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解梦

“固村鲤鱼灯”在田埠乡东龙古村李氏宗祠前举行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固村鲤鱼灯”在田埠乡东龙古村李氏宗祠前举行

鲤鱼灯绘画大全大图_解梦鲤鱼灯_鲤鱼灯图片

“固村鲤鱼灯”在田埠乡东龙古村李氏宗祠前举行鲤鱼灯展示、展演、交流活动。

笛子和唢呐声响起,古村的舞台喧闹了起来。

乌龟、螃蟹、大虾,还有贝壳,闪烁着微光,欢舞在鲤鱼群里,像极了海洋世界里的一场盛会。

这是近日宁都县固村“鲤鱼灯习俗”的一场精彩表演。24名演员来自乡村,他们农闲之余,用情怀守护着这份传承,让久远的文化来到了现代,走出了山村,成为了赣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曾三生和陈新甫已年过六旬,他们作为“非遗”项目传承人之一,制作鲤鱼灯并在先辈遗风上推陈出新,细腻地创编出美丽多姿的舞蹈动作,让生活真实和艺术创作融为一体,被称为地方文化的“守护神”。

“鲤鱼灯”传承梦

琴江是宁都县固村的母亲河,古时名为白鹿江。流经之处,植被苍翠,鸟语花香,碧水长流,水产丰富。河流左边十个山麓依次排开,最前面的山脚大而肥圆,如神龟探水;后面九个山脚均匀相仿,呈长条形,远远看去,正像九条鲤鱼向上游游去,坊间称之“九鲤上滩,一龟带头”。

固村的“鲤鱼灯习俗”,千余年来生植于当地人心中,成为独特的民俗文化。上世纪50年代,曾三生出生在固村一个农民家庭,从小耳濡目染乡村民俗艺术,迷恋乡村习俗表演。每当有表演的时候,他都会到现场观赏。

18岁开始,曾三生开始拜师学徒,跟随村里的老艺人,学习打鼓、吹喇叭,出入于“红白事”现场,之后成为了一名职业“艺人”。在此期间,他也向前辈学习鲤鱼灯制作和表演技艺。上世纪90年代,停滞多年的乡村艺术开始复兴,30多岁的曾三生开始系统学习和完善“鲤鱼灯习俗”,推动这项技艺“重出江湖”。

当地村民自发组织,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一个乡村“鲤鱼花灯队”在古村里生根发芽。2005年,茶篮灯(包含鲤鱼灯表演)成为宁都县“非遗”项目。2018年,固村“鲤鱼花灯队”正式成立,24人的队伍里,有演员,有乐队,有制作队……

他们的身影频繁出现在乡村舞台,后来也走进了高雅之堂。2021年12月,“鲤鱼灯习俗”成为赣州市“非遗”项目,曾三生、袁海华、陈新甫成为该项目主要传承人。

“乡村艺术”点亮生活

“固村鲤鱼灯习俗”源于唐代。鲤鱼在回龙村被视为吉祥、丰年的象征。千百年来,临水而居、依水而发的回龙人解梦鲤鱼灯,寄情河里鱼虾蟹龟蚌,祈愿年年有余。衍自宁都采茶戏的民间灯彩舞蹈,就演变成了固村鲤鱼灯。

心怀传承之梦的曾三生、袁海华、陈新甫,利用业余时间制作道具,组织队员排练表演,还要想办法筹集资金。曾三生是该项目“制作”传承人,那些舞台上的鲤鱼、乌龟,还有螃蟹、贝壳、龙虾,都是他用毛竹和绸布,经过艺术之手制作而成。

“制作过程很复杂,也有一定的讲究。”曾三生只要有空,就在工作室里制作鲤鱼灯,“制作鲤鱼灯的材质是山上毛竹,一定要冬天去取材,切开后要用石灰泡制半个月,才能柔软耐用。”

他一边制作解梦鲤鱼灯,一边对这套工艺娓娓道来。竹条晾干后,根据灯的大小定型,需用蜡火炙烤,然后扎成鲤鱼、龙虾等形状。再选取适当颜色的绸布,包两层缝于竹器之上,即为半成品。

这些鱼虾需“画龙点睛”,鲤鱼要装上鱼鳃、眼睛、鱼须、排骨“固村鲤鱼灯”在田埠乡东龙古村李氏宗祠前举行,还有手把,再装上蜡烛或灯筒,一个完整的鲤鱼灯就制作成了。龙虾、乌龟、螃蟹等灯具制作过程大同小异。

