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血型

北医医考:公务员考试流行病学知识点归纳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北医医考:公务员考试流行病学知识点归纳

二、流行病学

1.流行特征钩体病广泛分布在全世界,多于夏季(6-10月)发病,主要在欧洲和亚洲流行北医医考:公务员考试流行病学知识点归纳,东南亚为重流行区。21世纪以来黄疸出血型钩体病,我国钩体病发病率、死亡率呈逐步下降态势,近10年已处于较低水平,但局部地区仍然有报道存在小范围的散发或者暴发疫情。

2.传播源钩体的自然宿主动物分布广泛,以鼠类、猪、犬、牛、羊、青蛙、等常见宿主动物对人类影响最大。

3.传播途径带菌动物的尿液或粪便排出致病性钩体污染水源或土壤,人因接触而感染。

4.易感人群全人群普遍易感,农民、渔民、屠宰工人等感染机会多,一般是农民。

三、临床表现

黄疸出血型钩体病的主要死因是_黄疸出血型钩体病_出血黄疸型钩端螺旋体病

感染钩体一般潜伏期在7-14天,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以下5种类型:流感伤寒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衰竭型、脑膜脑炎型。

1.早期(钩体败血症期) 为早期钩体败血症阶段,在起病3天内。

①高热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严重,寒战高热,体温39℃左右,多为稽留热。

②肌痛 可表现为全身肌肉酸痛,可出现特征性的腓肠肌疼痛

③眼结膜充血 发病第1天即可出现眼结膜充血,以后迅速加重北医医考:公务员考试流行病学知识点归纳,可发生结膜下出血。

④浅表淋巴结肿大 以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多见,其次为腋窝淋巴结肿大。

黄疸出血型钩体病_黄疸出血型钩体病的主要死因是_出血黄疸型钩端螺旋体病

2.中期(器官损伤期) 为症状明显阶段,其表现因临床类型而异。

①流感伤寒型 最常见。 无明显器官损害,病程一般5~10天。

②肺出血型 分为肺出血轻型、肺弥漫性出血型。肺弥漫性出血型是无黄疸型钩体病的常见死因。

③黄疸出血型 于病程4~8天后出现进行性加重的黄疸、出血、肾损害。

④肾衰竭型 各型钩体病都可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以黄疸出血型的肾损害最为突出。

⑤脑膜脑炎型 可有脑膜炎表现(严重头痛、烦躁、颈抵抗)及脑炎表现(嗜睡、神志不清、瘫痪、昏迷)。

3.后期(恢复期或后发症期) 多数患者经2周左右退热后痊愈,少数患者于恢复期再次出现症状和体征,称为钩体后发症。

(1)后发热:无钩体血症,不需抗生素治疗。

(2)反应性脑膜炎:后发热同时或稍后出现脑膜炎的症状及体征,但检查无异常,预后好。

(3)眼后发症

(4)闭塞性脑动脉炎:脑血管造影显示多发性脑基底部动脉炎。部分患者脑脊液和血清钩体补体结合试验及显微镜凝集溶解试验阳性。多数患者l~2个月后恢复正常

注意以上并发症没有肾功衰竭!肾功衰竭是它的分型,并发症并没有肾功衰竭。

注意:①肺弥漫性出血是无黄疸型钩体病的主要死因。肾衰竭是黄疸出血型钩体病主要死因。

②钩体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三症状”(发热、酸痛、全身软)+“三体征”(眼红、腿痛、淋巴大)。

③钩体病第1病日即可出现腓肠肌疼痛,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④霍乱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先泻后吐,无腹痛,无里急后重,米泔样大便,腓肠肌痉挛。

⑤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古兰-巴雷综合征)可有双侧腓肠肌压痛。

钩体病早期的症状和体征可以概括为“三症三征”:

黄疸出血型钩体病的主要死因是_黄疸出血型钩体病_出血黄疸型钩端螺旋体病

三症1. 寒热:起病突然、体温迅速升高,可达38~40℃,伴有寒战。2. 酸痛:严重而顽固的头痛、身体痛,使用普通止痛药不能缓解,身体痛以下肢疼痛最明显。3. 周身乏:周身乏力十分严重,以至患者必须停工或卧床不起。疼痛和乏力使患者行走困难。

三征1. 眼红:双眼球结膜充血发红,无脓性分泌物、无疼痛、无畏光感。2. 腿痛:腓肠肌(腿肚子)压痛,轻压即有痛感,又称“拒按”,比较有特征性。3. 淋巴结大:指腋窝、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

四、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钩体病?

我国8月至10月是“钩体病”高发期,台风、洪涝等可促其流行黄疸出血型钩体病,城市路面掺杂垃圾、粪便等污染物的积水,是“钩体病”的重要传染源之一。

在这里给大家一些预防措施:

(1)传染源控制:采用各种方法大面积消灭野外鼠黄疸出血型钩体病,降低鼠密度是控制疫情的根本措施。

(2)避免接触疫水:开沟排水、干田作业。不能避免积水作业时需穿长筒胶鞋;设立疫水警示牌。

(3)保护易感人群:积极开展钩体病防病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大众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加强县、乡、村医务人员宣传教育和诊疗培训,提高一线医务人员对钩体病的关注度和诊治水平。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