性特质从不同侧面影响和规范着中国人的思想。从共时的角度,儒道显现更多的是相反相成;而从历时的角度,二者呈现更多的则是相辅相成。总之,从总休发展趋势上看,儒道如动脉和静脉,既相互独立,有相互补充,循环往复地为中华民族的血肉之躯提供着精神养料,输送着不竭动力。二、儒道互补的三个维度(一)儒道互补是阴阳互补儒家文化多呈刚健進取的风格,主担当,重参与,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气度。自孔子提出“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始,儒家学派坚韧不拔、不屈不挠之刚健进取之阳刚风格初露端倪。到了孟子,其“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的提法进一步定格了这一风格倾向。当然,儒家也讲阴柔,所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讲的就是阴柔,但其前提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也就是说,儒家在追求刚柔相济、阴阳和谐的价值取向时,其阴阳是有等差,有次第的,是以阳为主,以阴为辅的。与儒家文化相反,道家文化多呈阴柔退让风格,主无为,主不争,有“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汉书艺文志》)的雍容。老子在提倡“柔弱胜刚强”(《道德经》)之“贵柔”主张的同时,也重阳刚,也讲斗争。胡适曾赞誉老子为“革命家”。确实,老子针对当时的时势曾频频发出怒吼。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又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总之,儒道两家虽然在阴阳倾向上主体风格各异,但其自身都各自兼顾着阴阳要素,维系着自身相对的阴阳平衡。作为中国思想的两大主流,儒道两家之阴阳互补从未被阻断过。只不过是儒家讲求“抱阴处阳”,而道家讲求“抱阳处阴”罢了。(二)儒道互补是人文与自然的互补儒家在其人文主义价值取向下,重视道德的意义,肯定人的价值,强调知识的作用。孔子思想之精髓,一言以蔽之论儒道互补及其思想价值儒道两家特征迥异,从老子、孔子讲起,曰:“仁”。孔子对“仁”做了诸多解释,下了很多定义,其一为“仁者人也”(《中庸》),梁启超认为这里的“仁”之概念与“人”之概念是相函的。孟子的“人性善”说与荀子的“人性恶”说,虽提法不同,但究其实质都与孔子一样,关注的都是人,都是社会。

儒家坚信人性是发展的,社会是进化的,人和社会的一切不完善、不完美都可通过后天教化而实现。道家崇尚自然,这里的“自然”既指自然界,也有自然而然、顺其自然之意。道家在其自然主义价值取向下,认为人与天地同在,人与自然同源。在道家视域下,“人定胜天”是个伪命题。人类所要做的只是返璞归真,复归本位。以“无为”之心去面对自然,方可保持人性的质朴,方可维持自然的平衡和社会的和谐与宁静。在儒道互补思想指引下,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相互交融,既保持着儒家的锐意进取,又保有着道家的适度回归。儒道互补思想以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的方式削减了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对抗与分歧,为人类健康与平衡发展指引了一个新的方向。 (三)儒道互补是个体与共同体的互补 儒家思想的核心,简言之,一曰“仁”,二曰“礼”。关于“仁”,《说文》解释 道:“亲也。从人从二。”“仁”的本意是人与人在一起,相亲相爱之意。儒家提“仁”, 述说的是个体与个体的关系,其范畴已超越了个体本身,当归属社会共同体范畴。 也就是说,儒家强调,人首先应该是社会的人。“礼”则更强调人的社会性。“礼” 在某种意义上是规范人们在社会共同体状态下的行为标准。孔子强调“礼”的初 心,是想通过“礼”来拯救当时已“礼崩乐坏”的社会。

荀子则对“礼”做出了更加详 尽深入的解释:“凡礼,事生,饰欢也;送死,饰哀也;祭祀,饰敬也;师旅, 饰威也。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一也。”(《荀子礼论》,显然,荀子已把“礼” 从“礼教”发展到了“礼法”的层面。至此,“礼”对社会共同体的规范作用得到进一 步加强。与儒家这种注重社会共同体中人与人之间礼法道德的学说相对,道家看 中的是个体生命自身及其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道家眼中,人的个体性存在意义 重大,甚至可与天、地、道相提并论。在个人、社会、自然三者关系中,儒道两 家理路不同。但从儒道互补思想上看,二者殊途而同归。 三、儒道互补的思想价值 (一)儒道互补与国家策略 如前文所述,儒道互补的维度之一是个体与共同体的互补。广而言之,人与 自然、民族与国家、国家与世界都是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儒道互补思想对正确 对待和处理这些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价值。就国家而言,其对于其民族或团体 显然是共同体,然其对于世界而言又是单个的鲜活个体。国家在制定发展策略和 发展方针时,宜合理兼顾其这一特殊角色特点,从某种意义上也是考量国家政府 执政水平的一个指标。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政府认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 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这是儒道互补思想背景下的 生态智慧。中国政府认识到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 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国政府还强调“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 治理体系变革。”这些国家策略和治国理念的提出,科学界定了人与自然、民族 与国家、国家与世界共通共融的互补关系。这些策略和理念都可以从儒道互补中 找到理论依据,都是对儒道互补进行了科学的现代诠释和转换。 (二)儒道互补与民族精神 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文明绵延发展,从未中断,原因之一是作为中 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始终交织发展,薪尽火传。在这个长期发 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 的特征之一是兼容并蓄,有容乃大。儒家所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 灵公》),倡导的是一种宽宏大量,提倡的是一种平等和尊重。这是一种深刻而有 普世价值的理念论儒道互补及其思想价值儒道两家特征迥异,从老子、孔子讲起,这种价值理念对民族精神的影响根深蒂固。与这种宽宏和平等 相对,道家讲求的是一种“不平等”的“柔弱”和“处下”的处世哲学。老子认为谈一谈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人 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道德经》)。这是一种“柔弱胜刚强”(《道德经》)的处世智慧。 道家崇尚“水德”,所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倡导的是 一种“处下”的处世智慧。儒道互补思想引领下的中华民族,既注重兼容并蓄,包 容平等,又善于抱弱不争,处下不亢。这种既磊落奋进又坚韧不拔、刚柔相济的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虽屡遭磨难而始终无所不克、勇往直前的原动力。 (三)儒道互补与文人情怀 儒家一向提倡积极入世。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中国文人多以“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大学》)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历史上,文人墨客大多家国情 怀满满谈一谈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无不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先,无不把积极入世视为己任。然而,或时 世混乱,或奸佞当道,或阴差阳错,文人实现修齐治平理想之路并不平坦。历史 证明,许多有志的优秀的文人往往更容易陷入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无望境地。 理想的破灭,境遇的窘迫,带来的是巨大的精神压力。为排解这种压力,文人或 寄情山水,或退守田园,或隐居山林。无论如何,此时的文人大都会自觉不自觉 地走向道家。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道家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相反相成 地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兴趣上,与 儒家一道,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正因如此,文人可以从道家汲取所需营养,从 而获得精神安顿和心灵抚慰,最终实现心理上的平衡与精神上的超越。应该说, 是儒道互补使得中国文人在“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之间轻松找到平衡点,游刃有余地应对人生突变;使得中国文人以其独有的方式 华丽转身,进退自如地挥洒其智慧人生。 四、结语 《周易》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周易系辞上》儒家 讲“器”之用,道家讲“道”之用。儒道两家互为体用,“和而不同”。儒家思想重實 用性和操作性,道家思想赋启迪性和超越性。儒道发源于一体,也注定要在不断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