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专家
首页 > 佛家

新时代佛教中国化大家谈中国成为名符其实的佛教第二故乡

时间:作者:起名专家

新时代佛教中国化大家谈中国成为名符其实的佛教第二故乡

儒家,道家,佛家哲学的核心思想_佛家思想内容是什么_儒家道家佛家思想

编者按:自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化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中国因此成为名符其实的佛教第二故乡。佛教中国化是综合的、立体的、深层次的、全方位的中国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凤凰网佛教特别策划专题《新时代佛教中国化大家谈》,分别从佛教义理、佛教制度、佛教艺术、佛教教育、佛教生活等方面阐述佛教的中国化传承与发展。本文为2019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研究生导师纪华传在第二届庐山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佛教中国化与文明交流互鉴》的论文,纪华传教授在论文中论述了历史上佛教在道德教化、安定社会民心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中国佛教史上的儒释道三教关系,可以对文明交流互鉴提供重要的启发意义。以下为全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研究生导师纪华传(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保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研究生导师纪华传(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保华)

佛教中国化,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成功范例,对于今天国家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新时代佛教中国化大家谈中国成为名符其实的佛教第二故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佛教与中华文明相遇、融合

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的五六百年时间中,在与中国本土以儒家为正统的传统民族文化的接触和交流之中,曾发生过诸如碰撞、交流、冲突、适应、吸收与融合等诸多互动现象。佛教之所以能够顺利地中国化,与中华文化中“和而不同”、“厚德载物”的开放包容精神是分不开的,这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基础。

佛教中国化最重要的内容体现在中国人对印度大乘佛教的自觉选择与吸收。大乘佛教中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菩萨利他的思想,以及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的修行方法,大乘佛教的“众生无边誓愿度”、“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大悲誓愿,认为成佛的根本在于救渡众生,即为利益众生而发心成佛,与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亦相契合。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僧人逐渐开始注意到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经过南北朝时期的判教,把小乘经典置于最低地位,而把阐述菩萨信仰的大乘经典置于最高地位,尤其重视《法华经》《华严经》《般若经》等经,反映了中国佛教徒在经过长期的研究比较后将大乘佛教选择为中国佛教的主体。大乘佛教是与菩萨慈悲济世、普渡众生相联系的,其理论基础就是世间与出世间的圆融统一。

不过,大乘佛教的这种圆融无碍的思想,以及菩萨不离众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具有浓厚出世倾向的印度并未形成风气。英国学者渥德尔曾指出:“根据现有的证明,印度大多数佛教徒无论什么时候都尊奉早期部派,反之大乘自始至终只是一种少数派的运动;只是在印度之外的某些国家(中国和西藏和其它从大乘佛徒引入佛教的国家)中大乘完全取代了较早的佛教。”受大乘佛教的世间与出世间的圆融统一思想的影响,华严宗的理事圆融佛家思想内容是什么,天台宗的烦恼即菩提,无不肯定了现实人间对于修行的重要意义。尤其是禅宗中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以及“平常心是道”的思想,认为高深的佛法就体现在平常的日用生活之中,与儒家“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思想具有一致性。

追溯佛教中国化的历程,就会发现佛教在中国的扎根和发展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必然的因素,正应了佛教那两句“法不孤起,仗境方生”和“道不虚行,遇缘即应”的至理名言。从两种文化形态的整体主旨着眼,不妨可以说是博大精深的佛教遇上了恢廓包容的中国文化,崇奉中道圆融的佛教遇上了标榜中庸睿智的中国文化,教化净心行善的佛教遇上了倡导正心修身的中国文化,宗教形态的佛教遇上了以“神道设教”的中国文化。

一言以蔽之,中印两种伟大的文明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崇尚道德和社会教化的人文内容,经过彼此会通和融合,既铸造了中国佛教和中华民族文化的辉煌,也为世界文明书写了精彩的华章。

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

从中国思想史发展看佛家思想内容是什么,佛教虽然在哲学思想上曾对儒家、道教提出过批评,儒家、道教在政治生活和伦理道德方面对佛教也进行过攻击,但总体上是三者互相借鉴和学习的过程。每个朝代几乎都有儒者批评佛教,其中以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和朱熹最为有名。为回应儒者对于佛教的批评,佛教僧人和居士撰写了大量的护法著作,借助理论论证强调佛教的“治心”的功能。与此同时,佛教还积极吸纳了儒家和道教的思想内容,以其独特的伦理道德观念、哲学思想体系,适应了中国社会的需要,丰富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历史上佛教在论述儒释道三教关系时,首先指出了三教的思想及社会作用的差异性,强调三家之间的互补作用,即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南宋孝宗皇帝制《原道辩》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诚知心也、身也、世也,不容有一之不治,则三教岂容有一之不立。”北宋云门宗学僧契嵩在指出儒教排佛之误时,强调儒家与佛教“同归于治”:“儒佛者,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儒者,圣人之大有为者也;佛者,圣人之大无为者也。有为者以治世,无为者以治心。……儒者欲人因教以正其生,佛者欲人由教以正其心。”历史上由于儒家思想在思想文化领域占据绝对支配地位,所以佛教一方面肯定儒家在治理社会(即“治世”)方面有着佛、道二教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又强调佛教在安定社会人心、劝人向善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同归于治”。

总之,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传入中国以后,经过历代佛教徒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下,逐渐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佛教中国化大家谈中国成为名符其实的佛教第二故乡,形成了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三家鼎立的文化格局佛家思想内容是什么,在政治生活、民族心理、文化传统和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和合共生、交融互补的作用。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佛教发挥了劝善教化,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功能,丰富和发展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特别强调要把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关系,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佛教中国化的历程,堪称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是中华文化对外来的佛教文化的创造性吸收和发展,在当今依然有着积极的时代意义。



起名专家专业的命理起名平台。