每个鲤鱼灯表演队有演员24人,其中包括鲤鱼演员10人,乌龟、螃蟹、龙虾、贝壳演员各1人,还有2盏头灯、2盏排灯、4盏茶篮灯、2盏大灯笼,乐队有二胡手、笛子手、锣鼓手、唢呐手共6人。

就是这样一支乡村“艺术队”,凭借对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走向了一个又一个喜庆的舞台,绽放出了一朵朵璀璨的文艺之花。

“他们是真的热爱‘鲤鱼灯’,有的老人拿出退休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这份事业之中,确实让人敬佩!”宁都县固村镇文化站副站长余洪琛每次提到这支“鲤鱼灯花灯队”都会竖起大拇指。

客家人的“文艺活化石”

鲤鱼灯是固村家喻户晓的经典民俗。每年春节期间,这里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于乡村,载歌载舞,接灯纳福,“锦鲤点晴”“唱赞喝彩”。司仪高诵祝词,“驱邪降福”,祈祷来年大吉大利、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鼓乐鞭炮齐鸣后,以鳌鱼为头,“游灯送福”开始,表演“鲤鱼灯闹春”,从年初二一直闹到正月十五。用舞鲤鱼来迎新岁、贺新春、闹元宵,寄托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已是一种习惯,也是一份文化传承。

鲤鱼灯被视为吉祥的舞蹈。无论是庙会、踩街、寿庆,还是红白事,都能看到鲤鱼灯民俗表演。它扎根民间,贴近生活,特色浓郁,吸收了当地的民间音乐,融合歌舞、说唱及民间小戏等艺术,经过数代人的不断加工、提炼,在周边县、乡也广为流传,成为了一种文化。

该项目传承谱系表显示,项目始于回龙刘氏,至第十七代时,曾三生从刘氏传承,并在当地成立了固村鲤鱼灯理事会,会长为曾三生、副会长为陈新甫、财务为袁海华。同时,有鲤鱼灯制作传承人刘春生、表演传承人邱而生等,都是当地民俗文化的爱好者。

陈新甫是队伍里的外交“老大哥”,他负责对外联络、组织、宣传等工作。这些年,他们的表演出现在政商活动、学校、敬老院、乡村等多个舞台,从2005年至今已表演1000场左右。

“它是优秀的、原生态的灯彩艺术之一,客家人崇尚彩灯的吉祥之意,‘丁火为灯、添灯即添丁’,以灯旺祈福丁旺“固村鲤鱼灯”在田埠乡东龙古村李氏宗祠前举行,有祥瑞安康的美好愿望。”陈新甫对此如数家珍,“九鲤上滩、鱼跃龙门的意象,可寓意逆流前进,奋发向上,还有敢拼敢闯、前程似锦的能量。”

余洪琛认为,鲤鱼灯民俗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亮出了鲜明的文化符号,绽放灿烂的文化表情,留下了独到的文化印记,是研究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深厚渊源和可贵的活例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与传承价值。

“时代的变迁,让鲤鱼灯舞的生存条件也发生了改变。”余洪琛对这一项目的保护深感担忧,“这种民间舞蹈的传承后继乏人,道具制作正临失传,灯舞演出活动萎缩,民俗内涵渐损解梦鲤鱼灯,演出人员老年化,生存发展充满危机。”

实际上,固村当地也在传承和保护“鲤鱼灯习俗”项目上发力。2019年,固村镇文化站充实了力量,特设一名副站长主抓“非遗”文化,组织鲤鱼灯负责人成立了龙旺传媒文化公司,加强鲤鱼灯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在固村村、回龙村、流坊村及居委会的多名广场舞爱好者中抽调人才,聘请县剧团退休专业老师做指导,成立了一支稳定的表演队。

今年年初,龙旺公司在固村镇文化站的引导下,与固村中学“双减”工作形成对接,让鲤鱼灯习俗走进校园,成为学生课间活动的排练项目。根据学生特性,改编后的鲤鱼灯让学生们不学唱腔,只学舞蹈动作,增强了趣味性与吸引力。

“固村镇正在制定近期和长远的鲤鱼灯保护目标和措施,让固村鲤鱼灯习俗更好地传承下去,成为赣州乃至客家人的‘文艺活化石’。”余洪琛对此憧憬万分,“让未来客家人的舞台上有鲤鱼灯表演,让世界了解赣南客家文化艺术。”(李刚 肖学良 文/图)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